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尋找超預期與新變化的投資機會

2021-12-13 08:11:11來源:中國證券報  

□本報記者 徐金忠

公募基金行業正在涌現一大批“中生代”基金經理。

但遙遙星河中,有人兀自閃亮,卻不知從何而來,向何而去;有人則已經明了光芒何以而來,又將射向哪里。國泰基金的林小聰,屬于后者。她自知投資基于何物、依憑何物;她自知收益由何而來、何以延續。

她是歐奈爾CANSLIM體系的“承繼者”,投資的邏輯,有條不紊、自洽圓滿:以業績為動量,自下而上優選成長股;她同樣是歐奈爾CANSLIM體系的“離叛者”,明白方鑿圓枘并不是對投資負責的態度,所以她將行業均衡、逆向思考和均值回歸融入投資之中。

承繼,有承繼的理由;離叛,有離叛的現實。

基石:歐奈爾CANSLIM體系

歐奈爾是美國投資界的傳奇人物。21歲以500美元起家,曾經在26個月內大賺20倍。29歲成立公司,創下最年輕擁有紐交所交易席位的紀錄。

世人大多只知他的成功,其實支撐其成功的是一套完整的投資理念和方法論。

歐奈爾將自己的投資哲學用七個字母總結為CANSLIM:C=Current quarterly earning per share,即要求當季每股收益(EPS)同比大幅增長;A=Annual earning per share,要求過去數年的年度每股收益保持大幅增長;N=new products, new management, new high,新產品、新的管理層、股價新高;S=SuPPly and demand,籌碼的供給與需求,關鍵點上的大量買入;L=Leader or laggard,領漲股還是滯漲股;I=Institutional sponsorship,專業投資機構的認同;M=Market Direction,對大盤走勢的研判。

基于這樣的投資哲學,林小聰將投資組合的核心放在“超預期”和“高增長”之上:組合追求業績成長及“超預期”帶來的“戴維斯雙擊”,尋找當前業績超預期、中期有產業趨勢支撐和公司本身質地優良的成長股機會。

在投資中,她關注“新變化”引領的成長股投資機會。林小聰認為,超預期的背后是新變化:新的產業趨勢、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新產品、新服務、新商業模式、新管理層……

由此可見,林小聰的成長股投資,還是基于業績,即是一種價值引導下的成長投資。但是,在對于公司業績和個股趨勢的把握上,她又與巴菲特式的價值投資產生“分野”。

歐奈爾CANSLIM體系,關注上市公司在當季、年度維度上的業績變化,而不追求巴菲特式價值投資者洞悉數十年業績的期望。從這樣的業績把握出發,上市公司的季報季、中報季、年報季就是林小聰以業績為準繩,測度公司業績動能的時刻。正因為林小聰觀察業績變化,不求“一望千年”,所以,在業績變化引發關注后,她更是尋覓“新變化”給予個股走勢的新動能,以求迅速把握和抓取新變化帶來的機會。

當然,林小聰的成長股投資,一定是在有產業趨勢支撐的行業之中的。在她看來,在一個收縮的行業中,再睿智的研判、再果決的決策、再明確的確定性,都無法改變投資機會陷于“零和博弈”的窘境。

“第一,我對當期業績非常看重。我希望我所構建的組合里的絕大部分股票當前的業績是非常好的。第二,我希望自己投資的公司所處的行業在幾年的維度里,有比較好的產業趨勢。第三,我希望公司本身的質地比較優良,一家自身質地還不錯的公司,能夠比較好地抵御一些微觀層面的風險。”林小聰表示。

變通:行業均衡 逆向思考 均值回歸

在歐奈爾成長股的體系基礎之上,林小聰并不教條。

她明白,歐奈爾的體系可以成就一個傳奇人物,但她所要做的,則是撐起一個組合,并且為投資者獲取收益。

“我們要面對公司管理層對我們的考核,也要面對投資者對我們的考核。所以我在歐奈爾成長股的體系基礎上,做了兩個路徑的調整和優化。一是行業均衡;二是需要有一定的逆向思考和均值回歸。”林小聰表示。

行業均衡,在林小聰看來,是一種分散風險的手段,即不希望在遇到“黑天鵝”事件,或者出現判斷錯誤的時候,投資組合遭受到不可挽回的損失。逆向思考和均值回歸,則是“市場先生”要求投資者需要具備的:無數的歷史數據表明,以三至五年維度來看,行業及個股表現均具備一定周期性,無論是海外成熟市場還是A股市場歷史表現。所以,林小聰會以年度為單位,會從逆向的角度進行思考和布局。

林小聰談到投資中,概率、賠率、效率的“不可能三角”,即有多大把握能掙錢(概率),看對能掙多少錢、看錯會虧多少錢(賠率),多長時間能實現預期收益(效率)。歐奈爾CANSLIM體系在投資的概率和效率上,已經能夠體現優勢,但是在賠率上,則略有不足,而這正是公募基金投資的核心追求之一。

“在歐奈爾CANSLIM體系中,業績超預期的股價驅動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兼顧投資概率和投資效率,而且其方法簡單、可復制、延展性強、可以應用于眾多不同行業,作為投資線索,持續的跟蹤和驗證有可能幫助我們找尋到超級長牛股。”林小聰表示。在賠率的控制上,雖然這一體系中本身隱含著對于確定性的把握,但這樣的控制,對于公募基金來說,仍然顯得不足,所以需要通過較低持股集中度,規避組合過于集中的風險;面對市場面的變化,則需要定期更新相對強度股票池,避免主觀研究判斷的局限性。

由此可見,林小聰選擇的歐奈爾CANSLIM體系和她對其的調整和優化,背后是她對于以業績為準繩的堅守以及對“市場先生”客觀存在并發生作用的尊重。

將林小聰的方法與價值投資更新迭代的歷程進行比較,可以看到異曲同工之妙。早期的價值投資,是處在市場效率較低的環境下,所以能夠尋找當下價值的低估,等待價值回歸,即格林厄姆的“撿煙蒂投資”;而到了巴菲特時代,則是在市場效率提升的背景下,尋找高概率下的未來價值。而當下,則面臨市場的高效,甚至過于高效,所以對價值的把握,應該承認投資所能囊括的階段有其局限,在階段性的市場中,在概率和賠率之間,尋找較好的平衡。從這個意義上說,林小聰構建的成長股投資,正是結合基本面和市場面,把握成長價值的系統化的方法。

機會:尋找超預期 聚焦新變化

林小聰認為,2022年的市場,面臨的宏觀環境將是:經濟增速向下、流動性向上。“從半年到一年維度來看,對市場偏樂觀。但我們會比較警惕與宏觀經濟高度相關的品種,因為它們盈利預測下調的風險比較大。”林小聰表示。

消費升級+產業升級”兩大投資主線,是林小聰最看重的市場機會。具體到細分行業,則有新消費、新能源汽車與汽車智能化、半導體以及光伏+儲能四大方向。投資所聚焦的方面,則是尋找超預期和新變化的機會。

其中,消費行業在今年以來走勢不振,背后的原因則是不斷下調的盈利預測。但是,在新消費領域,則是另外一番景象。“我們重點關注的是,聚焦在年輕的消費人群,或者是說和過去不太相同的新消費場景的一些消費。比如預調雞尾酒、能量飲料、烘焙、美容護膚、人造鉆石、VR、AR、集成灶等。”林小聰表示。

新能源汽車則是歐奈爾CANSLIM成長股體系的最佳投資案例。新能源汽車正是因為切實業績的體現,帶來了估值的攀升,上演了“戴維斯雙擊”的絕佳案例。但她也指出,不同于今年上游原材料的上漲和中游電池供求“裂口”帶來的機會,未來一段時間,新能源汽車的機會將向下游轉移,特別是受原材料漲價和“缺芯”影響的整車企業,一旦壓制因素解除,其盈利預期和估值空間將迅速打開。汽車智能化,則是在行業拐點的階段,林小聰認為,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汽車智能化將迎來現實應用的快速普及,盈利和估值的提升,將隨之而來。

半導體領域同樣如此。放在全世界范圍內來看,半導體行業具有周期性,但是在中國的產業環境中,半導體企業更多的應該看成長性。林小聰認為其成長性基于兩點:一是全社會的數字化轉型,比如說工業物聯網、智能汽車、智能家居、數據中心等;二是替代和滲透,在“缺芯”潮的背景下,國內半導體企業產品大量切入原來難以涉及的領域,相關公司的業績體現,正在路上。

在“光伏+儲能”領域,林小聰尤其關注儲能領域的機會。雖然,從當下上市公司基本面來講,儲能相關企業似乎沒能體現強勁增長能力,但是這是受儲能業務占比較小的影響。林小聰認為,一旦儲能行業的空間打開,儲能行業上市公司業務更趨聚焦,投資機會將隨之涌現。

關鍵詞: 尋找超預期與新變化的投資機會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