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首批上市銀行業績快報出爐!A股“三傻”的春天來了?

2022-01-14 13:32:47來源: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1月14日電 不完全統計,已有興業銀行(行情601166,診股)、中信銀行(行情601998,診股)、江蘇銀行(行情600919,診股)、青島銀行(行情002948,診股)、常熟銀行(行情601128,診股)、蘇農銀行(行情603323,診股)、成都銀行(行情601838,診股)和平安銀行(行情000001,診股)共8家A股上市銀行率先披露了業績快報。數據顯示,上述8家銀行2021年歸母凈利潤均實現雙位數增長。

盡管銀行、地產和保險被股民戲稱為A股“三傻”,但事實上,去年銀行業指數大幅跑贏整個市場指數。據瑞銀中國金融業研究主管顏湄介紹,2021年摩根士丹利的中國指數跌幅達22%,中國銀行(行情601988,診股)股漲了3%,因此有25%的超額表現。

2022年開年以來,在業績利好下,銀行板塊迎來了“開門紅”。Wind數據顯示,年初至1月13日收盤,銀行板塊漲幅達4.14%,在24個Wind二級行業中躋身榜首,保險和地產板塊漲幅也居于前五名。

圖片來源:Wind

多家銀行業績預喜

2021年銀行業績披露大幕已逐漸拉起,截至1月13日,已有8家銀行業績預喜,歸母凈利潤均保持雙位數增長。其中江蘇銀行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0.72%。

具體來看,打響業績快報第一槍的是成都銀行,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21年度該行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增加10.85億元到15.07億元,同比增長18%到25%。

對于歸母凈利潤增長的原因,成都銀行解釋稱,一是資產規模穩步增長,客戶存款資金在支撐規模增長中形成有力保障,資產負債結構保持穩健;二是信貸業務拓展良好,貸款總額在資產中的占比進一步提升;三是成本管控措施有效,成本收入比維持在較低水平。

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中,興業銀行、中信銀行和平安銀行也率先披露了2021年度業績快報,上述三家銀行2021年度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826.80億元、556.41億元和363.36億元,同比增長24.10%、13.60%和25.60%。

城商行中,除了成都銀行,江蘇銀行和青島銀行也發布了業績快報。截至報告期末,江蘇銀行實現營業收入637.71億元、歸母凈利潤196.94億元,同比增長22.58%、30.72%。2021年度,青島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11.36億元、歸母凈利潤29.23億元,同比增長5.65%、22.08%。

農商行中,常熟銀行和蘇農銀行2021年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21.84億元和11.48億元,同比增長21.13%和20.72%。

不過,根據業績快報,盡管多家上市銀行凈利潤增速均在雙位數,但7家中有4家營收僅有個位數增長。比如蘇農銀行2021年度實現營業收入38.21億元,同比僅增長1.81%,在目前披露的幾家上市銀行中,營收增速墊底。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金天在接受“V觀財報”采訪時指出,造成這一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重要原因是成本趨降。比如,之前所謂的互聯網金融受到較大的政策沖擊,市場無風險收益率下行,可能帶來銀行負債成本的下降;輕型銀行深入發展,傳統渠道減員增效,可能帶來銀行管理成本和市場營銷成本的下降;疫后經濟持續復蘇,可能帶來銀行資產質量好轉,減少風險撥備對利潤的侵蝕,等等。

瑞銀大中華區金融研究主管顏湄之認為,2021年與2020年相比,銀行利潤有非常強勁的反彈。2020年受疫情影響,銀行做了大幅撥備,當年銀行凈利潤的基數非常低,因此2021年銀行凈利潤有大幅反彈。

顏湄之預計,2021年國有大行凈利潤有雙位數增長,股份制、城商行有20%-30%的凈利潤反彈。“今年不會有這么大的反彈幅度,2022年預計國有大行有6%以上利潤增長,其他股份制銀行、城商行料保持雙位數利潤增長。”

不良率下降、撥備覆蓋率提升

受疫情影響,近兩年來,個人和企業的還款能力下降,銀行的不良率也備受關注。

“V觀財報”還注意到,目前披露業績快報的上市銀行中,除成都銀行未披露不良率數據外,其余7家2021年不良率均較上年末有所下降,并且都在1.5%以下,其中常熟銀行不良率僅0.81%。

與此同時,上述7家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均有所上升,常熟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居已披露的上市銀行之首,達到531.98%,而蘇農銀行2021年年末的撥備覆蓋率較年初大幅提升了105.79個百分點,達411.10%。

資深銀行業分析人士王劍輝分析稱,銀行撥備率提高,說明銀行對壞賬的判斷還是比較謹慎,其認為潛在的壞賬風險會增加,原來有問題的貸款可能會變成壞賬,或者壞賬挽回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撥備率提高能有一個安全的底線。

他進一步指出,撥備覆蓋率提高可能還有另一個因素,比如去年的盈利有顯著增長,但是盈利是不可持續的,銀行都希望把盈利留下來一些作為未來業績波動調控的后備力量,所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加大壞賬計提,加大撥備覆蓋率,實際上是間接增加了銀行應對未來風險的能力。

2022年銀行不良率是否會回升?金天表示,從風險指標看,2021年經濟復蘇有助于不良率下降,但2022年、特別是2022年上半年穩增長壓力較大,目前銀行擴大信貸投放,風險表現存在一定時滯,可能對后續的貸后管理帶來一定壓力;各行業監管趨嚴,不確定性增強,都可能對銀行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產生較大影響,這可以部分解釋為什么資本市場對銀行股的評價整體上仍較審慎。

王劍輝則認為,后期,銀行不良率有一定反彈空間,特別是對某些區域性銀行、中小型銀行壞賬率的反彈壓力還是存在。

“三傻”的春天來了?

2022年開年以來,銀行板塊出現上漲。Wind數據顯示,年初至1月13日收盤,銀行板塊漲幅達4.14%,在24個Wind二級行業中躋身榜首,保險和地產板塊漲幅也居于前五名。

從個股來看,根據Wind數據,今年年初至1月13日收盤,41家A股上市銀行中,僅寧波銀行(行情002142,診股)股價下跌,其余銀行股則出現不同程度地上漲。其中,漲幅超過10%的有江蘇銀行、成都銀行、蘇農銀行、常熟銀行、興業銀行和郵儲銀行(行情601658,診股),漲幅分別為15.44%、15.25%、13.35%、13.01%、11.55%和10.59%,前五家均披露了2021年度業績預告。

顏湄之認為,銀行因為估值相對比較低,所以當市場不好的時候,投資人反而愿意買。2022年1月份,MSCI(中國)銀行指數大概漲了5%,整個市場跌了0.2%、0.3%左右,所以它的表現是超預期的。

在金天看來,目前金融行業強調持牌經營,互聯網平臺和科技機構的參與更趨嚴格規范,銀行等金融機構回歸本位,在這種背景下其盈利上升并不特別令人意外。

圖片來源:Wind

不過,目前銀行股“破凈”的情況依然較為普遍。“破凈”,是指市凈率低于1倍,截至1月13日收盤,上市銀行中,僅招商銀行(行情600036,診股)、寧波銀行、瑞豐銀行(行情601528,診股)、杭州銀行(行情600926,診股)、成都銀行、青島銀行、平安銀行、常熟銀行、齊魯銀行(行情601665,診股)等銀行市凈率超過1倍。

“銀地保”股價總是不見起色,也被投資者稱為“A股三傻”。平安銀行董秘周強曾在2020年業績發布會時表示,“個人不認同‘三傻’的提法”。他認為,市場潮起潮落,熱點總在不斷切換。保險地產銀行,現在的股價表現一般,但在歷史上,也有不少時間讓大家賺得盆滿缽滿。

2022年,銀行股將如何表現?“我們認為一季度這個情況會持續的,因為一季度一些大的地產實體開發商在境外美元債可能還會繼續出現一些違約,市場會有大幅波動,銀行在風險的環境下,顯得相對比較平穩。而且一季度通常是信貸投放量很高的時間,之后經濟活動就會轉好,我們認為整個市場二季度和年中之后會變得更好。如果二季度或年中之后,市場出現反彈,銀行可能總體表現得會沒有其他行業那么強。”顏湄之表示。

她指出,銀行股出現很明顯的估值分化,四大行的估值在0.4倍左右,但是也有一些城商行估值在2倍左右。在她看來,未來估值分化還會持續。

金天分析稱,銀行股整體估值確實比較低,但銀行股的低估值已經持續很長時間,支撐其上漲的動力一直不足。今年存在的一個新情況是資本市場上熱點賽道切換過快,很多前期漲幅較大的行業都面臨突出的回調壓力,銀行股因此具有一定的保值優勢,但能否“絕地反擊”仍待觀察。

王劍輝指出,銀行股估值持續承壓,是過去三年多來一直持續的現象,一方面說明銀行的業務單一性使得投資者對其沒有更為積極的盈利預期,另一方面過去幾年來,銀行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監管壓力,包括業務開展方面、合法合規方面甚至日常經營方面,有很多新的制約和要求,不僅是在銀行機構本身,也牽扯到銀行的股東、高管等。監管過程中,使得投資者對銀行未來經營預期也相應地發生一些謹慎性的變化。

在王劍輝看來,投資者還沒有完全從這種謹慎預期中擺脫出來,因此銀行股的估值壓力還會繼續存在。

“銀行破凈與市場風格有很大的關系,體現的是市場對銀行未來成長性的擔憂。這種風格的形成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也不能指望短期能夠扭轉。”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丁臻宇指出,銀行業績和股價之間的“剪刀差”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修復,比如元旦后,銀行板塊指數漲幅已經超過4%,而同期上證指數跌幅超過2%,創業板指數超過7%,隨著春節臨近,這種估值修復可能還將繼續。(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常濤

關鍵詞: 首批上市銀行業績快報出爐!A股“三傻”的春天來了?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