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用微納“武器”俘獲千億級別客戶,國內“玩家”用研發實力成為高端制造擔當

2021-12-13 09:41:13來源:創業邦  

不久前,光學平臺技術研發公司納弘熠岦剛剛獲得華蓋南方、布谷天闕、啟浦投資三家機構投資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

從天使輪融資到Pre-A輪產業戰略融資,再到此次A輪融資,創始人&CEO詹興華感慨萬千。

創業邦持續關注的納弘熠岦成立于2017年底,專注于微納功能結構精密制造與半導體開模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

目前,納弘熠岦的技術已經在光伏精密掩膜、顯示光學功能膜兩個行業落地;尤其在光伏領域,已和行業內龍頭廠商簽訂了過億元的訂單;在顯示光學領域,已和年營收千億元級別、市占比達70%的商顯龍頭客戶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

納弘熠岦一路走來,得益于詹興華和陳飛兩位博士在半導體技術及工藝、清潔新能源、薄膜新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和產業化領域深厚的積累。

其中詹興華曾有過十年海外學習與工作經驗,先后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材料學院研究員身份主攻半導體材料與微結構方向,并入職新西蘭Ziniatek、日本Fuji Solar擔任微納制造技術工程師。

納弘熠岦創始人詹興華

其戰友陳飛同樣擁有多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新西蘭奧克蘭大學留學經歷,主攻半導體發光器件、光電領域的微納結構應用,曾以微納制造技術工程師身份任職于新西蘭Ziniatek、日本Fuji Solar。

因為有著相同的軌跡和成長經歷,二人對于市場戰略與商業模式的理解高度一致。這段兄弟創業的故事就這樣展開了。

“我們所做的是微納精密制造模具,定位于技術研發型平臺,但我們并不交付解決方案,而是交付產品,如光伏網版的金屬鎳網、顯示光學功能膜。為了保證量產供應的產品品質,我們建立了健全的質量管控團隊?!闭才d華說。

正因“從底層技術開發入手,再形成特定的產品供應”的商業模式,納弘熠岦與目標客戶的戰略結合也更加緊密,而這些需要較強的專業性作為基礎。

隨著產研業務的深入拓展,納弘熠岦基于微觀結構自主開發制作了不同材料的產品,并不斷探索應用。日積月累下,詹興華和陳飛二人錨定了兩個應用市場:一個是光伏,另一個是顯示。

在接受創業邦采訪時,詹興華介紹,這兩個市場的底層技術的應用場景與納弘熠岦強相關,且市場體量足夠大,都處于萬億元級別藍海市場。其中,龍頭企業對于產品差異化升級的需求更為旺盛。

經過兩年的市場探索,納弘熠岦團隊已申報和獲得批準國內外發明專利超過20項,發表SCI期刊及論文20余篇,并與賽道內龍頭企業簽訂了過億元訂單,其中合作最深入的客戶已有兩年之久。2021年,納弘熠岦預計營收人民幣數千萬元,2022年公司預計營收將達數億元。

作為一家初創公司,納弘熠岦是如何啃下龍頭客戶訂單呢?

詹興華表示,一方面來源于市場形勢及國家政策的利好。此前高端微納相關技術一直掌握在海外企業手中,國內高端技術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因此從事高端技術國產替代的產業迎來了高速發展,產業端也處于積極接受的態度;另一方面來源于納弘熠岦的技術革新能力。

以應用于光伏網版的金屬鎳網為例,傳統光伏網版由聚酰亞胺(PI)膜和金屬絲網構成。銀漿通過金屬絲網和PI膜的開孔“印”在太陽能電池片上。但這種印刻模式下,銀漿會在開孔兩側擴散,造成浪費,溢出的銀漿還會遮掉部分硅片的受光面,降低發電效率。于是,納弘熠岦創新性優化了光伏網版和傳統絲印技術,用金屬鎳網取代PI膜。由此,比起傳統強制拉扯式印刻技術,該工藝和設計可生產更窄、更堅韌的電極柵線。

與此同時,納弘熠岦還特別重視團隊人才的培養和發展,基于兩位創始人在高校教研的身份,重點培養了研發相關核心人才。“2019年,我們團隊只有12人,而現在已經超過50人,補足了創業前期團隊在市場渠道、客戶處理、量產生產、服務經驗方面的不足?!闭才d華說。

現階段,納弘熠岦已構建3000平米無塵潔凈車間,具備了完整的半導體開模產線和納米壓印產線。2021年底,詹興華還將與戰友陳飛一起,帶領團隊全面擴產,將國產替代產品批量化輸送到廣闊市場。

關鍵詞: 用微納“武器”俘獲千億級別客戶 國內“玩家”用研發實力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