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一個新形態的實踐場域 美凱龍藝術中心于2022年1月15日在北京開幕

2022-01-17 16:35:14來源:金融界  

美凱龍(行情601828,診股)藝術中心宣布,位于北京798藝術區內的實體空間于2022年1月15日正式面向公眾開放。非營利藝術機構美凱龍藝術中心由紅星美凱龍控股支持,由藝術贊助人車宣橋創立。美凱龍藝術中心以一棟總面積900平方米的兩層建筑為基地,將聯合全球藝術家、策展人和泛文化藝術工作者,以多形式的持續共同工作構建一個專注于視覺發明的實踐場域,成為當代藝術版圖上的新形態文化坐標。

美凱龍藝術中心開館儀式現場,建筑空間外觀。圖片由美凱龍藝術中心提供

新面貌的坐標空間

創始人車宣橋表示:“美凱龍藝術中心是一個區別于標準化美術館,具有鮮明主體性的中型藝術機構。我們的主體性也是在所有參與者的探討和實踐中不斷被塑造、延展、測試和更新的一件開放性作品。選址北京798藝術區基于美凱龍藝術中心‘重聚藝術家群體’的使命,我們希望和這里集聚的優秀藝術家、藝術工作者和藝術機構有更緊密和深入的互動。”

美凱龍藝術中心開館儀式現場,發起人車宣橋致辭。圖片由美凱龍藝術中心提供

美凱龍藝術中心以一棟總面積900平方米的兩層建筑為實踐基地,不僅從實際的功能需求出發進行設計、建造和使用,也體現著機構的觀念、性質與組織。實體建筑由不同結構形態切割與組合而成,是一個異質化的空間,一個創造連接的社區,一個實驗室。藝術家、策展人、泛文化和藝術工作者、觀眾們在此,將共同持續定義空間的形態和職能。

美凱龍藝術中心開館儀式現場,嘉賓剪彩。圖片由美凱龍藝術中心提供

新載體的藝術項目

在籌備北京實體空間的同時,美凱龍藝術中心已啟動三個藝術項目和一個特別項目空間:《黑齒》雜志、數字影像委任項目“赤屏”、聲音播客項目“卡殼”,以及上海特別項目空間“花廳計劃”。這些項目以文字、影像、聲音和空間等為多樣載體,切入當代藝術創作的肌理,深入參與當下社會的思想建構,積極塑造藝術機構在瞬息萬變的當代語境中扮演的新角色。

美凱龍藝術中心開館儀式現場,策展人富源為媒體嘉賓導覽展覽“大象出走”。圖片由美凱龍藝術中心提供

中英雙語數字出版平臺《黑齒》雜志于2020年5月上線,迄今已發布近百篇原創雙語文章,重新將藝術放在理解社會現實、精神結構與技術更新等議題的重要位置。數字影像委任項目“赤屏”自2020年12月起持續在線上發布了來自陶輝、陳天灼、劉沁敏、鄭可與譚婧、張文心、唐潮、胡偉、佩恩恩、劉娃與鮑楊等藝術家的作品,并已舉辦九場不同形式的公共活動和一個線下展覽“禪定入屏”,利用網絡社交平臺的媒介環境生產、展示和傳播當代藝術。聲音播客項目 “卡殼”于2021年3月起,每期邀請藝術家、學者、研究者作為嘉賓,已通過十余期播客和一個藝術家委任項目分享了他們跨學科的創作、文本和思考。

“花廳計劃”是美凱龍藝術中心在上海的特別項目空間,位于上海復興西路62號修道院公寓二層,是一個可用于非營利展覽、公共教育、文化交流發生的場所。“花廳計劃”擁抱藝術的直覺和新奇創造,自2020年11月起,已舉辦了十一期展覽、公共教育及放映活動,并將持續推出規劃中項目。

美凱龍藝術中心“大象出走”展覽現場,預覽日特別表演嘉賓:暖暖無限。圖片由美凱龍藝術中心提供

新形態的實踐場域

美凱龍藝術中心同時注重藝術事件的發生和藝術研究的開展,計劃每年舉辦四場實體空間展覽項目,面向公眾展開形式多樣的線上和線下公共活動。美凱龍藝術中心不斷開墾藝術機構的可能性,通過藝術項目、教育、社區建設和公益等多元項目,鏈接全球文化藝術工作者和機構,以多形式的持續共同工作構建一個專注于視覺發明的實踐場域,一個實體和網絡的社區,一個不斷自我更新的感知和認知系統。美凱龍藝術中⼼的收藏計劃也力圖將研究性與策展性相結合,打造一套立足本土藝術生態的收藏體系。

美凱龍藝術中心的首個展覽由藝術總監富源策劃,將于2022年1月15日面向公眾開放。富源表示:“ 展覽題為‘大象出走’,試圖回應后疫情時期的當代社會和生命形態。展覽通過五位年輕的中國藝術家方迪、李明、彭祖強、沈莘和陶輝的全新委任創作,呈現一個獨立與糾纏的對話情景。美凱龍藝術中心團隊與藝術家們長期對話,以共同工作的方式持續探討——‘我如何成為復數?’這不僅是關乎個體與集體之間不斷變化關系的持續追問,也是對藝術創造重新獲得復調的期待。 ”

美凱龍藝術中心開館展覽“大象出走”

展覽時間:2022年1月15日-4月16日

藝術家:方迪 李明 彭祖強 沈莘 陶輝

策展人:富源

地點:美凱龍藝術中心(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區706北一街)

關鍵詞: 紅星美凱龍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