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四季度醫藥調研透露新思路,CXO、生物疫苗、創新藥仍是重點!

2021-11-26 14:15:16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從當前新基金的發行排期來看,《紅周刊》記者發現主動、被動醫藥主題類產品皆有正在發行的例子。那么,掌舵新基金的醫藥掌門未來建倉時會劍指何方呢?

考慮到三季報到目前又過去了一個半月,尤其醫藥板塊近期有所反彈,或許公募醫藥掌門們的思路會再度微調,而這一點只能從最新的公募基金調研中窺探一二。

Wind表明,從10月以來到11月18日,在公募基金的調研榜上,公募調研最多的醫藥股是開立醫療(5次),其次是海爾生物(3次),并列排在第二位的是九典制藥(3次),此外榜上有名且被公募至少調研兩次的還包括可孚醫療、長春高新、凱因科技、碩世生物、綠康生化、華特達因、九洲藥業、天宇股份,從中不難發現,制藥、生物疫苗、醫療器械領域的二線非龍頭公司,似乎更受公募基金的關注。

以上述時間段中最受青睞的醫藥股開立醫療為例,作為主要產品為醫用超聲診斷設備的上市公司,其三季度的扣非凈利潤同比上升達到了驚人的3268.13%。但是記者查閱公司三季報時的十大流通股股東,發現其中僅有王崢嬌管理的南方醫藥保健當季位列其中,而上一季中惟一的公募基金代表融通健康產業則退出前十行列。

從10月14日到11月10日的五次公司調研中,記者注意到僅有兩次為現場會議,即便更多采取視頻的方式,其同樣能夠吸引各路機構瘋狂追捧,其中一次還創下了參與機構破百的紀錄。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同被調研過三次的海爾生物和九典制藥上,恰好上述三只股票來自三條不同的醫藥細分賽道。而在后兩者9月30日的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各自也均只有一只主動型公募上榜,分別是匯添富醫療服務和國泰融安多策略,現任基金經理也都是以選股見長的醫藥掌門劉江和林小聰。異曲同工的是,兩者在二級市場上前期都經歷了大幅下挫且近期有所反彈,或許基金經理們加大調研頻次準備擇機下手。

“我們傾向于認為目前醫藥板塊下跌空間有限。那么在后續醫藥水位系統性上升的過程中,首先應該重點關注超跌白馬,這個是醫藥行業β的機會。”王崢嬌強調。

完整文章已發布于第90期《證券市場紅周刊》,原文《醫保談判塵埃落定 布局醫藥藍籌正當時》,作者張桔、齊永超,更多精彩內容可在“證券市場紅周刊”公眾號予以關注。

(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

關鍵詞: 四季度醫藥調研透露新思路 CXO、生物疫苗、創新藥仍是重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