首頁 > 產業 > 正文

券業合并風聲再起!“蛇吞象”?國聯若合并國金市值或逼近千億

2020-09-20 13:47:09來源:中國證券報  

國聯證券(行情601456,診股)正謀劃合并國金證券(行情600109,診股)”的消息近期在坊間急速升溫。

有消息稱,國聯證券計劃以向國金證券全體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并國金證券。對于相關消息,中證君聯系兩家券商相關人士,回應均是“以公司公告為準”,在此之前,兩家公司股價已于周五漲停。

作為一家吸納了“中信老班底”的地方國企,國聯證券此次“蛇吞象”式并購“涌金系”旗下券商有著諸多令人遐想的空間,而兩家券商發展歷史和經營現狀也存在明顯差異。傳言是否為真?合并后兩家券商如何協同發力?成為市場接下來最關注的話題。

對于此次合并傳聞始末,中證君共梳理了三大看點以饗讀者:

看點一:上市券商合并上市券商

兩公司股價已“提前”漲停

券商合并呼聲近年來持續高漲,年內也持續傳出“中信證券(行情600030,診股)合并中信建投(行情601066,診股)”、“第一創業(行情002797,診股)與首創證券合并”等傳聞,但此后均被否認。此次若國聯證券合并國金證券的消息坐實,將成為近年來罕見的上市券商合并上市券商的案例。

有媒體報道稱,國聯證券正在籌劃由公司向國金證券全體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并國金證券。具體而言,9月18日國聯證券與國金證券控股股東長沙涌金簽署了合并的意向性協議,在發行股票吸收合并前,前者還擬受讓長沙涌金持有的國金證券7.82%股份。

從報道消息來看,兩家券商向上交所申請自2020年9月21日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

截至9月20日中證君發稿,目前兩家券商還未在信披平臺公布相關消息。對此中證君聯系兩家券商,國金證券相關人士表示:“相關內容具體尚不清楚,請一切以官方公告為準,可能在明天會明朗一些。”國聯證券相關人士對于傳聞內容亦表示“以公司公告為準”。

從市場反應來看,周五兩家公司均已“先漲為敬”。Wind數據顯示,9月18日大金融板塊強勢崛起,國聯證券、國金證券截至收盤雙雙漲停,股價分別為19.64元/股、15.29元/股。國聯證券港股股價18日亦大漲6.25%,截至收盤報每股3.57港元。

圖片來源:Wind

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早在十多天前便有投資者詢問國金證券在并購重組方面“瞄上了誰或被誰瞄上”,17日國金證券則回應稱“公司目前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圖片來源:上交所投資者互動平臺

看點二:“蛇吞象”式并購計劃

合并后總市值近千億元

從公司基本面情況來看,兩家券商的發展歷史和經營現狀均存在明顯差異。

國聯證券創立于1992年11月,前身為無錫市證券公司,2015年7月6日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2020年7月31日登陸上交所。國金證券成立于1996年,早在1997年公司便已在上交所上市,注冊地點在四川省成都市。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的券商2019年凈資產排名,國金證券以204.06億元居于行業第23名,國聯證券以80.24億元居于行業第59名。

業績方面,今年上半年國聯證券實現營收8.22億元,同比減少3.42%;實現歸母凈利潤3.21億元,同比減少9.84%。國金證券上半年營業收入為28.96億元,同比增長51.36%;歸母凈利潤10.02億元,同比增長61.24%。

值得關注的是,這兩家券商在今年上半年均發力重點業務,但方向并不一致。

國金證券投行業務爆發,上半年投資銀行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4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0.37%,業務收入排名高居行業第9位,同比上升13個位次。

而國聯證券則發力經紀業務,證監會在今年2月底批復了首批七家券商開展基金投顧業務的方案,國聯證券是其中唯一一家中小券商。4月份,國聯證券順利完成首批客戶的簽約和交易,完成了證券行業基金投顧首單業務。

若以現有數據計算,9月18日收盤國聯證券總市值合計467.1億元,國金證券總市值合計462.4億元,兩家券商合并后總市值將達到929.5億元,排名在A股39家上市券商中位于第12名光大證券(行情601788,診股)(1062.79億元)和第13名中銀證券(行情601696,診股)(784.23億元)之間。

業績方面,兩家合并后半年度營業收入將達到37.18億元,位于第14名浙商證券(行情601878,診股)(44.88億元)和第15名東北證券(行情000686,診股)(36.91億元)之間;歸母凈利潤將達到13.23億元,位于第14名中泰證券(行情600918,診股)(13.83億元)和第15名東吳證券(行情601555,診股)(10.31億元)之間。

看點三:“中信老班底”握手“涌金系”?

地方國企如何整合民營同行?

此次合并備受關注的另一大看點在于雙方的股東背景,若合并落地,后續如何整合頗受關注。

從股東背景來看,國聯證券前三大股東均為無錫市國資背景。根據國聯證券2020年半年報,無錫市國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國聯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無錫市國聯地方電力有限公司分別持股22.87%、16.41%、11.22%,無錫市國資委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而國金證券2020年半年報顯示,其前兩大股東均為“涌金系”,長沙涌金、涌金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別為18.09%和9.34%,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陳金霞。除控股國金證券外,“涌金系”還持有多家上市公司股權,旗下涌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還位列云南國際信托有限公司第二大股東。

在業內看來,此次合并或與監管收緊有關。9月14日,《關于實施金融控股公司準入管理的決定》、《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系列政策出臺,正式將非金融企業投資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納入監管。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實施金融控股公司準入管理的決定》自11月1日起施行,明確經批準設立的金融控股公司,由中國人民銀行頒發金融控股公司許可證,憑該許可證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辦理登記,領取營業執照。

此外,國聯證券管理層的“中信老班底”也成為此次合并傳聞中市場關注的話題。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中信證券原董事長王東明退休后轉任國聯證券顧問,此后中信證券執委會委員、財務負責人、首席風險官葛小波又出任國聯證券總經理。

關鍵詞: 券業 蛇吞象 國聯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