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月末銀行間流動性驟然轉緊 機構“加杠桿”行為放大資金面緊張程度

2021-11-30 14:11:05來源:財聯社  

財聯社(北京,記者 張曉翀)訊,周二銀行間市場資金面驟然轉緊。市場人士指出,月末時點銀行機構資金供給邊際收斂,此外近期機構“加杠桿”行為放大了月末資金面的緊張程度。

上述市場人士稱,近日政府債發行加量,也可能造成一定資金回籠效應,加劇了市場緊張情緒,但從央行表態和公開市場操作觀察,貨幣政策取向并未發生變化。預計隨著跨月時點結束和市場杠桿率的逐步回落,下月初資金面緊張態勢將有所緩解。

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數據顯示,11月30日12點,質押式回購隔夜(DR001)、7天(DR007)和14天(DR014)加權利率分別在2.1963%、2.3756%和2.5807%,較前日同期限加權利率1.8615%,2.2474%和2.3529%均有大幅上升。

流動性驟然收緊,機構杠桿行為是核心

華北某銀行資金交易員對財聯社表示,周二銀行間市場資金緊張程度較前日大幅提升,截至午間,仍有很多機構在拆借資金,非銀機構拆借的難度明顯上升。

華泰證券固收首席張繼強認為,對于近兩日資金面驟然收緊,傳統的月末效應顯然不是主因,機構杠桿行為是核心,回購成交量持續走高導致平盤壓力增大。

此外,利率債供給增多,存單繳款也導致銀行融出意愿減弱。月底政府債發行也開始提速,存單凈發行規模不小,政府債和存單繳款可能導致銀行資金占用。

周二央行開展公開市場操作1,000億元,同時有500億逆回購和2,000億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單日實現凈回籠1,500億元,此外周一到期的700億元國庫現金定存未續做。

杠桿率或將逐步回落

市場人士表示,10月以來央行持續投放呵護資金面,市場對資金面平穩的預期逐步形成,杠桿交易開始升溫。11月以來,機構杠桿交易提升,質押式回購成交量日均5萬億元,處于歷史偏高水平,尤其是隔夜成交規模始終保持在4萬億上。

在較為穩定的市場預期下,盡管目前資金利率并不低,但機構杠桿交易的確定性較高,中短久期“加杠桿”策略在債市中行比較流行,因此短期流動性波動或有助于打破“加杠桿”的市場共識。

光大證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在回購市場杠桿持續高企情況下,若資金面邊際收斂,會對資金利率形成一定向上擠壓,但預計幅度不會太大,后續回購市場風險可控。過度“加杠桿”機構要適度控制資產負債期限錯配行為,避免出現較為激進的“以短搏長”交易策略。

此外招商證券宏觀經濟團隊認為,當前債市“加杠桿”疊加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行,可能會增加12月流動性收緊的概率。

關鍵詞: 月末銀行間流動性驟然轉緊 機構“加杠桿”行為放大資金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