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控 > 正文

信托業亟待構建行業性風控平臺及共享機制

2020-03-18 11:25:55來源:國際金融報  

目前各信托公司在交易對手風控領域面臨外購信息數據來源復雜、單體采購和運維成本較高、智能化水平較低的現狀,對于構建行業大數據庫、推動行業信息共享、統籌建立行業風控平臺等方面有較強的業務需求。

3月17日,中國信托登記公司(下稱“中國信登”)方面表示,近期就目前信托行業交易對手風控管理的現狀、難點及需求向全國各信托公司發放了調查問卷,并在京滬兩地召開了信托風控座談會聽取意見。

中國信登指出,累計回收的61份調查問卷顯示,目前各信托公司在交易對手風控領域面臨外購信息數據來源復雜、單體采購和運維成本較高、智能化水平較低的現狀,對于構建行業大數據庫、推動行業信息共享、統籌建立行業風控平臺等方面有較強的業務需求。

“從調查結果看,各信托公司對風險管理信息和數據的獲取方式存在內容多、來源廣、渠道雜、差異大的特點。”中國信登進一步指出,在了解交易對手信息方面,信托公司主要通過人行征信系統、實地調研、公開渠道獲取以及外購信息與數據服務等方式獲取盡調或預警監測所需信息。

其中,外購信息和數據的來源渠道主要為:國內大型的金融數據和分析工具服務商、個人與企業信息查詢機構、大型指數研究機構、房地產大數據應用服務商、金融信息和財經資訊提供商和部分第三方研究報告提供商等。

記者注意到,目前超過八成的信托公司風控信息和數據的采集主要通過公司統籌及統一采購外部信息模式。而對于單個公司而言,獨立外購數據存在重復性高、成本支出大的特點。

在被調查的61家信托公司中,年數據采購支出在200萬元以下的信托公司有53家,有8家公司超過200萬元。

此外,在對公客戶的信用評價方面,超7成公司主要依賴外部評級結果,僅有17家公司選擇自主或與第三方合作開發信托評級模型。

有分析認為,風控數據庫信息和評級模型高度依賴外部支撐,一方面會使各信托公司無法根據自身業務實際情況靈活、及時、有效地給出風控模型和評估,另一方面也會加大其各自作業的運營壓力。

在信息系統建設方面,相關調查結果顯示,超九成的信托公司已實現使用業務管理系統(線上流程系統)進行內部基礎業務全流程處理。同時產品估值系統、消費金融風控審核系統、預警監測系統也成為各信托公司目前開發并使用頻率較高的風控系統。

而對于信托公司未來的風控系統建設規劃,預警監測系統、信用評級系統、消金類信托風控審核系統的建設需求最為迫切。

中國信登指出,從目前兩次座談會和問卷調查結果看,各信托公司在風控信息的獲取面臨著數據來源復雜多樣、公權力數據(如人行征信、住建委、支付機構)獲取困難、議價成本難以降低、自主建設存在掣制等問題,存在獨家干干不了或不經濟,一起干又無人牽頭的困局。

“很多信托公司表達出希望構建行業性的風控平臺及共享機制,以提升行業整體的風控質效。”中國信登表示。

關鍵詞: 風控 信托業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