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中信證券明明:11月進口和出口復合增速均創年內次新高 進一步掃除了短期內對出口回落的擔憂

2021-12-07 17:11:06來源:金融界  

文丨明明債券研究團隊

11月我國進出口兩年復合增速再沖年內次新高,進一步掃除了短期內對出口回落的擔憂。出口方面,我國與前五大貿易伙伴的出口金額同比增速較10月有明顯提升,強勁的外需為我國出口形成支撐。值得注意的是,東盟經濟修復對我國中間品出口的支撐作用有所凸顯,紡織品和集成電路的高增成為此次出口的亮點。進口方面,隨著國內需求見底回暖,除天然氣外,其余主要大宗商品進口數量均較10月有明顯回升,同時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進口也有所提升。

數據: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按美元計價,11月我國進出口總值5793.4億美元,同比增長26.1%,環比增長12.2%,兩年復合增速19.5%。其中,出口3255.3億美元,同比增長22%,環比增長8.4%,預期增17.2%,前值增27.1%,兩年復合增速21.2%;進口2538.1億美元,同比增長31.7%,環比增長17.6%,預期增18.2%,前值增20.6%,兩年復合增速17.4%;貿易順差717.1億美元,同比下跌4%,前值845億美元。

外需持續走強,出口延續高增。11月我國與前五大貿易伙伴的出口金額保持較高增速,出口兩年復合增速均較上月有明顯提升,其中對拉美出口的增速漲幅最大,海外經濟體持續擴張的制造業為我國中間品出口帶來強勁需求。分產品看,大部分重點出口產品的兩年復合增速較上月有所抬升。其中,紡織品、集成電路高增成為亮點,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仍然是我國出口亮眼表現的基石:(1)11月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金額的兩年復合增速分別達20.9%和17.6%,較上月分別提高約2.8和4.4個百分點,為11月出口的強勁表現奠定基礎;(2)東南亞的經濟修復對我國中間品出口的支撐作用有所凸顯。紡織品和集成電路作為我國與東盟之間出口的重點產品,受益于其成員國經濟的修復而呈現出高增態勢,11月上述兩類產品兩年復合增速分別達到31.77%和15.35%,均較10月有顯著提升。出口價格方面,除手機外,其余重點出口產品金額增速均遠超其數量增速,表明出口商品漲價繼續為出口提供支撐。

內需見底回暖推動進口表現大超預期。11月制造業PMI重回擴張區間,除了價格指數大幅下跌外,其他景氣指標幾乎都有所反彈。國內需求見底回暖導致11月進口表現超出市場預期。具體來看:(1)主要大宗商品進口延續分化表現。從數量角度看,除天然氣外,其余主要大宗商品進口數量均較上月有明顯回升,進一步印證內需回暖。從單價角度看,原油、煤炭和天然氣等能源類大宗商品價格漲幅明顯,11月的兩年復合增速分別錄得13.66%、47.49%和28.57%。而鐵礦砂價格延續回落趨勢,大豆和銅礦砂價格增速變化不大。(2)11月機電產品、集成電路、高新技術產品進口紛紛回升。從兩年復合增速來看,機電產品增速較上月上升3.96個百分點,集成電路較上月上升5.45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品較上月上升5.12個百分點。

結論:11月我國進出口兩年復合增速再沖年內次新高顯示出外需的持續強勁與內需的見底回暖。當前外需尚未見頂回落,全球供需缺口仍在,疊加新毒株Omicron的影響,預計我國出口仍將保持韌性,我們仍舊維持明年上半年出口將保持高景氣的觀點。今年下半年以來,出口一直維持高增,債市對出口表現的反應似乎已經鈍化,關注點更投向地產的見底與基建的發力。11月進口和出口復合增速均創年內次新高,進一步掃除了短期內對出口回落的擔憂,同時進口較10月大幅回升,顯示出內需的回暖。隨著當前降準落地,疊加12月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釋放的寬信用信號,我們堅持2.8%是本輪十年期國債利率底部的判斷。政策層面釋放出更強的穩增長信號,基本面也釋放回暖信號,后續隨著政策進一步落地,寬信用預期逐步升溫可能導致利率出現回調風險。

關鍵詞: 出口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