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拐點來了?11月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速反彈

2021-12-09 21:41:11來源:中國證券報  

央行12月9日公布的11月金融數據顯示:

1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27萬億元,同比少增1605億元。

初步統計,1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11.9萬億元,同比增長10.1%。

初步統計,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61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4786億元,比2019年同期多6204億元。

1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35.6萬億元,同比增長8.5%,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個和2.2個百分點。

社融增速反彈

值得注意的是,11月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速出現了2月以來的首次反彈。

數據來源:Wind

對于11月金融數據的亮點,光大銀行(行情601818,診股)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一是社融增速(兩年均速)高于10%,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表明國內貨幣環境仍保持適度;二是居民中長期貸款連續兩個月增長,反映國內房地產市場呈現回暖跡象。不過他也表示,從社融兩年平均增速來看,國內貨幣環境整體處于合理區間,因此,從平衡穩增長、防風險、促改革目標看,貨幣政策整體仍然保持預調微調,更注重結構性支持。

周茂華表示,社會融資規模同比多增主要是由于企業債券與專項債發行放量,抵消了信貸放緩的影響,但本月新增信貸放緩仍然拖累了社融的整體表現。

數據顯示,11月人民幣貸款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733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517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5821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5679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410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417億元,票據融資增加1605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364億元。

在周茂華看來,信貸、社融數據反映出企業融資需求偏弱,比如新增信貸放緩主要是受企業中長期貸款需求下滑拖累。這背后有需求復蘇進度偏緩的原因,也受供給端因素如原材料價格高企等影響,海外防疫前景的不確定性因素也對預期形成一定影響。

信貸社融有望同步回升

專家預計,后續信貸、社融有望同步回升。天風證券(行情601162,診股)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孫彬彬預計,考慮到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運用、房貸回升以及剩余新增專項債額度需要在12月發行,預計12月社融增速應該還會繼續上行。

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運金認為,12月信貸有望在降準刺激下小幅回升,但受年底信貸額度有限、疫情反復、上游價格仍在高位等因素影響,增幅可能不大,2022年1月或有大幅增長。

“11月金融數據顯示,本輪寬信用進程啟動較緩,這意味著12月央行全面降準有很強的針對性,表明監管層對當前實體經濟運行狀況給予了充分重視。”在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看來,伴隨宏觀政策持續向穩增長方向微調,特別是房地產融資環境回暖,12月信貸和社融增速有望同步反彈,后續寬信用進程將從政府融資發力轉向企業和政府融資雙輪驅動。這將是穩住明年上半年宏觀經濟大盤的重要保障。

M2同比增速回落

周茂華分析,M2同比增速回落主要是因為企業中長期貸款回落、表外融資持續收縮等,導致貨幣派生能力有所下降,但從M2兩年平均增速來看,相對于名義GDP增速仍保持適度。M1同比增速回升的原因主要是企業存款增加與近兩個月樓市銷售活動回暖帶動。不過,企業存款同比較上個月有所收窄,說明企業現金流狀況仍需要關注。

民生銀行(行情600016,診股)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廣義貨幣增速回落,一方面是受基數效應影響,另一方面受信貸派生能力減弱影響,本月新增信貸規模弱于去年同期,貨幣派生能力減弱。

展望未來,溫彬表示,從目前貨幣政策調控來看,央行加大了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將實施降準,并下調了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此前還推出了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潔利用的專項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這些政策的落地實施和逐漸發揮效果,將有利于促進貸款規模穩定增長和貸款結構優化,加大對市場主體的支持力度,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關鍵詞: 社會融資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