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控 > 正文

環球微頭條丨“軌道上的長三角”加速跑 長三角區域內“半小時至3小時高鐵交通圈”已形成

2022-10-18 07:54:00來源:上海證券報  

發達的高鐵網,每日數百對呼嘯往來的高鐵列車,正成為長三角各城市間最強的“黏合劑”,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軌道上的長三角”正在不斷延展: 鐵路網總長超過1.3萬公里,其中,高鐵營業里程超6500公里。到“十四五”末,營業里程將達到1.7萬公里,高鐵里程約9500公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長三角高鐵“公交化”:“半小時至3小時高鐵交通圈”形成

“90后”女孩吳斌斌,每天坐高鐵往返上海和昆山。她說,雖然上班跨越兩個城市,但路上花的時間并不長。一張單程高鐵票24.5元加上4元的地鐵票,這樣的通勤費用讓她覺得性價比不錯。

縱橫交織的高鐵網為年輕人的職業規劃提供了更多選擇,“雙城”生活逐漸成為長三角地區一道風景線。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局集團”)運輸部高級工程師楊秀志介紹,在滿圖條件下,長三角每天開行客車超過1200對,其中動車組超500對,直達長三角地區除舟山外40個地級市和25個省會城市。繁忙時高鐵干線密集時段每3分鐘左右就開行一趟列車。高鐵實現“公交化”開行,區域內城市群融入“半小時至3小時高鐵交通圈”。

高鐵經濟效應放大:推動長三角產業協同發展

9月23日,首批通過“高鐵快運”的陽澄湖螃蟹登上G7159次列車,中午12:07從蘇州站發出,12:45到達上海虹橋站后,第一時間進行同城配送。

在“高鐵快運”的加持下,陽澄湖螃蟹從原產地到上海百姓廚房,全程最快只需要4個小時。

中鐵快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副總經理陳曉云介紹,目前,中鐵快運公司已在全國280個車站開辦高鐵快運業務,每日使用載客動車組1100余列。中鐵快運公司與中鐵順豐公司致力于發揮各方資源優勢,實現“快上加快”。

高鐵的“速度效應”促進了上海能量對周邊城市的輻射,帶動了周邊產業發展,提升了長三角城市經濟發展和就業活力。

上海的虹橋商務區已從“上海的虹橋”,成為“長三角的虹橋”。上海證券報記者在采訪中獲悉,目前,很多企業采用將中國區域或長三角區域總部設立在虹橋商務區、將制造工廠設在長三角周邊城市的發展模式,充分利用高鐵紐帶增強總部和工廠之間的黏性,降低企業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目前,已有各類企業總部近500家落戶虹橋商務區核心區。

“目前,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大交通、大商務、大會展’影響力與日俱增,聯通國際國內市場的‘彩虹橋’作用日益凸顯。”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管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孔福安表示,“周邊城市從對虹吸效應的擔憂,轉變為搭上商務區發展快車的喜悅。”

上海市內有不少企業將生產基地挪到2至3個小時的高鐵圈內。依托長三角高鐵網絡和高鐵經濟帶建設,上海的非核心功能正在疏解,推進與蘇州、無錫、南通、寧波、嘉興、舟山等周邊城市協同發展。

共建“軌道上的長三角”:“十四五”高鐵里程將達9500公里

“目前,長三角鐵路建設已步入擴容期和布網期。”上海局集團相關人士表示,如今,在長三角地區,高鐵與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城市軌道“四網合一”的節點布局正有序推進。預計到2025年,長三角鐵路網密度將達到507公里/萬平方公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基本實現。

9月28日,作為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中沿江通道的骨干線路,北沿江高鐵江蘇段正式開工建設,它是長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長江以北沿江城市與南京都市圈、上海都市圈快速直達的通道。

進入10月,安徽的巢馬城際鐵路全線首聯懸臂連續梁順利合龍,安徽連通上海等長三角城市又將迎來高鐵新通道;杭溫鐵路最大跨度系桿拱橋順利合龍,一條連接浙江南北的走廊即將建成。

在上海,繼虹橋樞紐之后,上海又將推出一世界級交通樞紐項目——上海東站綜合交通樞紐。這個項目著眼于打造國際開放門戶樞紐新標桿,承接國家沿海通道的重要功能。

新一輪上海市交通發展白皮書明確,上海將引領構建長三角一體化交通體系,全面融入國家立體交通網,支撐打造國內強勁活躍增長極。最終實現近滬地區1小時、上海大都市圈1.5小時、長三角主要城市2小時可達。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