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這些企業的資本運作解讀更不相同

2021-11-28 17:15:01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紅周刊 作者 | 苗中杰

《紅周刊》:賢豐控股擬以5.52億元出售所持有的珠海蓉勝87.3999%股權,交易完成后公司將集中資源聚焦動物保健領域的業務發展,是否值得關注?

邱諍:2021年賢豐控股通過收購成都天邦70%股權及南京史紀70%股權,涉足獸用疫苗業務,此次轉讓珠海蓉勝股權后,公司將退出微細漆包線業務,轉型以獸用疫苗業務為主業的業務布局。

不過收購南京史紀之前,南京史紀的資產總額、營業收入等主要財務數據金額均為零,只是一個空殼公司,臨近收購的簽約日,南京史紀的股東才完成了5000萬元注冊資本的繳納,因此南京史紀70%股權的交易作價為3500萬元。成都天邦成立于2003年,主要從事動物疫苗業務,根據收購時的評估報告預測,到2025年成都天邦可實現營業收入20723.32萬元,凈利潤6143.96萬元,按70%股權計算相對應的凈利潤約為4300.77萬元。

憑借上述算不上亮點的交易,賢豐控股股價今年竟大漲約4倍,截至本周四公司市值仍高達近百億元。而縱觀金和生物、普萊柯、中牧股份、科前生物等以獸用疫苗為主業的上市公司,其中金和生物僅今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就達1.53億元,而公司總市值僅45億元左右,不足賢豐控股的一半。普萊柯市值60億元左右,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達2.31億元。目前科前生物和中牧股份的總市值分別約為124億元和113億元,略高于賢豐控股,但即使是利潤較低的科前生物今年前三個季度的凈利潤就抵得上成都天邦未來5年凈利潤之和,很顯然賢豐控股市值已經明顯高估。

《紅周刊》:納爾股份稱公司控股子公司墨庫圖文擬總投資2億元在珠海市投資建設高性能環保型墨水生產研發基地,該項目前景如何?

邱諍:目前納爾股份的主營業務主要有三部分組成,其中數碼噴繪材料業務目前占公司業務比重三分之二左右,數碼墨水以及汽車保護膜業務合計占公司業務比重三分之一左右。納爾股份的環保型數碼墨水主要市場為替代傳統布料印染,應用在服裝和面料的個性化、小批量生產的數碼噴墨印花,2019年和2020年納爾股份的數碼墨水業務收入分別為9631.63萬元和27176.23,毛利率分別為24.80%和30.27%,呈現明顯上升的趨勢。2021年上半年,公司的數碼墨水業務收入達19810.28萬元,同比增長89.55%,該項業務毛利率也增至35.66%,成為公司收入及利潤的增長點。

除上述2億元的環保數碼墨水項目外,2021年2月公司還在江西省豐城市購買土地,設立獨立子公司投資興辦納爾豐城項目,項目總投資額約8.8億元,建設生產數碼噴印墨水、數碼噴印材料、可降解塑料薄膜、光學電子功能膜材料等產品項目,隨著這些項目的建成及達產,公司在數碼噴印材料行業的競爭優勢將逐步體現。

《紅周刊》:澤璟制藥本周稱擬定增募資總額不超過28.63億元,用于新藥研發、補充流動資金等項目,此舉會對公司未來發展有何影響?

邱諍:澤璟制藥是一家創新驅動型新藥研發公司,創新藥研發具有研發成本高、技術難度大、周期長、試驗復雜、資金投入密集等特點,雖然相比仿制藥而言,目前創新藥在中國醫藥市場上占的市場份額較小,但從監管、研發和資本投入等多個方向來看,創新藥無疑將是未來醫療市場最堅定的方向之一。

目前澤璟制藥已成功建立了兩個新藥研發核心技術平臺,即精準小分子藥物研發及產業化平臺和復雜重組蛋白生物新藥研發及產業化平臺,自上市以來公司經過自主研發已新增多個創新產品管線。2021年6月,澤璟制藥自主研發的1類新藥甲苯磺酸多納非尼片片(商品名:澤普生)正式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成為中國制藥企業研發上市的第一個肝癌一線治療小分子靶向創新藥物,澤普生自2021年6月獲批至9月30日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內取得收入近億元。

而澤璟制藥本周的公告顯示,公司在研項目數量已較上市之初不斷增長,除已上市的澤普生外,目前公司擁有16個主要在研藥品的42項在研項目,其中4個在研藥品的7項適應癥處于NDA或III期臨床試驗階段,3個在研藥品處于I或II期臨床試驗階段,2個在研藥品已經向CDE提交IND申請,7個在研藥品處于臨床前研發階段,此外公司子公司GENSUN致力于發現和開發雙特異和三特異腫瘤治療抗體,產品線包括10余個在研項目。目前澤璟制藥仍處于產品研發階段、研發支出較大,隨著公司在研項目數量持續不斷增長,現有資金難以滿足快速推進研發項目的需求,此次定增募資將滿足澤璟制藥快速推進研發項目的需求。

(本文已刊發于11月27日《紅周刊》,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

關鍵詞: 這些企業的資本運作解讀更不相同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