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四川能投擬入主清華控股 風險與機遇并存

2021-12-13 14:11:12來源:財聯社  

財聯社(成都,記者 熊嘉楠 實習記者 肖雅婕)訊,自2018年啟動校企改革的清華大學于近日又有了新動作,欲將清華控股的100%股權無償劃轉至四川能投麾下。清華控股將“易主”,多家擁有“清華系”背景的上市公司均牽涉其中。此番“清華系”產業易主四川能投,或出于產業布局與資金實力的多方考慮,而如何能“玩轉”如此龐大規模產業,對四川能投來說則極具挑戰。

關于此次所涉上市公司,紫光股份(000938.SZ)、微芯生物(688321.SH)公司相關人士均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對于清華控股的相關行為具體內容公司并不清楚,也并不會對公司正常經營產生影響。未來是否與四川能投有進一步業務合作尚不清楚。此外,紫光股份補充道,“公司目前在四川有一家半導體公司。”

截至12月12日晚間,同方股份(600100.SH)、辰安科技(300523.SZ)、誠志股份(000990.SZ)、紫光國微(002049.SZ)、紫光股份、啟迪環境(000826.SZ)、學大教育(000526.SZ)、微芯生物等“清華系”上市公司先后發布公告稱其控股股東清華控股將被無償劃轉給四川能投,最終結果仍等待相關部門批復。

清華控股“遠嫁” 四川能投 或因“產業與資金”加持

校企改革以來,清華控股多次將其擁有上市公司資產進行多項拆分,不斷尋求適合企業接手,但其過程并不順利。而此次清華大學則直接將其全資子公司清華控股連同其擁有的8家上市公司股權一并打包,無償劃轉四川能投。記者注意到,高度重合的產業布局與四川能投雄厚的資金實力或是其選擇的主要原因。

產業布局方面,清華控股主要產業包括能源環保、生命健康、科技服務與知識、資產管理產業等,尤其能源環保和生命健康產業是其營收主要來源,今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共占公司營業收入的80.5%,分別達到了61.99%和18.51%。而四川能投官網顯示,其戰略業務主要有六項,分別是能源產業、惠普金融、旅游康養、服務貿易、化工板塊和LED照明,其中能源化工是其核心主業。

而對于高負債的清華控股來說,背靠四川政府且資金雄厚的四川能投也是其重新出發的最優選擇。截至今年上半年,其負債總計約為395億元,資產負債率達64.48%,而過去三年里,清華控股的總資產約縮水87%。而與之相反,四川能投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業總收入為498.49億元,歸母凈利潤約為3.44億元,同比增長約134%,凈資產約為615.44億元。

此外,記者注意到,清華大學選擇四川能投或早已有跡可尋。此前,清華大學已與四川能投接觸過3次。2018年3月,四川能投曾赴清華大學人才推介暨招聘會;第二次則是圍繞人工智能數據開發服務項目開展座談;最后一次則在今年6月,雙方為推動校企合作開展工作座談。

縱觀眾多高校企業改革路徑均為兩類,一類是高校企業將其企業控制權全部轉讓給屬地國資委或國務院國資委;另一類則是對下屬企業不斷的減持直至喪失實際控制權,接盤的有國資也有民營企業和自然人。

四川能投入主“清華系”產業 風險與機遇并存

值得注意的是,除上述上市公司股份無償劃轉公司以外,清華控股還持有啟迪藥業(000590.SZ)第一大控股股東啟迪科服約6.986%的股份, 而同方股份則為泰豪科技(600590.SH)、同方泰德(01206.HK)、同方友友(01868.HK)的控股股東,所涉及領域包括醫藥制造、軍工裝備、智能電力、節能服務、LED照明等多個領域。

通過上述梳理不難發現,多項產業領域重合之下,四川能投若將清華控股納入麾下,其原有產業集群將進一步壯大,旗下持股上市公司將從原有的兩家增至10家。而僅從清華控股能源環保、生命健康兩大產業來看,旗下子公司誠志股份、博奧生物等均擁有較強實力。

盡管四川能投或將獲益良多,但其中卻也暗含風險。公開數據顯示,清華控股前三季度雖營業收入達133.42億元,但凈利潤卻呈虧損狀態為-3.05億元。此外,清華控股旗下公司也紛爭不斷,紫光集團此前已進行破產重組。而啟迪環境更是深陷財務造假質疑危機,且將被城發環境(000885.SZ)吸收合并,但目前遲遲未有進展。

此次無償托付,四川能投將無償獲得清華控股的經營管理權,但針對未來如何布局,記者曾致電四川能投,但未能得到回應,而旗下上市公司四川能投發展(01713.HK)則對此表示此次屬于控股股東行為,具體內容公司并不清楚。

關鍵詞: 四川能投擬入主清華控股 風險與機遇并存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