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如何應對長期低利率?怎么看中美關系?全球金融機構高管看后市

2020-10-25 07:34:51來源:券商中國  

10月21日,在2020金融街(行情000402,診股)論壇年會上,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會同包括貝萊德公司、KKR集團、黑石集團、古根海姆資產管理公司、橋水基金、高盛集團在內的十余位全球領先金融機構高管分享了對后疫情時代的貨幣市場走勢,對ESG投資的注重、中美關系以及對中國市場發展的看法。

看法1:投資者將面臨長期低利率環境

多位高管都提到,當下是疫情肆虐引發的動蕩時代,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不斷加劇,世界各國中央銀行采取了史無前例的政策舉措。

貝萊德公司首席執行官Larry Fink表示,各國央行針對疫情而迅速出臺的一系列貨幣和財政刺激,為金融市場復蘇帶來強勁勢頭。盡管如此,市場中不同行業的復蘇程度并不均衡,一些行業如科技行業復蘇水平遠超于市場,而能源和航空等其他行業則落后于市場。貝萊德公司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市場波動仍將維持在較高的水平。新冠疫情造成的不確定性還將伴隨人們很長一段時間,并會在社會和心理層面對人們產生長遠的影響。

“在這樣的情況下,投資者面臨的核心問題之一是如何應對低利率環境,各國央行已經表示低利率環境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Larry Fink在會上說。

美聯儲的施策會在接下來有所改變嗎?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認為,美聯儲有所憂慮,即使明年疫情確實有所改善,疫情仍然可能對美國經濟產生長期的影響,美聯儲也會像此前承諾的那樣,繼續保持寬松的貨幣政策,給經濟提供支持。

“在刺激經濟方面,美國,而不是中國,將繼續成為最積極的參與者。”KKR集團聯席總裁兼聯席首席運營官Joe Bae指出,總體來看,當前環境對風險資產利好。流動性仍然充裕,實際和名義收益率都接近創紀錄的低點。估值倍數將保持相對穩定,甚至有可能在低利率環境下擴大。

Joe Bae透露,KKR集團認為應超配長期增長型公司。這些公司有能力增加收益,并使業績差異化。當今的實際利率是負的,這會增加前期現金流量的價值。從主題角度來看,我們偏愛電子商務、數字化、寵物護理、人身安全等行業。

他還指出,短期內通脹不會上升,但是鑒于美聯儲最近對平均通脹目標的評論,預計政策上的努力會將長期通脹從今天的低位推高。因此,KKR集團通過超配與名義GDP增長相關的、具有強大基礎現金流的資產,來實現對沖。這包括信貸、基礎設施、物流和某些房地產領域的基于資產的金融。

看法2:注重ESG投資將帶來長期的、可持續回報

“我們堅信,注重ESG投資將帶來長期的、可持續的回報。”Larry Fink說,今年貝萊德公司所管理的可持續發展投資產品的資金流入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認識到可持續發展要素對于投資回報的重要性。

他表示,貝萊德公司認為氣候風險是一種被嚴重低估的投資風險。一家公司是否關注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問題, 包括從董事會結構到人力資源管理,以至氣候相關的風險和機會等等,將對公司的經營產生切實的財務影響。而結合了可持續發展考量的投資組合可以為投資者提供更優的長期風險調整后回報。今年的新冠疫情無疑進一步加速了對于可持續發展的討論,使得企業需要更緊迫的考慮如何將可持續發展納入其業務運營中。

高盛集團總裁John Waldron指出,高盛致力于促進可持續的經濟增長和金融機會。高盛相信,解決氣候變化、包容性增長這兩大主題是客戶和市場的風險和機會的主要驅動因素。自2017年以來,高盛的ESG投資管理資產已從110億美元增長至800億美元以上。這是整個行業大趨勢的一部分。

看法3:中美雙方會找到實現合作的方法

“在我看來我們走錯路了,我們需要更加理性,更加相互理解,對抗中國會導致失去的東西比得到的多。我們應該傾聽我們國家之間深厚而長久的感情紐帶,并把它作為未來共建全球經濟的機會。”古根海姆資產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Scott Minerd在會上說,目前美國對華政策的影響已遠遠超出了貿易范疇,對兩國人民深厚而長久的友好關系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他指出,美國的關稅政策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在經歷了明顯收縮后,目前還未回到前期高位。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下降后,保持相對不變。有趣的是,美國對中國的經常項目赤字縮小了,但美國總的經常項目赤字仍在擴張,這意味著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在很大程度上被從其他國家的進口商品所取代。所以目前的關稅政策在解決美國的貿易赤字問題上,基本上是無效的。

黑石集團董事長蘇世民表示,認為中國是美國競爭對手的強烈觀點,在美國民主系統下被放大了。在一段時間內中美關系可能比較麻煩。但如果政府換屆,中美關系可能會有不同的定調。國會成員的論調可能不會大變,但定調會有漸進式的變化。

蘇世民相信,中國和美國合計占全球經濟的35%至40%,如此大的經濟體量,兩國根本不可能真正完全脫鉤。兩國在某些領域可能互相競爭,但在其他領域肯定可以作為盟友。以雙方政府的智慧,會找到實現合作的方法。

看法4:中國將繼續成為全球增長的主導力量

“中國市場整體上已經開始快速復蘇,是投資的好地方。”蘇世民表示,某些領域,比如倉儲地產仍舊堅挺,辦公樓或面臨挑戰。但中國已恢復正常工作,這在全球范圍看是非同尋常的。歐美合計占全球經濟一半以上,但人們還沒有返回主要大城市,沒有回到辦公室。中國復工復產,為所有在中國的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Joe Bae表示,中國的發展道路可能會坎坷,但KKR集團仍然相信,亞洲是長期資本最有吸引力的目的地之一。

首先,KKR集團仍然預計中國將繼續成為全球增長的主導力量。即使在未來“緩慢增長的世界”中,中國也將繼續為全球GDP增長貢獻約1/3。如果將中國的直接貿易合作伙伴包括在新興市場中,它們將占全球增長的2/3至75%。這一點沒有改變。

其次,KKR集團認為中國將繼續致力于經濟和結構改革,以改善其經濟和民生。資本市場改革和開放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第三,中國龐大的中產階級和千禧一代人口還將提供巨大的增長空間。這些人口趨勢將推動中國在未來幾十年中,在技術、醫療服務、教育和娛樂等領域的消費領先增長。

橋水基金聯席首席執行官兼聯席首席投資官Ray Dalio認為,全球最大投資者在美國金融資產中的比重已過大,而在中國金融資產中的比重卻偏低,如果中國政府堅持目前的改革開放進程,中國資本市場將會受益。未來幾年的供求形勢對中國金融市場和中國經濟都會比較有利,這將導致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的作用顯著增加,并促進中國逐步成為金融市場中心。只要目前的方向沒有大的混亂,這就會發生。

關鍵詞: 中美關系 金融機構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