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2021A股年報“先頭部隊”已到達!化工股業績獨占鰲頭,煤電股持續“滑鐵盧”

2022-01-09 13:50:36來源:財聯社  

財聯社1月9日訊,新年以來,已有百家A股上市公司公布了年報預告,也預示著2021年報行情正式拉開序幕。從預告凈利潤變動中值口徑來看,有85%率先公布業績預告的企業實現盈利,預增居前的上市公司中不乏扭虧的企業。

2021年首批業績“預增王”:化工股獨占鰲頭

這批年報業績的“先頭部隊”來勢洶洶,有凈利潤暴增70倍的遠興能源在預告公布次日直接漲停,也有市值近50億的電力公司“爆雷”預虧20億。它們2021年的“最終成績”忠實地反映在了新年過后的個股行情之中。

首批“預增王”多來自化工與新能車鋰電行業,在這份“成績單”背后,曾經在2021年攪動風云的大宗商品價格變化和能源轉型問題,對于上市公司2021年報業績的影響也不容小覷。

“爆發小宇宙”的遠興能源和目前的“預虧王”金山股份

目前,2021年凈利潤增幅居首的暫時為化工股遠興能源。

遠興能源是國內天然堿法龍頭,典型的周期股。1月5日盤后其公告,預計2021年實現凈利潤48.5億元-50.5億元,同比增長7022.3%-7316%。原因是報告期內,公司純堿、尿素板塊生產裝置高效運行,主導產品平均銷售價格較上年大幅上漲,煤炭板塊對公司利潤貢獻較上年增長也較大。

以其三季度凈利潤8.25億元計算,其四季度凈利預計為27.7億元-29.7億元,環比增長數據也較為喜人,達到了235%-260%。

從其前三個季度的財務數據看,遠興能源2021年凈利潤呈相對勻速的高增態勢,在此過程中,其主營純堿、純堿尿素價格一路攀升直至2021年四季度,走勢曲線與2021年大宗商品價格指數擬合程度也較高。

2021年,大宗商品的“漲價”主線使金屬、能源、化工板塊的各路周期股股價節節攀升。而估值的提升、股價的上行,終將兌現在年報業績中。

目前的2021年凈利潤預增幅度居前的個股中,除遠興能源之外,怡達股份、興發集團和東方盛虹也均屬化工板塊。化工板塊表現亮眼,主要原因是各國經濟復蘇期間實施寬松財政貨幣政策、疊加中國制造業全球競爭優勢增強,而后又有能耗雙控帶來的供需錯配,部分化工行業公司主要產品價格持續高位,帶來公司業績大幅上升。

同時對于2022年,機構也表示,化工板塊的價格需要時間進行調整消化,需求邊際變化相對有限,部分周期性產品的價格有下行壓力,目前時點進行布局,宜考慮有壁壘,有成長的細分領域。可持續發展的新時期有兩個方向確定性較高:服務與可持續發展的新材料和“雙碳”主線下輕烴化工的優勢。

與高歌猛進的基礎化工企業相反的,是在2021周期品漲價潮中沒那么“幸運”的企業。

目前的2021“預虧王”是市值不到50億,2021年凈利潤卻暴虧近20個億的金山股份,原因延續了中報季的虧損理由:受外部因素影響,報告期內公司煤價同比大幅度攀升,公司發電、供熱成本出現倒掛。

同遭煤炭漲價侵蝕利潤的還有浙能電力、上海電力。虧損幅度稍窄于金山股份的上海電力給出了相似的理由,只是數字更為詳細:2021年煤價大幅攀升且達到歷史高位,導致上海電力所屬燃煤電廠普遍虧損。上海電力全年累計煤折標煤單價約1097元/噸(不含稅),較去年同比增加442元/噸(不含稅),同比增幅達67%,增加公司全年燃料成本約53億元。

2021年煤炭價格的走勢變化可從動力煤期貨的“狂歡”中窺見。供需錯配與低庫存帶來的煤炭漲價,使火電廠發電成本水漲船高。極端高煤價下,9月下旬全國煤電機組普遍進入現金流虧損狀態,9月底限電頻發引爆輿論。

進入四季度,煤價、電價相關政策相繼出臺,煤電電價機制得到改革,煤電電價不再單邊下跌,上浮空間擴大至20%。12月10日,中央經濟會議還提出要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傳統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推動煤電和新能源協同發展。

機構認為,當下,2022年長協煤價區間確定,且要求電企100%覆蓋,而在電價可上漲20%前提下,煤電企業盈利得到保障。同時,煤電聯動或將重啟,傳導機制通暢下火電盈利將趨向穩定。

邁入新的一年,“春季躁動”行情已適時開啟,機構認為,流動性寬松和穩增長政策主導的估值擴張是春季躁動的主要驅動力。按往年規律,針對業績預增股的布局往往也是1月份資本市場的看點之一。機構表示,1月機會大于風險,經濟、流動性和政策三因素形成共振,在高景氣抱團+超跌邊際改善的配置思路下,投資者仍可逢低布局。

關鍵詞: 2021A股年報“先頭部隊”已到達!化工股業績獨占鰲頭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