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擴張困局下 南都物業1.32億元收購物產中大旗下2家公司

2022-01-07 06:09:02來源:觀點地產網  

觀點網隨著農歷牛年臨近尾聲,邁過“小寒”節氣,即將來到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然而,在物業收并購市場卻是另一幅景象,接二連三的并購項目落地,不斷點燃著物企們沖刺規模的高漲情緒。

A股“物業第一股”南都物業的身影也出現在其中。

1月5日晚間消息,南都物業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物產中大醫療健康投資有限公司在浙江產權交易所正式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據此,南都物業以1.32億元收購中大物業100%股權及普惠物業80%股權。

據了解,這是自2021年9月南都物業與物產中大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后,雙方合作的首次落地。

此次的并購也獲得了市場的認可。1月6日上午,南都物業股價自開盤后便一路上漲,最高報價17.20元/股,漲幅3.61%。最終下午收盤時,南都物業收報于16.81元/股,較前一個交易日上漲1.27%,總市值約31.57億元。

和業內大多數物企不同,南都物業目前是一家獨立第三方物企。

據觀點新媒體了解,成立于1994年的南都物業,曾隸屬于杭州本地知名房企南都房產旗下。2006年,彼時正沖擊上市的南都地產,因前期準備的不夠充足,以及自身發展戰略等因素,最終以IPO失敗、總裁兼創始人周慶治離場告終。

此后,萬科斥資近19億接盤南都房產60%權益,以及公司在上海、江蘇剩余的地產業務,將其更名為浙江萬科南都房地產有限公司。

而南都物業則未在被收購之列,由南都地產原副總裁韓芳接手,自此成為獨立的第三方物管企業。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開發商分拆物業公司單獨上市,規模快速增長,市場競爭愈加激烈。

相比這些物企,南都物業由于沒有房企母公司的關聯業務支持,只能依靠第三方外拓,所以在擴張上顯得有些乏力。

根據半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6月底,南都物業在管面積為5624萬平方米,處于行業中游水平;在管面積的同比增幅僅為36.25%,低于2020年行業平均在管面積增幅的45.6%,近9個百分點。

如何持續保持增長、不掉隊無疑是擺在南都物業面前的重要課題,而收并購是最直接路徑。

以合景悠活為例,2019年末其在管建筑面積不足2000萬平方米。自2020年10月底上市后,合景悠活憑借收購雪松智聯和申勤物業等標的,截至2021年6月30日,其在管面積達到了1.65億平方米,較2020年同期暴增617.8%。

南都物業也意識到了這一點。12月30日,其在發布公告稱,將IPO中募得的資金中原本用于“全國物業服務業務拓展項目”的6786.48萬元,變更為用于“收購普惠物業80%股權”。

南都物業也在公告中對該變更進行了詳細的解釋。其表示,全國物業服務業務拓展項目”是按照公司戰略進行全國化業務布局,通過公司設立營業網點的形式進入各個區域市場。鑒于業務的區域分散特點, 該方式前期投入成本較大,但后期有效實現規模擴張的不確定性較高。

“行業內整合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出現了大型企業間的收并購現象,市場競爭愈加激烈,公司需持續提升自身業務規模、服務管理能力,使得公司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

它指出,此次收購可快速提升公司在浙江省內業務規模,進一步協助推進全國化業務拓展進程,同時可提升公司在細分業態的服務能力,提升整體抗風險能力。

根據普惠物業官網顯示,公司成立于1998年,注冊資本2000萬人民幣,現管理的商務樓和住宅小區超400萬平方米。

除了南都物業之外,包括華潤萬象生活、招商積余、世茂服務、金科服務在內的多家物企在年末大舉并購。

有市場人士認為,近期的物業并購潮,是因為不少物企曾在年初時曾向市場定下較高的規模目標,如今到了要兌現的時候。

據觀點新媒體不完全統計,近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物企共發生17宗并購交易,總金額超過41億元,呈現數量多金額少的特點。

數據來源:公開信息、觀點指數整理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對于中小物企而言,當下或許不是收并購的好時機。行業加速整合,優質標的水漲船高,投后管理又是一件費時、費力、費錢的事,而稍有水土不服很大可能還會拉低當前的盈利水平。

除了規模方面的拓展,部分物企還聚焦于不同領域增值服務的賦能。例如,碧桂園服務收購雪域云海網絡51%股權,是一家技術咨詢公司;金科服務收購關聯公司旗下酒店管理公司,發展團餐業務;奧園健康與綠城服務,布局大健康和智能化服務等。

關鍵詞: 擴張困局下 南都物業1 32億元收購物產中大旗下2家公司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