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為一江碧水添新“綠”

2020-12-31 05:46:17來源:金融時報  

2019年以來,農發行湖南邵陽分行緊緊圍繞生態保護、農村人居整治等重點領域,累計獲批長江大保護類貸款10億元,實現投放8.48億元,該類貸款余額達35.47億元,支持了5個水利建設項目、2個農村人居環境改善項目和2個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項目,以綠色信貸詮釋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做好綠色發展文章 產業轉型要兼顧經濟與生態效益,綠色產業是大勢所趨。2019年,邵陽市新邵縣高鐵新城產業園迎來了綠色發展的轉折點,市縣重點打造的綠色家居產業中心建設項目被提上日程。作為當地綠色生態標準化廠房建設的先行項目,它同時也是脫貧攻堅和承接湘南湘西產業轉移關鍵項目,建成后將承接沿海家居產業鏈轉移,成為全市家居產業集群的綠色發展平臺。 農發行邵陽分行建立高層營銷團隊+調查團隊,按照以客戶為中心的辦貸模式,爭取資源傾斜,為項目開辟綠色辦貸通道,于2019年底獲批4.5億元的信貸支持,并即刻實現首筆貸款投放2.5億元。資金的到位使得園區建設如火如荼,一片大好圖景逐漸鋪開。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項目建設計劃,為幫助項目方搶抓工期,該行認真落實支持復工復產決策部署,積極開展“暖春行動”,主動對接項目資金需求,明確“專人指導、聯動預審、快批快放”的工作思路,安排專班專人協助企業準備項目貸款資料,集聚人力、物力資源,爭分奪秒爭取到2億元貸款投放,為項目建設再次按下“加速鍵”。 在該行4.5億元的強大資金支持下,新邵縣高鐵新城產業園內,第一批10萬平方米的綠色家居標準化廠房如期完工,前期14家已簽約企業正陸續入駐生產,后續還會有更多家居企業來此“筑巢”,綠色發展的經濟新動能蓄勢待發。此外,通過“產、供、銷”一體化、“訂單農業”等模式,該項目還有著良好的扶貧效應,預計使周邊10653名貧困戶受益。 做細低碳環保文章 承接產業轉移,既要搶機遇、抓產業,更要搶質量、抓環保。作為制造業產業園區,產業集聚帶來的“擁擠效應”,成為了破壞生態環境的不穩定因素。在邵陽市洞口縣經濟開發區,農發行邵陽分行探索構建以綠色、循環、低碳為特色的工業共生體系,打造“綠色園區”樣板成為發展的突破口。 “保稅倉及制球標準廠房是我們的重點項目,整個示范區建設將采用新型環保材料和技術,這對我們高質量承接產業轉移至關重要。”洞口縣經濟開發區建設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要想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建設高標準環保示范園區勢在必行。 2019年12月,農發行邵陽分行成功獲批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貸款2.5億元,目前已實現投放1.98億元,用于支持洞口縣經濟開發區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為總面積134.91畝的保稅倉、球類標準化廠房以及配套服務中心三大主體項目提供信貸資金,一個以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為核心的生態工業園區正在加速形成。 球類標準化廠房完工在即,在洞口縣昌冠隆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園區上下游入駐企業不斷增多,隨著產業鏈資源循環圈的形成,綠色低碳的新經濟增長端正在萌芽生長。與此同時,保稅倉的建成,將使園區內企業享受國際采購、國際運輸、通關、保稅、倉儲、配送等一條龍的完整服務,大幅降低資金和時間成本,更好地幫助產品“走出去”。不僅如此,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園,原本一些實行“鄉村工廠”模式的企業將會吸引更多當地貧困人口就業,經濟、環保和扶貧三大成效顯著。 與此同時,農發行邵陽分行支持的產業園項目實現了多點開花,投放4億元貸款支持邵陽縣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標準廠房建設,幫助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發展壯大;投放5億元貸款支持邵陽經開區韋全集團智能終端產業園建設,助力打造百億級別智能產業鏈。 “支持標準化產業園區建設是我們對接邵陽市政府‘135’工程升級版的可復制模式,也是支持地方經濟綠色發展的落腳點。”該行相關人員表示,在支持產業園區項目上,將進一步以點帶面,在生態保護和扶貧成效上下功夫。截至目前,該行共獲批園區貸款18.6億元,累計投放15.5億元,支持建設了多個類型的產業園區。 做實秀美鄉村文章 位于邵陽市境西部邊陲的大美苗鄉—綏寧縣,山高谷幽,森林廣袤,其耕地多為零散農田,生態和農業經濟基礎薄弱。這里曾經水渠不暢,旱不能灌、澇不能排,遇到大暴雨甚至會顆粒無收,自然生態困擾著當地農民。近年來,隨著綏寧縣土地開發整治步伐不斷加快,“土地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建設”模式成為農發行邵陽分行努力探索的方向。 為實現人居環境改善與經濟發展有續銜接,該行緊扣長江大保護政策,圍繞水提升、促扶貧、建新綠、美鄉村,主動加強與市、縣黨委政府的金融對接,根據信貸產品特點,積極挖掘轄內資源。近日,融資規模3億元的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項目成功落地,并實現首筆投放2億元。該筆貸款將用于支持綏寧縣土地綜合整治項目,以“土地+”模式助力建設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魅力苗鄉。“項目啟動后,將會帶動更多村鎮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社會和經濟效益相當可觀。”綏寧縣扶貧產業開發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對土地綜合整治項目信心滿滿。 在該行的融資方案中,通過建新拆舊和土地整理復墾等措施,綏寧縣將完成總面積5584.44畝的土地整治,助力16個鄉鎮新增3991.71畝耕地和1592.73畝其他農用地。通過土地整治和環境治理,該縣的生態優勢將轉化為鄉村發展新動能,并推動資源優勢向脫貧優勢轉化,預計35.12萬人將會從中受益,惠及區域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69萬人。 近年來,農發行邵陽分行注入20余億元信貸資金,“貸”動當地秀美鄉村建設,破解了農村貧困戶D級危房難題,使得貧困無房農戶“俱歡顏”。如今,該行在鄉村振興支持力度上再度加碼,預計下一步對農村土地整治項目的信貸支持不低于8億元。 (制圖 張樂)

  2019年以來,農發行湖南邵陽分行緊緊圍繞生態保護、農村人居整治等重點領域,累計獲批長江大保護類貸款10億元,實現投放8.48億元,該類貸款余額達35.47億元,支持了5個水利建設項目、2個農村人居環境改善項目和2個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項目,以綠色信貸詮釋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做好綠色發展文章

  產業轉型要兼顧經濟與生態效益,綠色產業是大勢所趨。2019年,邵陽市新邵縣高鐵新城產業園迎來了綠色發展的轉折點,市縣重點打造的綠色家居產業中心建設項目被提上日程。作為當地綠色生態標準化廠房建設的先行項目,它同時也是脫貧攻堅和承接湘南湘西產業轉移關鍵項目,建成后將承接沿海家居產業鏈轉移,成為全市家居產業集群的綠色發展平臺。

  農發行邵陽分行建立高層營銷團隊+調查團隊,按照以客戶為中心的辦貸模式,爭取資源傾斜,為項目開辟綠色辦貸通道,于2019年底獲批4.5億元的信貸支持,并即刻實現首筆貸款投放2.5億元。資金的到位使得園區建設如火如荼,一片大好圖景逐漸鋪開。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項目建設計劃,為幫助項目方搶抓工期,該行認真落實支持復工復產決策部署,積極開展“暖春行動”,主動對接項目資金需求,明確“專人指導、聯動預審、快批快放”的工作思路,安排專班專人協助企業準備項目貸款資料,集聚人力、物力資源,爭分奪秒爭取到2億元貸款投放,為項目建設再次按下“加速鍵”。

  在該行4.5億元的強大資金支持下,新邵縣高鐵新城產業園內,第一批10萬平方米的綠色家居標準化廠房如期完工,前期14家已簽約企業正陸續入駐生產,后續還會有更多家居企業來此“筑巢”,綠色發展的經濟新動能蓄勢待發。此外,通過“產、供、銷”一體化、“訂單農業”等模式,該項目還有著良好的扶貧效應,預計使周邊10653名貧困戶受益。

  做細低碳環保文章

  承接產業轉移,既要搶機遇、抓產業,更要搶質量、抓環保。作為制造業產業園區,產業集聚帶來的“擁擠效應”,成為了破壞生態環境的不穩定因素。在邵陽市洞口縣經濟開發區,農發行邵陽分行探索構建以綠色、循環、低碳為特色的工業共生體系,打造“綠色園區”樣板成為發展的突破口。

  “保稅倉及制球標準廠房是我們的重點項目,整個示范區建設將采用新型環保材料和技術,這對我們高質量承接產業轉移至關重要。”洞口縣經濟開發區建設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要想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建設高標準環保示范園區勢在必行。

  2019年12月,農發行邵陽分行成功獲批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貸款2.5億元,目前已實現投放1.98億元,用于支持洞口縣經濟開發區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為總面積134.91畝的保稅倉、球類標準化廠房以及配套服務中心三大主體項目提供信貸資金,一個以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為核心的生態工業園區正在加速形成。

  球類標準化廠房完工在即,在洞口縣昌冠隆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園區上下游入駐企業不斷增多,隨著產業鏈資源循環圈的形成,綠色低碳的新經濟增長端正在萌芽生長。與此同時,保稅倉的建成,將使園區內企業享受國際采購、國際運輸、通關、保稅、倉儲、配送等一條龍的完整服務,大幅降低資金和時間成本,更好地幫助產品“走出去”。不僅如此,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園,原本一些實行“鄉村工廠”模式的企業將會吸引更多當地貧困人口就業,經濟、環保和扶貧三大成效顯著。

  與此同時,農發行邵陽分行支持的產業園項目實現了多點開花,投放4億元貸款支持邵陽縣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標準廠房建設,幫助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發展壯大;投放5億元貸款支持邵陽經開區韋全集團智能終端產業園建設,助力打造百億級別智能產業鏈。

  “支持標準化產業園區建設是我們對接邵陽市政府‘135’工程升級版的可復制模式,也是支持地方經濟綠色發展的落腳點。”該行相關人員表示,在支持產業園區項目上,將進一步以點帶面,在生態保護和扶貧成效上下功夫。截至目前,該行共獲批園區貸款18.6億元,累計投放15.5億元,支持建設了多個類型的產業園區。

  做實秀美鄉村文章

  位于邵陽市境西部邊陲的大美苗鄉—綏寧縣,山高谷幽,森林廣袤,其耕地多為零散農田,生態和農業經濟基礎薄弱。這里曾經水渠不暢,旱不能灌、澇不能排,遇到大暴雨甚至會顆粒無收,自然生態困擾著當地農民。近年來,隨著綏寧縣土地開發整治步伐不斷加快,“土地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建設”模式成為農發行邵陽分行努力探索的方向。

  為實現人居環境改善與經濟發展有續銜接,該行緊扣長江大保護政策,圍繞水提升、促扶貧、建新綠、美鄉村,主動加強與市、縣黨委政府的金融對接,根據信貸產品特點,積極挖掘轄內資源。近日,融資規模3億元的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項目成功落地,并實現首筆投放2億元。該筆貸款將用于支持綏寧縣土地綜合整治項目,以“土地+”模式助力建設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魅力苗鄉。“項目啟動后,將會帶動更多村鎮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社會和經濟效益相當可觀。”綏寧縣扶貧產業開發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對土地綜合整治項目信心滿滿。

  在該行的融資方案中,通過建新拆舊和土地整理復墾等措施,綏寧縣將完成總面積5584.44畝的土地整治,助力16個鄉鎮新增3991.71畝耕地和1592.73畝其他農用地。通過土地整治和環境治理,該縣的生態優勢將轉化為鄉村發展新動能,并推動資源優勢向脫貧優勢轉化,預計35.12萬人將會從中受益,惠及區域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69萬人。

  近年來,農發行邵陽分行注入20余億元信貸資金,“貸”動當地秀美鄉村建設,破解了農村貧困戶D級危房難題,使得貧困無房農戶“俱歡顏”。如今,該行在鄉村振興支持力度上再度加碼,預計下一步對農村土地整治項目的信貸支持不低于8億元。 (制圖 張樂)

關鍵詞: 為一江碧水添新“綠”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