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重慶獲批建設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

2022-01-14 10:31:44來源:重慶日報  

按照“一核多園”的空間布局,加快推動科技成果產生轉化應用

重慶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再添重大利好!1月13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科技局獲悉,科技部已正式批復,支持重慶建設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下稱示范區),到2025年,力爭建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區,成為西部地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重要承載地和輻射源。

據介紹,示范區建設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科技成果轉化工作,2021年5月召開的市委五屆十次全會專題研究部署科技創新,明確把科技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主動力,把科技成果產生轉化應用作為主抓手。為此,我市積極對接科技部,并編制了《重慶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建設方案》(下稱《建設方案》),經科技部綜合評估、現場考察論證等程序后,正式獲批建設示范區。

根據《建設方案》,示范區將以重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為建設主體,按照“一核多園”的空間布局,加快推動科技成果產生轉化應用。“一核”,即西部(重慶)科學城;“多園”,即重慶高新區、兩江新區、璧山高新區、永川高新區、榮昌高新區等。

具體來講,一是打造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改革“先行區”,深入推進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完善收益分配機制、評價激勵機制。二是打造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樣板區”,加速發展環大學創新生態圈,培育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壯大技術轉移人才隊伍,打造高水平創業孵化平臺,做大做強創新創業投融資規模。三是打造科技成果區域協同轉化“集聚區”,高水平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高標準打造兩江協同創新區,建設成渝地區一體化技術市場。四是打造科技成果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優化科技成果的源頭供給,提升科技成果中試熟化水平,加速產業迭代升級,助力重慶由“制造重鎮”邁向“智造重鎮”“智慧名城”。

按照計劃,到2025年,示范區將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做法,建立成渝地區協同轉化機制,科技成果轉化機制進一步優化。高校、科研院所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達到50個,專業化技術經紀人達到2000余人。打造環大學創新生態圈10個以上,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達到100家,孵化面積達到500萬平方米以上。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500億元以上。示范區引領作用充分凸顯,“一核多園”聯動協作更加緊密,成渝地區協同轉化機制日趨成熟,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不斷優化,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步伐持續加快。

“高標準、高水平建設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有助于加快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和構建區域協同創新體系,將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注入強大動能,為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撐。”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稱。

根據科技部的復函,科技部將積極支持重慶建設示范區,協調研究解決相關政策問題,加強工作指導,及時總結典型經驗和政策措施并予以推廣。建立監測評估機制,跟蹤評估示范區建設進展情況,示范區建設期滿將進行評估驗收。

關鍵詞: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