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商品期權對外開放破冰 棕櫚油期權在大商所掛牌上市

2021-06-19 10:30:20來源:上海證券報  

我國首個國際化期權產品——棕櫚油期權6月18日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掛牌上市,并同步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交易,成為我國首個引入境外交易者的期權品種。上海證券報記者從多方獲悉,上市首日,棕櫚油期權運行平穩,境內外客戶參與積極性較高,市場各方對棕櫚油期權服務全球產業發展充滿期待。

上市首日成交3.7萬手

棕櫚油期權上市首日共推出了10個系列的360個合約。大商所統計數據顯示,18日日盤,棕櫚油期權成交量3.7萬手(單邊,下同),成交額1.0億元,持倉量2.0萬手。其中,看漲期權與看跌期權的成交比為1.35,持倉比為1.20。當日棕櫚油期權成交、持倉量最大的系列為P2109,成交量、持倉量占棕櫚油期權比分別為76.8%和71.7%。

從當日棕櫚油期權的運行情況看,看漲平值期權合約P2109-C-6700開盤價340.5元/噸,收盤價355.5元/噸,全天漲幅4.4%;看跌平值期權合約P2109-P-6700開盤價300元/噸,收盤價355元/噸,全天漲幅18.3%。

方正中期期權研究員馮世佃表示,棕櫚油期權當日的交易情況表現優異,在全天交易中,各期權合約的隱含波動率均處于合理范圍。其中,成交量最大的2109系列平值期權隱含波動率基本處在35%至40%的水平,略高于歷史波動率,全天基本保持穩定,并且各期權系列的價格序列完全滿足單調性和其他價格關系,期權合約定價合理,波動率曲面較為平滑,無明顯套利機會。另外,當日棕櫚油期權成交量PCR(看跌看漲比率)為0.7,持倉量PCR為0.8,說明當天棕櫚油期貨價格雖然下跌,但投資者并未集中在看跌期權交易,表明投資者未出現明顯追漲殺跌行為。

境內外企業踴躍參與

作為我國首個對外開放的期權合約,棕櫚油期權的上市吸引了很多境外產業企業的目光。如中商外貿(新加坡)有限公司在當日便通過時瑞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簡稱“時瑞金融”)委托新湖期貨參與了棕櫚油期權交易。

據悉,中商外貿(新加坡)有限公司專門從事以東南亞、歐盟等為產地的農產品類大宗貿易的進出口業務,重心在棕櫚油、葵油等大宗商品交易,主要面對中國進行出口貿易。該公司曾在棕櫚油期貨引入境外交易者當日參與交易。公司董事總經理張揚對記者表示,棕櫚油期權上市能夠與期貨形成合力,為公司提供更多管理風險的手段和策略,穩定日常生產經營,也有助于促進含權貿易模式在油脂行業的發展。

境內產業企業也積極關注和參與棕櫚油期權交易。北京合益榮投資集團總裁周世勇告訴記者,目前公司進口棕櫚油貿易的90%會參與期貨套保,棕櫚油貿易基本上以基差交易模式開展。棕櫚油期權上市將促進含權貿易模式發展,為油脂企業提供更多的交易機會,也將為場外業務提供更為公允的價格參考體系。

國內最大的棕櫚油貿易加工企業中糧油脂在2020年經營棕櫚油業務量超過160萬噸,公司套保交易部副總經理謝祁表示,中糧油脂棕櫚油業務期現結合緊密,特別是遠期原料進口業務,均在大商所參與套期保值操作,待現貨銷售后進行點價,以防范價格波動的風險。

棕櫚油衍生品體系已實現全覆蓋

我國目前是世界棕櫚油進口和消費大國,占全球棕櫚油進口量和消費量的15%和10%。2007年,棕櫚油期貨在大商所掛牌上市。

“至今走過了近14個春秋,大商所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棕櫚油期貨市場,棕櫚油期貨品種運行穩定,功能發揮良好,已成為產業不可或缺的風險管理工具。”中國植物油行業協會秘書長高雯說,期待大商所不斷創新品種工具,繼續擴大開放程度,助力全球貿易體系出現更多中國價格、中國聲音和中國標準。

在大商所黨委書記、理事長冉華看來,棕櫚油衍生品工具體系的深耕拓展史,是大商所立足期現貨、圍繞場內外、著眼境內外,扎實推進國際一流衍生品交易所的一個縮影:從2007年上市棕櫚油期貨,到目前國內70%的棕櫚油現貨貿易采用大商所期貨價格作為定價基準、國內外糧油龍頭企業廣泛利用期貨市場進行風險管理;從2017年試點棕櫚油場外期權、2018年推出棕櫚油商品互換,到今年在場外平臺引入棕櫚油基差交易,再到如今的棕櫚油場內期權上市;從去年12月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棕櫚油期貨,到如今的棕櫚油期權對外開放,大商所率先在棕櫚油這個全進口商品上實現期貨期權、場內場外和國內國際全覆蓋。

關鍵詞: 商品 期權 對外開放 破冰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