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上海航運交易所總裁張頁:指數業務國際化邁上新臺階 助力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更上層樓

2021-12-17 07:36:17來源:上海證券報  

上海因海而生、向海而興,經過多年的建設,當前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開啟了從“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邁進的新征程。持續提升航運資源配置能力,引導功能性機構和相關要素資源加速集聚,率先探索航運開放政策和運作模式,成為當務之急。

上海航運交易所應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而生,是我國唯一一家國家級航運交易所。近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總裁張頁接受上海證券報采訪,詳述上海航運交易所不斷豐富和完善航運指數產品體系,推進指數業務國際化,助力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更上層樓的最新進展。

上海航運交易所總裁 張頁

逐步確定三大功能

成為“中國航運信息的源頭”

上海證券報:上海航運交易所如何進行定位和發揮功能,參與航運市場構建,服務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

張頁:航運業是國際貿易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世界各國人民友好往來的重要紐帶。上海航運交易所正是在我國積極爭取加入世貿組織、對外打開國門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的產物,經國務院批準、由交通運輸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組建,于1996年11月28日成立。

單純的要素市場建設,通常先是出現要素交易的需求,然后再建立市場。上海航運交易所則是基于行業特性先設立了一個功能性服務性的機構,逐步確定了三大功能,即維護航運市場公平、規范航運交易行為、溝通航運動態信息;做實“三大業務”即三個“運價”,運價備案、運價指數、運價交易;打造“四個上海”,上海規則、上海標準、上海交易和上海品牌。現已成為國際班輪運價備案受理中心、國際航運信息中心、航運運價交易中心、船舶交易信息平臺和鑒證中心、航運業資信評估中心和上海口岸航運服務中心,產生了廣泛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上海航運交易所的功能和業務已被寫入《上海市推進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條例》予以固化。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稱贊上海航運交易所是“世界海運大國市場監管的風向標”,國際權威航運媒體《勞氏日報》也稱之為“中國航運信息的源頭”。

取人所長、棄人所短

在航運業競爭中實現彎道超車

上海證券報: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如何在全球的航運業競爭中實現彎道超車,將上海真正打造成為世界領先的航運中心?

張頁:實現航運大國向航運強國轉變,中國航運要更高水平、更高質量地發展,就必須對標全球各航運中心的優勢部分,而不是單一的某個航運中心,要取人所長、棄人所短。

全球有四個航運主體值得學習,美國、歐盟、倫敦、新加坡,我們要學會“博采眾長”。

對標美國,我們需要加強資源配置能力,要講航運的國際語言。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下,要得到國際海運業的響應,我們要構建國際海運的命運共同體,要建立國際海運的朋友圈。目前中國航運的國際影響力還不足。此外,跨境結算的便利化不夠。在美元占主導地位的情況下,我國對航運業務結算外匯監管可以適當放寬。

對標歐盟,我們要大力培育航運文化和航運良好生態。歐盟的優勢一是歐洲海洋文化的優勢,如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希臘,都曾經是歷史上的海洋強國。歐洲人歷來對海洋有敬畏、保護、利用的意識。二是海運生態優勢。歐洲幾乎全民都具備海運海洋知識。而且歷史積淀下來的很多規則、法律都由歐盟制定。

對標倫敦,我們需要學習倫敦的法律體系,尤其是海商法以及仲裁程序。全球80%仲裁在倫敦完成,倫敦的保險理賠機制極為專業和準確。其次要大力投入信息化,準確掌握航運信息數據。

對標新加坡,我們要學習它的高開放度。包括加大上海自貿新片區的開放力度,能否做到真正的“境內關外”,放寬監管和降低稅收,真正減少商業成本,從而帶來長期的口岸繁榮。只要口岸繁榮了,命運共同體、全球資源配置能力、跨境便利化、法律規則和糾紛解決、航運生態等都能順理成章地實現,形成良性循環。

什么是航運中心?關鍵在于規則,誰制定規則、誰就是中心。目前,上海航運交易所正在打造航運的“四個上海”。上海規則,是指運價備案要是中國的規則;上海標準,是指要以上海航運交易所指數作為合約的標準;上海交易,指的是要推出指數期貨產品;上海品牌則是要打出上海航運的品牌。現在,我們正在“創上海品牌、發中國聲音、做國際標準”。

搭建集裝箱艙位交易平臺

助力航運企業控制船運風險

上海證券報:從國際經驗看,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和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密不可分。上海航運交易所將如何促進金融和航運兩個市場的連接?

張頁:2009年印發的《國務院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明確了上海建設金融和航運兩大國際中心的意義和具體目標。關于航運中心建設具體內容方面,提出要充分發揮上海航運交易所的船舶交易和運價信息發布功能等要求。

目前,上海航運交易所注冊品牌的“上海航運指數”序列共有包括集裝箱運價指數、散貨運價指數、油船運價指數、“一帶一路”航貿指數、船員薪酬指數、班輪準班率指數等23大類指數、200多個分指數,是全球最豐富的航運類指數序列,其表征性、權威性和實用性得到了市場廣泛認可與應用,其市場標準功能業已實現。除了被境內外媒體爭相引用外,還進入國家大數據平臺,成為政府和企業決策的良好輔助。與指數掛鉤的運輸協議和運費衍生品更是創新了航運定價模式。

在此基礎上,上海航運交易所旗下的上海航運運價交易有限公司正在積極搭建集裝箱艙位交易平臺,為航運企業控制船運風險提供了多重選擇,服務了實體經濟。

上海航運交易所還與上海期貨交易所簽署戰略協議,共同開發以上海出口集裝箱結算運價指數(SCFIS)上海至歐洲航線為標的的航運期貨產品,有望實現航運與金融密切結合的有益嘗試。

從上海航運交易所的角度,需要做好航運指數的“國際標準”。即將運用于指數期貨結算標的的SCFIS上海至歐洲航線在近期通過了國際證監會組織《價格報告機構原則》的審計,標志著上海航運交易所指數業務國際化發展邁上新臺階,也為航運指數期貨上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將爭取在多方支持下

早日上市航運指數期貨產品

上海證券報:如果航運指數期貨上市,或將成為全球唯一一個航運期貨產品,具有非凡的意義。能否進一步介紹如何做好指數的“國際標準”?

張頁:上海航運交易所在2009年首次發布的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具有鮮明的表征性、安全性、抗操縱性和市場認可度,為研發期貨標的指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指數表征性上,全球前20大班輪公司有15家都是我們的編委會成員。干散貨衍生品的交易通常靠專業的經紀人實現,而集裝箱運價指數如何保證數據報送的精準性,要做到可追溯。目前該15家班輪公司運力占前20大班輪公司運力總額的96.9%。在指數認同性方面,關于指數應用的調查顯示,被調查對象中有97%都參考指數,其中用于成本核算占47%,用于商務談判的比例達到55%。指數抗操縱性和安全性上,指數編制有規則、有審查,有硬件、有軟件保障。2010年通過了畢馬威的審計,保證了指數的安全和及時發布。

2019年1月,上海航運交易所和上海期貨交易所成立聯合工作組,開展指數期貨開發工作。根據上海期貨交易所對于期貨交易標的指數的要求,上海航運交易所著手“上海出口集裝箱結算運價指數”(SCFIS)的研發工作,該工作是在SCFI指數基礎上,基于實際成交的結算運價編制而成的航運運價指數。上海出口集裝箱結算運價指數表征上海出口集裝箱即期海運市場結算運價的變動,反映即期市場上海至歐洲航線集裝箱船出發后的結算運價平均水平。新設計的上海出口集裝箱結算運價指數改變過去的報送方式,首次運用采集型指數,每周發布一次。采樣單位涵蓋上海至歐洲航線所有班輪公司和有代表性的貨代公司。上海航運交易所通過技術系統對接方式從采樣單位獲取實際離港的集裝箱船符合規則限定的運價數據,然后對數據進行預處理,之后計算指數,上述過程全程無人工干預。

上海出口集裝箱結算運價指數滿足幾個特性的要求:

一是從數據源上,上海出口集裝箱結算運價指數采集抗操縱性更強的實際成交結算運價,其數據源具備成交價格真實、可事后驗證等特征,即數據源具備真實性、準確性、可驗證性。

二是從數據采集過程看,上海出口集裝箱結算運價指數通過技術系統對接方式直接從采樣單位采集數據,并通過定期和不定期系統校驗來保證采樣單位根據指數編制方案報送數據,確保不因報送人員不同而數據不同、不因采樣單位不同而報送標準不同,即數據報送過程具備完整性、唯一性和一致性。

三是從指數編制看,上海航運交易所確保標的指數采集到的數據能夠代表相關現貨市場的同時,進一步完善指數編制規則和實施細則,實現指數計算過程自動化,建立指數計算驗證系統,保證指數計算過程可復制和可核查,并采取措施確保標的指數不會在正式發布前被泄露,即標的指數具備代表性和安全性。

另外,上海航運交易所還針對上海出口集裝箱結算運價指數的特殊情況制定應急預案,確保指數按時發布。

在11月召開的2021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上,上海航運交易所正式宣布上海出口集裝箱結算運價指數(SCFIS)—上海至歐洲航線成功通過國際知名審計機構普華永道關于《PRA原則》的獨立鑒證,成為國內首家通過《PRA原則》鑒證的國家級指數機構,標志著上海航運交易所對SCFIS的治理已達到國際水平,指數業務國際化發展邁上新臺階。

航運指數期貨的目標是服務于全球,我們將爭取在多方支持下早日上市航運指數期貨產品,使指數真正達到國際化、專業化、系列化、金融化。

關鍵詞: 航運 上海航運交易所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