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小縣城的即時配送市場是大企業無法觸達的地方

2020-12-27 16:49:23來源:創業邦  

我們只看到了“送外賣”、“送快遞”,卻很少有人能看到其背后的即時配送產業,這個出現于2008年左右的產業在十幾年的過程中逐漸發展壯大,并成為了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個服務體系。即使市場競爭慘烈,依然有大量的企業在入局。

有關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的即時配送用戶規模超過4億人,多年的市場教育和今年新冠疫情的催化,使得整個社會越來越認同甚至依賴即時配送服務。即時配送企業也開始不斷拓展自身的業務邊界,從最開始的餐飲、快遞領域,逐步拓展到了社區生鮮、蛋糕、鮮花、藥品、文件等多種貨品形態。

有人說未來十年是即時配送產業的黃金十年,無論是配送貨品品類、運力還是市場規模,都會得到進一步擴大。在這個不斷發展的市場中,有美團、餓了么這樣自己發展運力、對接餐飲商家的公司,也有閃送這樣專注以一對一服務的企業,當然也會有通過提供運力來發展四、五線城市配送市場的玩家,例如中山小幫快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幫快送)。

小幫快送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專注于商圈即時配送的服務平臺,能夠實現基于用戶位置下單-小幫系統派單-在線支付的完整配送流程,同時以大量的社會化運力為基礎,滿足了個人、商戶等不同類型客戶的即時配送服務需求,并有效賦能了本地商戶及企業。小幫快送創始人張東畢業于湖南師范大學,曾在58同城任職高管,并有過多次創業經歷。

張東告訴創業邦:“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即時配送產業已經十分成熟,但在四、五線城市,即時配送的市場還沒有被完全打開,而這也是小幫快送主要發力的地方。”

這種“農村包圍城市”的市場策略能為即時配送領域的中小型企業帶來巨大的優勢。據有關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即時配送訂單量突破180億單,達到182.8億單,同比增長36.93%,其中一、二線城市訂單量超過80%,但這種情況在未來幾年很可能出現轉變。我國即時配送市場的整體訂單量仍在增長,同時由于物流行業的發展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四、五線城市的訂單量在未來幾年將會有較大提升。

目前來看,四、五線城市的即時配送市場呈現出了供不應求的狀態,由于人員管理和市場推廣的成本問題,即時配送領域的頭部企業無法短時間內完成下沉市場的業務布局。同時,由于四、五線城市商戶的本地化程度較高,其更容易信賴專注于小城市配送的服務,因此,本地化的配送運力體系成為了關鍵。

基于這樣的市場情況,小幫快送發展出了由專人為同城用戶提供“幫我買”、“幫我送”、“幫我取”、“幫我辦”的全方位即時服務,用戶包括個人用戶和商家用戶。張東表示,在小幫快送目前的業務體量中,商家用戶的幫我送占比最高,超過了90%,并主要集中在餐飲、生鮮、蛋糕等品類,這也充分體現出了四、五線城市的即時配送需求。

小幫快送采用了“一個小幫騎手一次服務一個商家”的配送策略,通過自有商家的入駐及美團、餓了么、拼多多等平臺商家的訂單轉接產生配送業務。張東表示,小幫快送的業務模式并不會占領商家,而是通過提供配送運力來服務商家,為其解決在產生訂單后的配送問題。

一對一的服務模式能夠有效保證服務質量,這是小幫快送十分看重的。張東告訴創業邦:“就目前來看,一對一的配送仍然是小幫快送最好的選擇,這既能對配送員及其配送的貨品進行有效管理,又能使自身具有更高的市場優勢。”正因如此,小幫快送實現了全城一小時送達,并能夠提供7*24小時的服務,其數據后臺具備騎手管理、貨品嚴重超時報警、訂單追溯等功能,為貨品配送過程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

目前小幫快送全國范圍內的注冊騎手已經超過了10萬人,騎手團隊只服務于小幫快送;入駐商家超過3萬家,覆蓋城市80余座,其收益根據訂單來源不同包括在第三方平臺抽成和自有入駐商家抽成。據資料顯示,小幫快送人員規模為50余人,包括了運營支撐、數據中心、技術研發、客服等崗位。

融資方面,小幫快送于12月1日宣布完成數百萬元Pre-A投資,本輪融資由良英科技領投、個人投資者跟投。張東表示,此次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產品的升級迭代及市場推廣。

本文文章圖片來源于小幫快送,經授權使用。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系editor@cyzone.cn。

關鍵詞: 小縣城的即時配送市場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