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2022年A股:百萬億元市值可期

2022-01-01 07:38:09來源:中國證券報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2022年資本市場的美麗畫卷徐徐鋪展。在“穩”的總基調之下,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將扎實推進。受益于投資理念日益成熟、資金“活水”源源而來、制度紅利不斷釋放,A股投資“路線圖”愈發清晰,“專精特新”有望成為點睛之筆。

2021年末,A股總市值逾96萬億元。市場人士預計,在眾多積極因素支撐下,2022年A股總市值將躍上100萬億元新臺階。

● 本報記者 牛仲逸 吳玉華

A股上升空間打開

2021年,A股市場創出多項歷史新高和一項歷史新低。2022年,A股市場必將掀開嶄新一頁。

上市公司數量:截至2021年末,京滬深三市上市公司數量達4685家,創出歷史新高,比2020年增加504家。

IPO融資總額:Wind數據顯示,2021年A股IPO融資總額達5440.94億元,創出歷史新高。

增量資金:從國際投資者進入A股的主要渠道——滬、深股通表現看,Wind數據顯示,2021年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4321.70億元,創出歷史新高。

成交額:Wind數據顯示,A股市場2021年成交額達257.18萬億元,超過2015年的254萬億元,創出歷史新高。

萬億元成交額常態化:2021年A股市場成交額超1萬億元的交易日有149個,超過2015年的115個,創出歷史新高。2021年A股日均成交額達10589億元,同樣創出歷史新高。

2021年上證指數最低點為3312.72點,最高點為3731.69點,振幅為12.06%,低于2017年的13.98%,為上證指數歷史上波動最小年份。

2021年,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上漲4.80%、2.67%、12.02%,三大指數均收獲年K線“三連陽”。

2021年,從A股前十大市值公司結構看,金融股仍占多數;貴州茅臺連續兩年占據A股市值榜首;寧德時代市值狂飆,從上一年的第十位升至第三位,一年時間增加5500余億元,為A股2021年市值增加最多的上市公司。

總體來看,2021年市場風格輪動明顯加快,以寧德時代為首的新能源賽道股在2021年出盡風頭。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表示,在2021年上證指數、滬深300指數、萬得全A指數振幅都明顯偏低的背景下,2022年指數振幅向歷史均值回歸是大概率事件,即2022年市場波動率將上升。從活躍度看,2022年日成交額達到萬億元仍將是常態。

此外,2022年A股總市值將顯著增加。Wind數據顯示,從2020年末的84.50萬億元到2021年末的96.50萬億元,一年時間,在上證指數振幅創出歷史新低的情況下,A股總市值增加12萬億元,距100萬億元咫尺之遙。注冊制即將全面推行,分析人士認為,2022年A股總市值將突破100萬億元,繼續穩居世界第二位。

長牛行情可以期待

無論是東北證券預測的U型,還是國金證券估計的N型,對于2022年A股走勢,不少機構定義為“慢牛+長牛”行情。

“A股長牛行情已徐徐展開。”荀玉根說,背后有兩大驅動力,一是產業結構升級推升企業ROE,二是資產配置遷移抬高估值中樞。

“長牛行情是一個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過程。短期的波動不會改變我國股權投資大發展趨勢,反而積蓄長期上漲的動能。”荀玉根說。

2022年A股有著諸多積極因素支撐。從宏觀層面看,粵開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夢潔認為,一方面,2022年我國經濟增速將進入底部區域,存在向上預期;發達經濟體處于刺激政策退出、流動性收緊的拐點向下階段,經濟增長前景難言樂觀。另一方面,政策面托底有望加碼,經濟發展后勁十足。

獲得中國證券業分析師金牛獎的券商策略研究團隊和首席分析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2022年A股市場流動性將延續合理充裕狀態并對A股形成有力支撐。

中信建投證券策略研究團隊稱,資本市場持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方向明確。從投資者結構看,公募基金、外資將加大配置中國資產的力度,2022年充裕的流動性將助力市場取得優異成績。

“首先,在連續兩年公募基金發行大年的背景下,2022年公募基金發行仍有望為A股市場提供萬億元級別增量資金。其次,2022年北向資金凈流入額可能維持在2000億元至3000億元數量級。第三,2022年保險資金投資股票和基金的比例升至13%,有望帶來超過2000億元增量資金。最后,2022年A股上市公司利潤增速有望達到15%,扣除一般法人部分后(占比約45%)分紅總額可達1.2萬億元。”中信建投證券策略研究團隊表示。

天風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宋雪濤同樣看好2022年流動性對市場的支撐作用。宋雪濤預計,2022年上半年貨幣調控將以結構性工具為主,主要目標是配合財政政策穩增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同時利用結構性工具引導財政資金流向。

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研究院副院長張憶東預計,2022年宏觀貨幣環境將是寬貨幣、穩信用。

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從微觀流動性的角度指出,公募基金經過多年持續高速發行,單月發行規模基本在1500億元至2000億元,只要不發生大的波動,2022年公募基金整體會維持2萬億元左右的增量。

對于A股市場表現,宋雪濤預計,2022年將是階段性和結構性行情,一季度可能是全年交易的良好窗口期。荀玉根稱,歲末年初的跨年行情值得期待。

制度紅利釋放帶來更多市場機會。科創板、注冊制等一系列資本市場制度的改革與完善,為我國居民參與A股市場投資提供越來越多的優質核心資產。其中,注冊制的推出是尤為重要的一環,使得越來越多的創新科技企業能夠借助資本市場發展壯大。在注冊制下,市場的優勝劣汰功能將使得優勢核心資產具有更強吸引力。

國開證券策略分析師孫征說:“我們將2022年A股定義為慢牛行情,微觀流動性有望保持凈流入,上市公司盈利增長一致性預期逾10%,市場風險溢價處于中位水平。在無風險利率有下行空間的情況下,市場全年正收益機會較多。”

“專精特新”將成抓手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從“漂亮50”到“硬科技”,再從“核心資產”到“賽道投資”,過去幾年隨著A股總市值持續增長,投資邏輯不斷演變。展望2022年,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機構認為,A股市場成長股行情“路線圖”愈發清晰。“專精特新”企業有望成為年度行情主線,可重點關注高景氣高成長、市場空間大、產品技術獲得突破的高端制造產業鏈公司。

2017年,A股市場投資偏好轉變,價值投資理念開始盛行,“漂亮50”行情適逢其時,是龍頭價值股的一次主動價值發現

2018年至2019年,伴隨5G建設啟動,一系列新的應用逐漸進入普及階段。5G時代開啟了一輪新的科技上行周期,“硬科技”成為普遍認可的投資主線之一。同時,科創板的推出深刻影響了市場運行邏輯。

2020年A股市場核心資產大放異彩。千億元市值個股超過130只,貴州茅臺市值突破2.5萬億元,五糧液市值突破1.1萬億元。寧德時代市值突破8000億元,首次躋身A股市值前十名之列,比亞迪、隆基股份等成為資金追逐的熱門標的。

2021年,A股賽道投資白熱化,“小而美”邏輯重回投資視野,成長故事圍繞“新能源+”展開。能源結構轉型為新能源產業發展帶來巨大空間,新能源車、光伏、風能、儲能等以新能源為主題的賽道呈現盈利估值“戴維斯雙擊”。而個股一旦切入新能源大賽道,估值中樞就會明顯抬升,具體表現為:“新能源+”促傳統工業企業新能源化轉型,打開成長空間;“新能源+”打開傳統工業市場上升通道,均促使傳統工業標的價值重估。

2022年,A股市場成長股風景更好。多位接受采訪的市場人士表示,聚焦專精特新“小巨人”的北交所、定位于“硬科技”的科創板和瞄準“三創四新”的創業板各具特色。制度紅利不斷釋放,成長型企業迎來新機遇。

中銀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君認為,隨著跨周期調節政策發力,內需將得到有力支撐,2022年A股市場將處于內松外緊的流動性環境中。這種環境是成長股走強的有利條件。

“內生外延并舉,中小創企業業績向上拐點顯現,將迎來新一輪投資機會。”開源證券中小盤策略研究分析師任浪表示,中小創企業業績從2020年二季度開始回暖,在北交所設立及能源變革等因素推動下,中小創企業內生增長動力十足。

“在政策指向的補鏈強鏈重點領域,可自上而下把握‘專精特新’投資機會。”德邦證券策略分析師吳開達認為,應重點關注高端制造產業鏈,尋找在細分賽道掌握核心資源、建立競爭優勢、業績預期向好的未來“單項冠軍”企業。

關鍵詞: 2022年A股:百萬億元市值可期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