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上海三年集采為患者減負二千五百億元

2021-12-09 11:11:34來源:解放日報  

原標題:作為最早開展試點的省市,為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提供地方實踐經驗

上海三年集采為患者減負二千五百億元

218種藥品平均降價53% 將繼續做好前六批集采結果落地執行,積極籌備明年第七批集采

在距肚臍一拳處找準位置,把注射筆的針頭扎入皮膚,緩緩注入胰島素……對于家住松江的姚奶奶來說,自從確診糖尿病后,這番操作便成了如同吃飯、睡覺一樣的日常。上月底,第六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胰島素專項)在上海開標,以姚奶奶使用的德谷胰島素注射液為例,原來每支市場價約200元,集采后降到79.2元。她聞訊高興地說:“能省很多錢了!”

記者從上海市醫保局了解到,作為全國最早試點開展藥品帶量采購的省市,上海為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提供了重要的地方實踐經驗。2018年以來,上海承擔國家集中采購聯合采購辦公室(簡稱“聯采辦”)的日常工作,先后開展六批七輪國家藥品集中采購,前六輪覆蓋218個品種,中選產品價格平均降幅達到53%,累計為患者減負約2500億元。

所謂集采,也稱“帶量采購”,是指藥品采購機構以公開招標的形式,通過“打包”醫療機構零散的采購量,以“團購”的方式向藥品供應商購買明確數量的藥品,以期減少流通環節、降低采購成本。上海市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處處長龔波介紹,產品申報、競標中選、生產供貨串起整個集采流程,從開標到執行大約需要兩到三個月。目前,聯采辦以半年一次的頻率開展集采工作。“集采后,中選藥品價格大幅度降低,極大地提高了藥品的可負擔性,進而增加了藥物可及性,提高了人民的健康福祉。”中國藥科大學教授常峰評價。

中選藥品降價明顯,未中選藥品也實行了梯度降價,帶量采購的價格引導作用得以體現。第二批帶量采購藥品阿卡波糖上海市中選廠家降幅達77.20%,促使該品種原研廠家拜耳“拜唐蘋”在上海市也大幅降價,降幅達68.67%,讓長期服用該藥的糖尿病患者切實受益。

從第一批“4+7帶量采購”到第六批胰島素專項帶量采購,集采的實施范圍從11個城市擴大到全國,采購內容從口服劑型擴展到注射劑型、從化學藥擴展到生物藥,品種、數量、競爭程度都有了新的突破。龔波表示,從過去到現在,上海始終致力于打造“樣板房”,引導各地規范執行帶量采購結果。

例如,當前許多中選品種處于協議到期或即將到期的狀態,協議期滿后接續工作成為鞏固改革成效的關鍵。面對當下這一挑戰,上海率先研究提出國家集采協議期滿后接續方案的思路。在設置質量、價格入圍條件和“熔斷”機制的前提下,上海市醫保部門優化調整單一競價為綜合競價,探索建立客觀的藥品綜合競價指標體系,旨在鼓勵綜合評價較好的優質企業中選,讓供應和質量更有保障。

阿斯利康的抗腫瘤藥吉非替尼曾在“4+7帶量采購”時中選,今年通過綜合競價再次中選,從547元一盒又降到了416元一盒。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王磊表示:“綜合競價機制使得申報企業從最初單純追求低價的競價習慣,過渡到了追求最佳性價比的理性策略。這充分體現了醫保部門的精細化管理水平。”

“降藥價只是第一步,做好集采配套措施,才能保證執行不走樣。”上海市醫保局表示,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工作的推進不僅大大減輕了群眾用藥負擔、提升了全民用藥品質,還提高了醫保基金使用效率,凈化了藥品流通環境,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接下來將繼續做好前六批集采結果落地執行工作,積極籌備明年第七批集采,由此推動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常態化制度化,更好服務全國醫療衛生改革發展大局。

關鍵詞: 集采 醫藥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