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獨家重磅|知名“牛散”陳杰被曝涉及內幕交易,徐翔做莊的華麗家族舊案再曝新疑點

2021-12-04 15:41:09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紅周刊 | 王婉丞

華麗家族舊案再出新疑點,有舉報人稱,被二級市場投資人熟知的“牛散”陳杰或涉及其中內幕交易,其在徐翔一手操縱的“華麗家族”股價暴漲案件中是非常重要的受益人和參與者。

一場“鬧劇”讓出獄后很久都沒有任何消息的“私募一哥”徐翔重回投資人眼前。

徐翔的重新露面,與文峰股份收購大股東資產一事有關。11月18日晚間,文峰股份發布公告稱,子公司擬支付5.38億元現金,向大股東文峰集團收購4家汽車銷售服務公司。而4家標的公司有3家虧損,且業績承諾中,也存在利潤為負數情形。對此,徐翔深夜發聲指責,而上交所也連夜發出問詢函進行問詢。

表面上,徐翔的發聲似乎是為了阻止大股東割投資人韭菜,但數日后的戲劇性態度轉變卻讓人莫名驚詫。

11月22日,文峰股份控股股東文峰集團旗下公眾號“江蘇文峰集團”發布了一份《關于文峰股份收購事宜的聯合聲明》(以下簡稱聲明)。聲明中表示:“近日,文峰集團有限公司與徐翔先生進行了友好、深入的溝通和交流。文峰集團尊重徐翔先生的專業意見,徐翔先生表示支持文峰股份的轉型升級。雙方一致同意,由文峰股份對收購方案進一步優化調整,待方案完善后重新提交監管部門進行審核。”

故事再度反轉,就在支持收購的《聯合聲明》發出后當晚,文峰股份又突然發布了“關于終止全資子公司擬購買股權暨關聯交易”的公告。讓人驚奇的是,就在公告出爐后第二日,即11月23日股價開盤漲停。

除了文峰股份股價23日開盤漲停外,同時還有不少“徐翔概念股”也跟著一起上漲,如此詭異情形不由讓人想起徐翔當年操縱股票時的那段時光:每當徐翔在哪只個股有所動作時,“徐翔概念股”也往往會聞風起舞。當然,就目前來看,大多數“徐翔概念股”隨著2016年徐翔因內幕交易、操縱股票一事鋃鐺入獄后,又重新被打回了原形。

在徐翔操縱過的眾多涉嫌內幕交易的上市公司中,華麗家族算是徐翔最早進行內幕交易的公司之一,徐翔原掌管的澤熙投資至今仍是其第二大股東。據知情人士透露,華麗家族原董事長王偉林、大股東上海南江(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南江集團”)原董事長王棟,均因徐翔事件而相繼被處罰。

就在近日,《紅周刊》記者接到舉報人張婷(化名)舉報,稱著名“牛散”陳杰很可能也是涉案人員之一,其在徐翔操縱的“華麗家族”股票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受益人和參與者。

“牛散”陳杰借“周海虹”之名

現身華麗家族股東名單

公開資料顯示,華麗家族大股東南江集團原董事長是王棟(2016年退出),其曾是中國科健股份有限公司的原總裁、ST新智(華麗家族的前身)的實控人,與舉報人此次舉報的“牛散”陳杰是舊相識。早在2009年時,王棟與陳杰就有過一定的合作,而正因雙方之間曾經有過交集,在2014年華麗家族17億定增項目實施前夕,陳杰在王棟撮合下,以3.67元價格參與了由徐翔牽頭的定增項目。

因陳杰在“承德大路”(現“東灃B退”)任職董事期間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而證監會又在2013年對“承德大路”(現“東灃B退”)進行過立案調查。或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陳杰在華麗家族增發過程中并未使用自己的真實姓名,而是使用了“周海虹”這個賬號進行交易。

舉報人稱,周海虹為陳杰團隊成員。據天眼查數據,陳杰在2012年8月22日成立了“上海煜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并任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或因徐翔事件影響,為避免受到牽連,陳杰于2016年3月24日將公司注銷。而在注銷前的3月21日,該公司做了清算組成員備案,其中,陳杰為負責人,周海虹為清算組成員。

在定增當日,周海虹(陳杰的“馬甲”號)認購了5500萬股,認繳金額20185萬元,成為華麗家族第五大股東。與其同一時間進場的還有胡躍(徐翔的“馬甲”號)認購了5000萬股,認繳金額183500萬元,成為華麗家族第八大股東。當然,最引人注目的還是第一認購對象,由徐翔執掌的“澤熙投資”認購了9000萬股,成為華麗家族的第二大股東。也正是在徐翔一手操縱和其它莊家聯合做局下,華麗家族股價在后續時間配合上市公司公告出現了持續暴漲。

2014年11月18日,華麗家族第五屆第八次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調整公司經營范圍暨修訂<公司章程>的議案》。同年12月18日,華麗家族正式完成工商變更手續,曾以房地產開發經營為主的經營范圍變更為“股權投資管理,實業投資,投資咨詢及管理”。在此期間,股價上漲了20%左右。

轉年的1月8日,華麗家族又與臨近空間飛行器團隊簽訂了《臨近空間飛行器合作協議》。協議中,公司表示看好臨近空間飛行器的發展前景與發展空間,未來兩年內將在該領域投資4.8億元。就在消息發布當日,股價上漲4.34%。

2015年1月20日,華麗家族又發布了“重大事項停牌”公告,稱“截至本公告日,本公司正商討定向增發股份融資,該融資將投資于臨近空間飛行器項目、購買北京墨烯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墨烯集團”)股份及其它等一系列事宜。”當日收盤價為6.65元,全天漲幅5.25%。

1月27日,公司發布了“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繼續停牌”公告。

在一系列華麗操作后,華麗家族的上漲模式的啟動已經東風具備。

通過大宗交易進行變相減持

2015年5月6日,華麗家族攜“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復牌。在“三大概念”和26.656億元募集資金的加持下,華麗家族股票連續13個交易日漲停,從發布 “定增預案”當日的7.26元/股到5月28日最高上漲到30.91元,17個交易日內,股價上漲了350%。遺憾的是,猜到了開頭卻未猜到結尾,同年突然到來的“股災”讓陳杰的浮益大幅縮水,至2015年9月7日華麗家族2014年定增發行的股票解禁日,華麗家族股價距年中最高價縮水近280%。

張婷告訴《紅周刊》記者,周海虹的開戶營業部為“光大證券上海張楊路”,其手中持有定增股票在解禁后便通過大宗交易方式賣出了。根據Wind披露的“大宗交易”數據,2015年9月9日有一筆5049.2萬股的交易,成交價為9元,低于當日收盤價,買方營業部為“光大證券上海張楊路”,賣方營業部為“機構專用”,這筆由機構席位賣出的股數只比周海虹定增時獲得的5500萬股少了450.8萬股。

需要注意的是,此筆大宗交易的賣方營業部為“機構專用”,而買方營業部卻是“光大證券上海張楊路”,該營業部是上海灘著名的“漲停敢死隊”總部,位居其中的私募基金嗅覺敏銳,操盤手法兇猛激進,而且動向神出鬼沒,具有操作兇悍、快進快出的特點。

所謂的“機構專用”席位,其范圍包含了社保、機構、合格投資者賬戶。其中,合格投資者中基于一定的標準分為個人和機構兩類。據某券商營業部的高管告訴《紅周刊》記者,一般機構會對資金量大的大客戶設有專門的“交易席位”,若在大宗交易中通過“交易席位”進行買賣,在買賣方的營業部欄下可以選擇顯示“機構專用”或原本的營業部信息。2015年9月9日的5049.2萬股的大宗交易從買賣雙方營業部信息來看,不排除存在同一營業部內部對倒而選擇“機構專用”顯示的可能性。

在2014年三季度時,周海虹還是華麗家族的第五大非流通股股東,持股比例在3.43%,而到了2015年三季報時,即定增限售股一年解禁期滿后,華麗家族的前十大流通股名單中已經“查無此人”了。若考慮到大宗交易數據和周海虹退出時間點問題,2015年9月9日發生的5049.2萬股的大宗交易基本可以確認為周海虹的減持行為。即使是身處股災年,此次減持仍然讓周海虹獲利高達2.69億元左右(不含手續費)。

借用“李燕”賬號完成最后的減持

一邊是周海虹從華麗家族前十大流通股東中消失,另一邊則是華麗家族2015年三季報前十大流通股東新進了“李燕”股東,其持股股數為505.49萬股,排在前十大流通股東的第十位。

根據公開資料,“李燕”經常與陳杰夫婦同時出現在上市公司股東行列,不排除其也是陳杰“馬甲”號的可能性,而其手中所持有的505.49萬股華麗家族股票很可能是大宗交易中機構專用席位尚存的那450.8萬股。

張婷認為,華麗家族大宗交易中的賣方“機構專用”席位與陳杰是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而陳杰利用“李燕”賬號再次進場,很可能是為其最后減持做準備。

2015年9月,華麗家族股價在7.73元~9.62元區間浮動,均價在8.78元左右,暫以此作為“李燕”的進場平均價。

2015年10月13日,華麗家族利好公告再次如約而至,在發布“臨近空間飛行器試驗飛行情況”公告后,當日的收盤價達到了11.66元,此后股價一路上行,至10月27日,股價最高達到了14.41元,隨后股價開始震蕩調整。

11月14日,增發預案(修訂稿)發布。12月1日,華麗家族股價沖上15.74元最高股價后有所調整,此后的股價一直在15元附近盤整。

12月31日,華麗家族的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獲證監會發審委審核通過,其后股價便出現了連續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5年年報中,三季報新進成為華麗家族十大流通股股東的“李燕”此時已經消失不見。若以12月份15元價格作為“李燕”本次的賣出價,則“李燕”在華麗家族二次拉升行情中獲利近3144.15萬元(不含手續費),收益率高達69.57%。

舉報人還表示,陳杰踩點之準與內部人王棟是有著重要關系的。

王棟曾為南江集團董事長,持有35%的股權。經天眼查顯示,2016年4月18日,王棟從華麗家族大股東“上海南江(集團)有限公司”退股。同年8月30日,其從公司的董事會退出。表面上,此時的王棟與華麗家族已經完全“脫鉤”,可實際上,其作為華麗家族第四大股東仍持有上市公司1.64%的股份。

2016年四季度,華麗家族實施了加速布局石墨烯計劃。11月30日,經由董事會決議通過,華麗家族以自籌資金先行收購北京墨烯控股集團100%股份。

從上市公司2016年年報來看,在2016年四季度時,陳杰早已攜“李天虹”(陳杰之妻),“李燕”賬號進場布局,分別持有610萬股、495萬股和660萬股。而此次的新進入不排除存在“內幕信息敏感期”交易的可能性。

2017年一季度末,“李燕”從流通股東中消失,而陳杰和“李天虹”則分別增持了220萬股和345萬股。

隨著時間推移到2017年中報,陳杰、“李天虹”此時均已從十大流通股東中消失。至此,陳杰順利完成了對所有華麗家族股票的減持。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6年四季度至2017年上半年,華麗家族股價并沒有因“利好”而開啟上升通道,相反股價長期低迷下行,究其原因,很可能是此時徐翔已經被捕,再無“帶頭大哥”運作有關,即便有“利好”公告去做背書,也無人去積極響應了。

王棟也是自2016年從南江集團退出后即進行了減持。從華麗家族2016年中報看,王棟在華麗家族的個人持股占比由此前的2.08%快速降至1.64%,此后連續5個季度持股未有變動。若將這一過程與陳杰第二次進場時間點相聯系,兩人操作的步調近乎一致。

2017年第四季度,王棟又重新開始了減持動作。由于王棟沒有直接在華麗家族任職,因而其股票交易不受董監高身份的限制,至2018年四季度,王棟的持股全部減持完畢。

張婷告訴《紅周刊》記者,“周海虹”、“李燕”、“李天虹”只是陳杰眾多的“馬甲號”之一,他曾看到過陳杰為方便盯盤和操作賬號,在其辦公桌上配有多臺電腦。

有律師告訴《紅周刊》記者,利用內幕信息買賣股票的行為涉嫌犯罪,內部人員和買賣股票的人構成共犯。而據新《證券法》第52條:證券交易活動中,涉及發行人的經營、財務或者對該發行人證券的市場價格有重大影響的尚未公開的信息,為內幕信息。而在徐翔事件中,王棟曾因涉嫌內幕交易而受到過連帶責任并繳罰金。

總之,介于陳杰與王棟的關系,以及陳杰買賣股票的時間節點,不難判斷出,陳杰極可能是提前獲得內幕信息而進行股票交易并從中獲利的。

華麗家族接到紀律處分決定書

石墨烯產品銷售未成規模

針對2015年“三大概念”的炒作,2019年3月26日,上交所對“華麗家族”、“南江集團”及華麗家族有關責任下達了通報批評的紀律處分決定“〔2019〕21號、〔2019〕22號”。

2015年,華麗家族先后公告將投資臨近空間飛行器、石墨烯和機器人等熱門概念行業,此后又披露一系列關于上述熱點概念的框架協議及階段性發展情況的公告。該述公告對股價波動影響較大,導致股票價格曾出現連續漲停、跌停、累計漲幅22.66%等誤導投資者決策的結果。截至2018年底,華麗家族石墨烯業務未盈利,機器人業務、臨近空間飛行器業務幾乎沒有進展,部分機器人項目已經停止。

此外,在2015年5月6日,華麗家族發布擬以7.5億元對價收購“墨烯控股”100%股權時,控股公司南江集團和西藏南江(子公司)做出業績承諾,即墨烯控股2015至2017年,3年實現的實際累計凈利潤數額不低于7411萬元。可實際上墨烯控股2015年至2017年累計實現凈利潤為-9565.18萬元,與承諾數相差16976.18萬元。上交所認為,公司對關聯交易的標的資產預測性信息披露不謹慎,風險揭示不充分。

與此同時,墨烯控股在2015年度凈利潤僅為29萬元。但在對其經營情況的預測上,評估公司采用資產基礎法進行評估時,分別對其在2014年12月31日和2016年6月30日的評估價值為7.54億元和8.79億元,增值率分別為51.03%和75.65%。在墨烯控股已出現實際經營情況與預測信息不符的情形下,南江集團未能充分審慎評估,未能向投資者披露相關情況并充分揭示風險。且在標的資產業績不達標后,未按約定及時履行業績補償承諾。

華麗家族控股股東江南集團的行為違反了《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以下簡稱《股票上市規則》)第2.1條、第2.5條、第2.6條、第2.23條、第11.12.1條和《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行為指引》第1.4條、第5.3條等有關規定。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1月墨烯控股納入公司合并報表后便逐漸沒了音訊。對于公司旗下的寧波墨西和重慶墨希情況也并不樂觀。2019年2月19日,公司表示重慶墨希的石墨烯柔性觸控屏暫未投入商業化應用,尚未與市場現有柔性顯示屏生產商達成商業合作,亦未實現規模收入并產生利潤。

2021年9月17日,在集體接待日暨中報業績說明會上,王偉林還表示,寧波墨西和重慶墨希的石墨烯產品的銷售依舊未形成有效規模,寧波墨西和重慶墨希目前均處于持續虧損狀態。

(本文已刊發于12月4日《紅周刊》,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

關鍵詞: 獨家重磅|知名“牛散”陳杰被曝涉及內幕交易 徐翔做莊的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