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百億私募星石投資聯合創始人楊玲:2022年穩健投資,尋找低估值、低市凈率的板塊

2022-02-08 21:04:05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紅周刊 特約 | 楊玲

在過去的2021年,我們在資本市場中感受最深的一定是分化,不同賽道的表現天壤之別,股票型基金收益的第一名和最后一名業績差幾乎超過了百分之百。進入2022年,我覺得市場的關鍵詞很大可能是——價值回歸。

2022年會呈現較為均衡的格局

當前的宏觀環境,既有上行因素也有下行因素。2021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時,提的最多的一個字就是“穩”,所以2022年國內經濟工作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穩經濟,近期我們也確實看到穩經濟帶來的一系列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出臺。

當前的貨幣政策比較積極,自2021年12月降準降息后,今年1月份又推出了一次降息,我們認為今年一季度或上半年,很可能會有多次降息動作。財政政策上,上半年有重要會議“兩會”,屆時很可能也會有更多的財政政策出臺。預估2022年國內會看到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雙寬松,而在“雙寬松”的格局下,對股市無疑是利好的。

另外,我們也依然要注意一些外圍下行因素的存在,美國2021年12月份的CPI已經超過了7%,這是相對比較嚴重的情況。美聯儲在2021年四季度時曾表示通脹只是暫時性的,沒有必要過快的收縮流動性。但事實上我們看到的并非是一個短期階段性的通脹上漲,而很可能會演變為工資物價循環上行的局面。此時美聯儲可能因為被動不得不做出一些收縮性的動作,目前來看,加息動作較大可能會最快出現。當然,當前美國的利率偏低,加息對整個市場的沖擊并不會很大,但如果溫和的收縮動作依然難以遏制美國現在面臨的局面,也不排除將會出現更嚴厲的如縮表的動作。全球是聯動的,如果美國縮表,中國也會受到影響,所以現在我們面臨的環境是,上行因素很強勁,但下行因素也會持續時間較長,且強度未知。

當然,國內宏觀方面也會有一些對沖的辦法出現,即便海外情況不樂觀,國內向上的力度也會更大,所以2022年大概率會呈現一個較為均衡的格局。在這種均衡的格局背景下,對于投資,我認為運用巴菲特的老師格林厄姆提出的“撿煙蒂”理論是相對較好的。

關注困境反轉和直接受益于穩經濟的行業和個股

2021年,一些熱門賽道收益頗豐,很多基本面不錯,但估值也很高,2022年這種高估值板塊的標的想繼續帶動整個大盤上行的概率偏低。對于低估值標的,前面我提到了“撿煙蒂”理論,主要還是強調安全邊際,2022年的投資策略應該是偏穩健。估值相對偏低,或者PB已經在歷史低位或中位數上,這類擁有更強安全邊際的行業和個股,是更為值得考慮的。

具體操作上,有兩個邏輯可供大家參考:第一個就是低估值或低市凈率里處于困境反轉的行業,如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大的餐飲、旅游、酒店等,因為受疫情影響,很多企業業績出現虧損,但在疫情中能夠成功堅持下來的企業,雖然目前業績表現一般,但疫情過后,這些企業的業績增速一定會是更為驚人的。2022年很可能是疫情的最后一年,未來如果特效藥逐步面世,人們的生活會慢慢回歸常態,雖然處于困境反轉的企業不會很快站起來,但也擁有了較好的投資機會。

第二條邏輯主線是直接受益于穩經濟的行業和個股。春節后將迎來“兩會“,會上可能會出臺一些對穩經濟比較具體的財政方面的措施和新的工具或手段。既然要穩經濟,基建必不可少,所以基建產業鏈上下游近期會有所表現,且“兩會”前后,隨著政策陸續出臺,大家對市場有相對一致性的看法后,直接受益于穩經濟的行業和個股,都會在2022年有比較好的表現。

整體上,我認為今年的投資還是傾向于穩健,注重安全邊際,建議尋找布局一些低估值或低市凈率的板塊。

(本文已刊發于1月29日《紅周刊》,文中觀點僅代表嘉賓個人,不代表《紅周刊》立場,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

關鍵詞: 百億私募星石投資聯合創始人楊玲:2022年穩健投資 尋找低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