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氣象預警有望精確至社區村景點一級 北京市將編制城市積水內澇風險圖

2022-01-12 10:56:49來源:北京日報  

北京市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加強極端天氣風險防范應對工作的若干措施》,昨天北京市召開新聞發布會進行解讀。記者會上獲悉,北京市將探索開展精細化至社區、村、旅游景點的分區預警,針對易出現積水內澇的區域、部位,重點推動城市積水內澇風險圖編制并向公眾發布。

11類極端天氣納入防范對象

“極端天氣是指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發生的超越常態的小概率氣象現象,通常具有突發性強、不確定性大、疊加破壞強、損失影響大等特點。”市應急管理局二級巡視員單青生介紹,10年來,北京出現過全市范圍的極端強降雨天氣6次,區級范圍的極端降雨天氣165次;全市范圍的極端高溫天氣1次,極端低溫天氣2次,沙塵暴天氣3次;密云、懷柔、延慶和門頭溝出現過極端降雪天氣。

單青生說,對極端天氣的識別判定目前沒有明確和統一的標準,大都以結果來判定,通常使用多少年一遇的說法。在《若干措施》的制定過程中,市氣象局會同市應急局多次研究,根據歷史氣象數據,梳理出11類極端天氣風險為防范對象,按照預防為先的原則,依據氣象災害預警等級,設定了判定標準。

部分預警力爭提前24小時

氣象預報和預警是防范應對極端天氣的前提。“2021年北京出現了超長汛期,全年降水量698.5毫米,較常年偏多32%。”市氣象局減災處副處長李超舉例,去年1月初的極端低溫,2月下旬最高氣溫攀升,3月份兩次強沙塵暴,“7·18”“7·26”局地強對流降水天氣等都讓市民印象深刻。

如何提高氣象精準預報和提前預警能力?李超解釋,首先是做好極端天氣長、中、短期、短時臨近預報的無縫隙銜接。其次是預報預警機制的建立,對局地強降水、短時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原則上提前1至3小時預報預警;對其他極端天氣提前6至12小時預報預警,并力爭提前至24小時,精準落區預報提前1小時以上發布。

下一步北京還將研發強降水等高影響天氣過程的客觀預報評估方法,提高智能預報產品精準度。同時,探索開展精細化至社區、村、旅游景點的分區預警,著力提高預警信息傳播能力和效果。

擴大積水監測感知范圍

極端降雨在11類極端天氣中發生頻次最高、破壞性最大。

“北京城市排水體系還不完善。”市水務局二級巡視員馬法平直言,全市雨水管道總長度9396公里,排水標準不足一年一遇的占66%,3到5年一遇或以上重現期的占21%。由于建設時間較早,只有21%的雨水管道滿足小時45毫米至56毫米雨強標準,還有66%的雨水管道不滿足小時36毫米雨強標準。另外,下凹式道路極易出現積滯水;汛期強降雨時落枝樹葉容易糊堵雨水箅子,造成雨水排除不暢。

自2012年“7·21”特大暴雨后,北京實施了中小河道治理和中心城下凹式立交橋泵站升級改造工作,新建、改造1685公里雨水管道。按照“滲、蓄、滯、凈、用、排”建設理念,開展雨洪利用工程和海綿城市建設。

下一步,北京將根據極端降雨預報,精準預判、警示易出現積水內澇的區域、部位,推動城市積水內澇風險圖編制并向公眾發布。同時,擴大積水監測感知范圍,通過技術手段及時、準確感知積水情況和排水體系運行情況,第一時間采取調度、搶險應對措施。

極端天氣判定標準

1.極端降雨:暴雨橙色及以上預警信號,即預計1小時降水量達70毫米以上,或6小時降雨量達100毫米以上,或24小時降雨量達150毫米以上。

地質災害橙色預警信號,即氣象因素致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風險高。

2.大風:大風橙色及以上預警信號,即預計平均風力達10級以上,或陣風11級以上。

3.冰雹:冰雹紅色預警信號,即預計累計降雹時間30分鐘以上,冰雹直徑在2厘米以上,地面積雹厚度5厘米以上。

4.雷電:雷電紅色預警信號,即預計有強烈雷電活動,并伴有10級以上短時大風,或短時強降水,或冰雹。

5.極端高溫:高溫紅色預警信號,即預計日最高氣溫升至41℃及以上,或連續三天日最高氣溫37℃以上。

6.極端降雪:暴雪黃色及以上預警信號,即預計12小時降雪量達6毫米以上。

7.寒潮:寒潮橙色及以上預警信號,即預計日最低氣溫24小時內下降12℃及以上,并且日最低氣溫下降到0℃或以下,平均風力達6級以上的冷空氣活動。

8.極端低溫:持續低溫黃色預警信號,即預計連續三天及以上日最低氣溫低于-12℃。

9.大霧:大霧紅色預警信號,即預計2小時內可能出現強濃霧天氣,能見度小于50米;或已經出現能見度小于50米的霧并可能持續。

10.沙塵暴:沙塵暴黃色及以上預警信號,即預計有水平能見度小于1公里的沙塵暴天氣現象。

11.龍卷風:由事件是否發生來確定。在強烈不穩定天氣條件下產生的一種小范圍的高速旋轉的空氣渦旋,中心風力達100米/秒以上,直徑一般幾米到幾百米。

關鍵詞: 氣象預警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