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控 > 正文

美元匯率下行或成長期趨勢

2020-09-17 09:33:50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今年以來人民幣美元的寬松情況反差很大,人民幣利率與美元零利率反差也很大,均強化了這一長期趨勢。不排除時常出現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短期反彈。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張煒

美元指數8月以來震蕩橫盤在93附近,較3月高點回落10%左右。市場猜測,美元匯率究竟是觸底反彈還是持續下跌?美元指數是美元對一攬子貨幣匯率的加權平均數,主要受歐元日元英鎊等影響,其中歐元的權重最大。從走勢上看,美元指數2018年2月至今年3月震蕩上行。今年3月,疫情導致全球爆發流動性危機,一度出現股票、原油黃金價格集體大跌,美元指數迅速上漲。3月10日至3月19日,美元指數快速突破100,升幅超過8%。3月23日,美元指數最高升至103.01,是今年以來的高點。隨著美聯儲作出一系列反應,全球流動性危機逐步緩解,美元指數在3月下旬高位回落。6月以來,美國與歐洲國家的疫情防控形勢出現差別,二者經濟復蘇前景背離,美元對主要國家的貨幣加速貶值。美聯儲8月下旬發布了其修改后的新版貨幣政策指導性文件,主要涉及對就業的重視程度提高、提高通脹容忍度、下調長期利率預期等內容。這加重了市場對美元貶值的預期。有海外機構表示,美聯儲為推動經濟復蘇和市場穩定而推進的零利率政策和充裕的美元資金供給舉措距離退出依然遙遠,因而,美元貶值的趨勢不會輕易改變。交通銀行(行情601328,診股)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分析認為,2020年以來,美元指數的波動幅度明顯加大。雖然美國股市在較強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刺激下呈現V型反轉,但美元指數持續下行,近期回落至93附近。結合當前全球及美國國內的一些基本事實,美元或已進入新一輪的貶值周期,可能會持續5至8年時間。唐建偉稱,美聯儲寬松貨幣政策將持續較長時間,一方面表明其經濟恢復可能需要較長時間,另一方面也會使美元指數上漲缺乏經濟基本面的支撐。受疫情沖擊,美國政府杠桿率將大幅攀升。美國政府債務壓力迫使美元進入弱勢周期。弱勢美元既是美國政府為減輕債務壓力所樂意看到的,也是全球金融市場對于美國大規模貨幣投放后所作出來的自然反應。歐元匯率的上升會進一步吸引資金流入歐元區,更多國家和地區可能選擇增加歐元作為自身外匯儲備,可能對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產生新的挑戰。此外,中美貿易摩擦長期化或使雙方貨幣都承壓,美國有可能主動放棄美元霸權。復旦大學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王堯基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匯率長期走勢從根本上來說取決于經濟基本面,由于此輪美元貶值的根本原因是疫情暴發以來美國經濟斷崖式下行及美聯儲無節制大放水,因而美元匯率下行是長期趨勢,即使穿插其中的若干次短期反彈也不會扭轉這一趨勢。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著美元指數6月以來的下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明顯升值,由5月底的7.17左右持續升值到目前的6.83左右。王堯基認為,中美抗疫形勢的巨大反差使得中美經濟走勢截然相反,決定了美元對人民幣“此消彼長”的長期趨勢。今年以來人民幣與美元的寬松情況反差很大,人民幣利率與美元零利率反差也很大,均強化了這一長期趨勢。在此長期趨勢下,不排除時常出現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短期反彈。

關鍵詞: 美元匯率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