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寶盈基金歲末再失大將,權益掌門加速“換血”合理性存疑

2022-01-02 16:42:11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紅周刊丨張桔

近日,寶盈基金發布公告,公司旗下的基金經理李健偉因個人原因提出辭職,這位累計任職時間將近5年的金牛獎基金經理,由此正式告別寶盈基金。需要強調的是,其中寶盈優質成長10月11日剛剛成立,李健偉僅管理兩月左右就離職,這或對慕名而來的投資者有失公允。

Wind顯示,近日離職的李健偉是2021年寶盈基金第四位正式離任的基金經理,此前的三位分別是李進、郝淼和李宇昂,這其中前兩位都是昔日權益團隊中具備一定知名度的舵手。而離開老東家后,他們分別加盟了平臺更大且知名度更響的景順長城和嘉實基金,而李健偉也有可能復制他們的跳槽思路。數據顯示,2021年公募離職明星奔私下降,多跳去實力更強的公募基金平臺。

接連折損三員權益大將,這也讓寶盈基金事實上啟動了基金經理團隊的“新老交替”。2021年,公司的新秀基金經理陳金偉業績一飛沖天,但是其剛滿1年的任職時間,或許讓公司不敢貿然捧其上位。對比看,公司兩位權益老將還是張仲維和肖肖,但質疑點來自于肖肖,他在管的多只基金都是與其他人共管,不過他與陳金偉合作的產品沖在排行榜前列,但是他與楊思亮合作的產品則跌至末端。

李健偉2021年最后一月提出辭職

寶盈基金年內損失三員權益悍將

12月17日,寶盈多只產品發布基金經理變更公告,基金經理李健偉因個人原因提出辭職,他所管理的四只基金因此變更基金經理,優質成長、基礎產業、轉型動力核心優勢四只基金均由侯嘉敏接任。

天天基金網數據表明,李健偉在基金經理崗位的累計任職時間定格在4年零327天,從簡歷上看,他的公募經驗起步于寶盈基金,他的高光時刻出現在2020年首季,他管理的寶盈核心優勢混合基金榮獲“七年期開放式混合型持續優勝金牛基金”大獎。從任職回報來看,截至卸任基金經理,寶盈核心優勢成為他管理基金中惟一任職回報翻番的產品,其A類份額的任職回報是143.48%,其C類份額的任職回報約為126.29%。

接受 《紅周刊》采訪時,上海某券商基金分析師廖仲明指出,李健偉是主要投資成長股的基金經理,策略還是基于企業的ROE周期來做中觀行業景氣度投資,他的持倉換手率不算低,再加上他主要配置科技行業,行業集中度比較高,2021年的布局也是光伏、新能源以及半導體,跟很多偏重行業景氣度的成長基金經理持股差不多。

愛方財富總經理莊正觀點有所區別,李健偉整體更擅長大盤成長風格,他管理的基金波動率,高于偏股混合型基金的整體波動率水平。其管理的3只時間較長(一年以上)的基金,年化波動率分別為22.6%,而同期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年化波動均值為21.8%。可以說,李健偉近年來的業績逆襲,很大程度上,源于市場整體風格更適合其投資風格。

就以寶盈核心優勢為例,在今年的三份季報重倉股中,記者發現排在第二的都是航天電器,這只隸屬于軍工板塊中的憑借近三個月的漲幅,將年內的漲幅帶過了20%。此外,他今年持續三個季度持有的重倉股還包括了徳賽西威和紫光國微,兩家公司的股價今年在二級市場的漲幅均超過了50%。由此似乎可見,李健偉在成長股領域投資還是頗有心得的。

而在李健偉卸任后,他所管理的基金均由侯嘉敏接管,并非肖肖或張仲維這樣成名已久的老將或者今年爆紅的陳金偉。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新任基金經理目前僅僅任職不到200天,其是金融工程碩士專業海歸,長跑實力還有待觀察。

而在李健偉前,寶盈今年離職的三位基金經理中,李進和郝淼都是具備一定實力的權益基金經理,但目前已經快速在新東家上任發行產品。具體說來,李進是今年5月15日卸任了寶盈基金的最后一只產品帥印,但是8月31日就開始在景順長城管理第一只產品。而郝淼則是3月12日卸任了在管的寶盈兩只產品,7月27日就開始在嘉實基金再續基金經理生涯。

對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業內人士分析,上述現象表明在實力一般基金公司中已經證明過能力的基金經理,對于在管規模的渴求頗為強烈,畢竟這與個人的收入直接掛鉤,同時大公司的平臺也能提供詳盡的投研和渠道推廣支持,有助于有一定積累的基金經理更上層樓。

明星基金經理實力存疑

搭檔不同基金經理效果迥異

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寶盈基金現任的權益投資部總經理就是肖肖,作為任職將近5年的基金經理,他目前在公司管理的基金數量總共達到了8只,9月30日時合計的總規模約為83.77億元。

但是,根據《紅周刊》記者逐一查閱,目前由肖肖所單獨管理的基金包括了寶盈資源優選和寶盈新銳混合。剩余六只他和別人搭檔管理的產品中,他的搭檔包括了陳金偉、楊思亮、侯嘉敏和張仲維,但是不同的基金經理組合取得的成績卻有天壤之別。

先看他獨自管理的資源優選和寶盈新銳,兩只產品今年都取得了正收益,但是寶盈資源優選截至12月24日僅取得0.63%的收益,同類排名中等偏下。從前三季度的基金重倉來分析思路,9月30日時最大的變化就是重倉股中的白酒股幾乎全數退出,而前兩季度時白酒股幾乎都占據半壁江山,特別是3月31日時三大白酒龍頭攜手山西汾酒、古井貢酒一起在列。

再看9月30日時的前三大重倉海大集團、牧原股份、極米科技,三家公司今年一直停留在重倉的行列中,但是除去海大集團從年初至今漲幅接近15%外,剩余兩只股票基本維持在零水平線上。“報告期內基金重點布局家電、電子、計算機、農業、醫療健康、軍工等相關板塊。投資策略上堅守具有長期增長潛力的優質賽道,以及具有顯著競爭優勢的上市公司,隨著投資周期的拉長,優質企業的競爭力會得到進一步加強,企業價值將會進一步提升。”肖肖在季報中這樣表示。

繼而看與肖肖僅合作一只產品的陳金偉、張仲維和侯嘉敏,毋庸置疑他和陳金偉合作的寶盈優勢產業最為突出,2021年迄今其超過9成的收益率,在同類超過2000只基金中高居第2位。但問題在于,以基金三季報為例,該基金與上述兩只肖肖獨自管理的產品沒有交集,因此判斷優勢產業很大可能主要是陳金偉管理。再看肖肖和張仲維合作的寶盈研究精選,兩人接替跳槽的李進接管產品,值得注意的是在產品后續的重倉中,雖然也有諸如極米科技這樣肖肖喜好的標的,但是十大重倉中更多的是新能源產業鏈中的股票,而這正是張仲維所擅長和熟悉的賽道。

此外,寶盈鴻利收益、寶盈現代服務業、寶盈品牌消費三只基金的情況類似,此前較長的一段時間都由肖肖一人所管理,但是公司均在12月3日為三只基金增配了一位基金經理,鴻利收益增配的是侯嘉敏,后兩者增配的是楊思亮。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或許跟肖肖一拖多分身乏術有關,另一方面或許也跟幾只產品今年業績表現欠佳有關。Wind顯示,截至12月24日收盤,鴻利收益A年內凈值增長率約為0.62%,品牌消費A年內的凈值增長率約為-3.07%,而現代服務業A年內的凈值增長率更是僅為-10.91%。以表現最差的現代服務業為例,除去同樣對海大集團、牧原股份、壽仙谷等保持持續青睞外,業績慘淡更為直接的原因可能還是出在了年內遭遇系統性風險而整體走低的港股上。以他一直青睞的美團為例,該股今年以來連續被持倉占比突破9%,特別是二季度時甚至占比達到了10.43%突破了雙十規定,但是在2021年互聯網監管的暴風驟雨影響下,美團跌幅突破20%。

最后還要提一下寶盈龍頭優選股票,雖然也是肖肖和楊思亮共管,不過楊思亮是從今年1月6日就被聘任一同管理的,因此重倉組合中可能會體現其更多思路。但是從有跡可循的三季報來看,他的風格也并非和2021年契合的科技成長風格,重倉投資主要以核心資產加港股相關標的構成,因此也未能實現“1+1大于2”的效果。

從上述分析可見,肖肖與陳金偉合作產品的優異表現很有可能要歸功于陳金偉一人,而除此之外的產品再無突出業績。究其原因,寶盈基金在對肖肖的使用上似乎有過度透支的嫌疑,當然肖肖在投資實戰中所體現的能力圈,似乎也與市場的熱點不甚合拍。

情報學碩士管理醫藥主題基金

公司醫藥賽道人才接連流失孤注一擲?

除去身兼管理職務的肖肖外,《紅周刊》記者發現接替郝淼管理寶盈醫療健康滬港深的姚藝,亦如侯嘉敏一樣是新人上路。天天基金網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24日,姚藝在基金經理崗位的任職時間僅僅是292天。

但問題在于,公募行業醫藥主題類產品,目前約定俗成的做法基本都是由醫藥專業畢業的掌門來管理。天天基金網顯示,姚藝是南開大學情報學碩士畢業,而該醫藥主題基金是他升任基金經理后所管理的第一只產品。從業績對比來看,2020年實現接近8成收益率的該基金,卻在2021年遭遇滑鐵盧,截至12月24日收盤,該基金年內的凈值增長率約為-10.53%。

從云端滑落谷底,這其中涉及的因素林林總總,其中固然與醫藥行業在2021年因集采和殺估值等多因素束縛表現不佳有關,但更重要的是新秀基金經理的經驗缺失完整暴露。以產品的最近四份季報為觀察對象,由于前任基金經理郝淼是在大約3月中旬離職的,因此2020年四季報和2021年一季報,可能更多體現的是前任基金經理的思路;但二季報和三季報,應該就是完整地體現出現任基金經理的思路。

從二、三季報來看,記者發現最大的問題就是現任基金經理主動改變不足,仍然存在過分追捧醫藥賽道各細分龍頭,但2021年多數細分龍頭的估值已經不菲。基金二季報時,重倉中的A股醫藥股幾乎都是投資者所熟悉的各類“醫藥茅”,比如邁瑞醫療、通策醫療、愛爾眼科、康龍化成等。如果說二季報姚藝還是保持平穩過渡,但是三季度他的基本保持原狀,就有明顯失誤之嫌了。

具體說來,在該基金三季報的十大重倉股中,特別是占比超過5%的前八大重倉股,我們看到的還是藥明康德、康龍化成、智飛生物等這類老面孔,但是它們在近三個月中均沒有突出表現,上述前三大重倉跌幅均超過18%。對比來看,其實較少的變化才起到了改變的作用,比如姚藝當季重倉了多數股民較為陌生的奕瑞科技,而該股僅排在重倉股的最后一位。這家主營數字化X線探測器的生產商,彼時似乎價值還未被機構所認同,最有說服力的證據就是在公司三季報的十大流通股股東中,竟然沒有一只公募基金的身影出現。不過從二級市場的股價走勢來看,其在2021年上半年上漲了大約63%后,下半年又上漲超過70%。

可惜的是,基金經理這樣差異性的建倉思路似乎還不夠大膽,當季他僅重倉該股6萬股,其占凈值比約為3.61%。對此,基金經理也在季報中表示:“本季度組合持倉在調整中也做了一些微調,但整體持倉還是延續了上半年的思路,配置重點依舊集中在醫藥創新,醫療消費領域中的優質公司,期望能分享未來醫藥產業快速發展的紅利。”但是,對于首年業績彌足珍貴的新人來說,首秀失利給未來的征程無疑蒙上了一層陰影。

(本文已刊發于1月1日《紅周刊》,文中提及個股、基金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

關鍵詞: 寶盈基金歲末再失大將 權益掌門加速“換血”合理性存疑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