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在爆破產品中內置芯片,「煋邦數碼」讓爆破產品被精準控制、全程追溯

2021-12-05 09:41:07來源:創業邦  

工業電雷管作為雷管的第二大品種,近幾年已逐漸被數碼電子雷管取代。

根據《民爆行業經濟運行分析報告》顯示,2020年工業雷管總產量為9.56億發,其中電子雷管的產量和占比繼續保持著高速增長。從近五年電子雷管產量變化情況看,2020年電子雷管產量為1.17億發,是2016年的65倍。

微差爆破的原理,是通過燃燒化學試劑來進行延時控制引爆,而目前,電和導爆管雷管在這方面應用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

一是應用時,在精度方面做不到完美,從一毫秒到幾十毫秒的誤差都會在爆破實施中影響到爆破的效果;二是安全環保方面,利用鉛延期體進行延時,既存在重金屬污染,又在生產過程中存在著安全風險。  

除此之外,爆破行業還存在著產品管控上的問題。當前,化學藥劑沒有一個比較可控的方式,信息上難以追蹤到末端。公安部門雖然對雷管的管控一直很嚴格,但卻從本質上難以追蹤到每發雷管末端,在萬物互聯的時代存在提升空間。

煋邦數碼成立于2015年1月,是一家專業從事高集成數碼控制芯片和控制系統開發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一批集成電路、智能硬件、火工品、爆破技術等領域的高技術人才及專家,致力于為民爆火工品行業提供安全、環保、精準、高效的創新型產品及工程解決方案。目前,公司總部設在了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在南京、蘇州等地設有分、子公司。

一般來說,炸藥的制作是比較簡單的,但是想把它引爆卻很難。

雷管是爆破工程的一種主要起爆器材,它的作用是產生起爆能,從而引爆各種炸藥及導爆索、傳爆管。

煋邦數碼團隊花費了三年的時間,研制出高集成數碼電子雷管芯片。通過將該高集成數碼電子雷管芯片安置在數碼電子雷管中,該芯片內置的序列號和起爆密碼能夠解決爆破產品精準控制、信息追蹤等問題。

煋邦數碼對該高集成數碼電子雷管芯片擁有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因此,也擁有了內置該芯片的高精度、高安全、寬延期范圍的興邦數碼電子雷管的相關專利技術。值得一提的是,煋邦數碼的高集成數碼電子雷管芯片技術于2019年通過了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成果鑒定,鑒定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經過團隊成員的不斷打磨,公司現有54項專利技術。

興邦電子雷管可以實現在線檢測產品質量、在線校準爆破延期時間、提高起爆網絡的可靠性。加上該雷管內置產品序列號和起爆密碼、內嵌抗干擾隔離電路、芯片模塊具備三級安全控制開關,使其在使用上更安全、更可靠。目前該雷管主要用來引爆炸藥,可以用來礦山開采、修路、基建等。

且該電子雷管網路設計簡單、操作使用方便,搭配使用煋邦數碼的XB300Ⅲ型起爆控制器,可以實現整個爆破作業過程精度更高、更安全,并根據內置的芯片實現信息的全程追溯。

煋邦數碼的XB300Ⅲ型起爆控制器可以按照不同工程類型匹配不同工程型號設備,以更貼近現場的施工流程。該起爆控制器有5寸高清高亮720P顯示屏,不僅能夠滿足戶外作業要求,還能集多種數據采集功能和無線通信于一身,性能可靠,操作簡單。在設計上,煋邦數碼結合了人體工程學等多方面創新設計,在提高爆破效率和效果的同時,還保障了工程的安全、高效進行。煋邦數碼采用了高精度加延期時間在線設置,減少了約80%的爆破振動,且爆破網絡可在線檢測,定位準確。

據煋邦科技創始人兼CEO張立明表示,截止目前,公司在終端使用數碼電子雷管近80萬發,未發生一起因產品質量發生的索賠事件。目前,尤其是在隧道爆破方面,煋邦科技的技術仍然在國內屬于較為領先的位置。

當然,這些配套產品的出現,只是興邦電子雷管實現應用的第一步,如何讓生產的產品在使用現場能用最科學、快捷、安全的方式應用才是煋邦科技一直關注的焦點。新產品新技術的應用需要培訓與指導,這樣才能使新型爆材真正發揮最大效率。

為此,煋邦科技從爆破使用人員角度出發,研討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數碼電子雷管組網方法,300發電子雷管10分鐘之內就可以組網、注冊、檢測完畢,同時還能夠提供現場設計爆破方案。通過實踐,現場操作人員能夠在最短時間掌握數碼電子雷管設備使用方法,這套數碼電子雷管組網方法,在爆破實施現場得到了充分的驗證,最終讓數碼電子雷管在爆破工程現場得到推廣應用。

未來,煋邦科技還計劃將技術應用在滅火彈、森林消防、和煙火燃放等產品和領域,以實現更多產品在安全生產、爆破精度和信息追溯上的提升。

*北京煋邦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房山分賽區推薦的“創客北京2021”大賽的優秀參賽企業,該企業的“高集成數碼電子控制芯片”項目在大賽中獲得“TOP150”優秀項目稱號。

本文文章頭圖及插圖來源于煋邦科技,經授權使用。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系editor@cyzone.cn。

關鍵詞: 在爆破產品中內置芯片 「煋邦數碼」讓爆破產品被精準控制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