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脈脈招聘華南區總經理黃福全:解決年輕人不快樂的方法——讓工作有價值,讓人生有意義

2021-12-25 06:05:31來源:創業邦  

12月24日,由創業邦主辦的“2021企業數字化創新峰會”在深圳灣萬怡酒店舉行。

本次峰會以“重構未來”為主題,邀請到聚焦數字化相關賽道的投資機構代表,來自大數據、云計算、AI、企業服務等領域的創業者,圍繞數字經濟、企業服務領域的技術、商業、創業、投資展開深度對話。

峰會現場,脈脈招聘華南區總經理黃福全進行了名為《重構工作的價值》的主題演講,犀利觀點如下:

1.現在的年輕人更傾向于“找到他的熱愛”,企業需要通過挖掘員工內心的需求,創造更多的價值,激勵內在的動力,才會讓他們產生更高的價值感。

2.解決年輕人不快樂的方法,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讓工作有價值,讓人生有意義。但是讓工作有價值,并非是簡簡單單的包裝,而是真正找到跟他們有共鳴的地方。

3.最近有一個很火的話題,年輕人考公上岸,這背后的一個原因在于:年輕人對現在企業的管理模式不夠相信,他們認為,對現有模式上的長期投入,不利于他們構建未來生活的安全保障。

4.能吸引并留住年輕人的工作什么樣?簡單一句話概括:一段能帶來幸福感的簡單關系。

以下為演講內容,由創業邦整理:

今天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關于人的事情。我主要分享的內容是“重構工作的價值”。在疫情這兩年發生了很多事情,疫情讓世界變得安靜起來,世界也在悄悄地洗牌。而2021年的職場中也發生了很多變化:

第一,在職場里,2021年變得更為透明,讓職場變得真實且平等的呼聲很高。這也跟時代背景有關系,國家今年的宏觀基調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核心是公平優先,效率為重。所以公平性在職場和社會上會越來越受重視,大家越來越希望聽到基層的聲音。所以今年職場上對于這方面的呼聲特別高。

我們也可以看到全球的變化。前段時間蘋果公司發出了一個規定,允許公司公開討論工資。因為蘋果希望員工能在一個受尊重的公開環境中進行工作,也希望員工是在受到極大激勵的狀態下進行工作的。同時,微軟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微軟的一些員工在一些在線文檔上去討論公開薪資,這些都是職場中正在發生的趨勢和方向。

在國內,脈脈社區里也會產生很多關于工作和薪資的討論,這些討論不僅僅是簡單的吐槽,也是真實信息的共享。這些共享幫助了很多職場人,讓他們在工作時有更多的參考。我們認為,在極度透明、開放、公平的交流環境中,能夠讓企業和人才有更高效的連接。這件事情對于大家是雙贏的。

但是看完這么多評論之后,我又有一個思考:難道薪資透明公開了之后,企業與人才之間的連接就會很高效嗎?如果找公司就像逛超市一樣明碼標價,工作就變得不難找了嗎?其實也不是,這將使職場人在選擇機會時,投入更多的思考和分析。今年脈脈智庫出了很多數據報告,其中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數據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個數據,對職場人做了一個調研——當你選擇一份工作時,更看重的企業文化是哪些?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創新有活力、協作共贏、公平公正。但是有意思的是,IT互聯網從業者群體里,第一個訴求是開心快樂。都說“缺什么就要什么”,從這份數據可以看出,IT互聯網人最缺開心和快樂,由于IT互聯網人以年輕人居多,就說明這代表了新一代年輕人群的需求。那為什么他們缺少開心和快樂呢?請看下一組數據。

這些IT群體為什么不快樂?是缺錢嗎?不是的。IT互聯網人群的薪資福利相比于很多行業有絕對優勢。我們發現有兩個關鍵因素導致了年輕人“不缺錢卻不快樂”:一個是對于職場的成就感/價值感,另外就是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這兩個評分是比較低的。

工作和生活平衡這件事情很微妙。包括家庭生活、娛樂生活和社區生活等等,人是需要有豐富多彩的生活,才會產生激情、動力和創造力。把9點下班改成5點下班就平衡了?其實不是的,最核心的是說,在工作的過程中有高效的產出,能夠有充實感和價值感。如果能夠有高效的產出和價值感,其實時間并不是那么重要。

目前在很多百億級或者千億級互聯網公司中,年輕人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觀。為什么呢?在脈脈的社區里面有一些職場黑話,其中一個黑話是文檔作家,即在很多公司里,大家每天忙著寫長長的文檔,甚至升職加薪都看誰的文檔寫得好,大家寫著寫著就發現失去了自己的價值。

所以出現了“文檔作家”這個職場黑話,但是它表達的是中國大部分企業存在的現實問題——組織、安排、工作和利益分配是否真正讓員工產生價值,他是否在工作中得到了收益,得到了合理的產出和回報。這是目前很嚴峻的現實問題。

如果大部分的企業做不到讓員工感受到價值,讓員工的產出收益得到平衡,那么大家就會很容易從“內卷”進入到 “躺平”。“躺平”這件事情很有意思,“躺平”沒有解決問題,只有21%的人是享受“躺平”,大部分的人是不享受“躺平”的,甚至說“躺平”給大部分人帶來的不是快樂而是焦慮。其實大家都不希望“躺平”,核心還是需要為他們找到感受到價值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模式。

劉潤老師的年度演講在職場圈里比較火,其中重點講到了工作的價值。其中有兩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人生并不只有兩種選擇,因為焦慮而奮斗,或者因為焦慮而“躺平”。人生還有另外一種選擇,出于熱愛,出于真心,出于喜歡,因為內心的動力而努力。這兩句話是什么意思呢?

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很多企業是通過“販賣焦慮”來進行激勵的,通過焦慮感來推動大家的奮斗。當然,部分是有效的,但是對于現在的年輕群體來說,可能不一定有效了,甚至會產生相反的效果,無奈選擇“躺平”。現在的年輕人更傾向于“找到他的熱愛”,企業需要通過挖掘員工內心的需求,創造更多的價值,激勵內在的動力,才會讓他們產生更高的價值感。

所以在企業數字化轉型和升級的過程中,隨著國家大基調的變化,背后是整個中國產業的升級和轉型,再往大了講,其實是中國商業文明從一個階段進入到了下一個階段。這對于每個企業來說,都面臨著巨大挑戰,這個挑戰就是對于新一代年輕群體的管理。以往的方式會慢慢失效,企業需要去思考,如何讓這些人感受到價值,找到他們的價值管理模式,才會發揮更好的創造力。“人”是數字化轉型過程里,必須要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總的來講,解決年輕人不快樂的方法,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讓工作有價值,讓人生有意義。但是讓工作有價值,并非是簡簡單單的包裝,而是真正找到跟他們有共鳴的地方。

比如招聘上,我們需要思考,快樂是短暫的多巴胺,無法形成長期的快樂,需要從短暫的多巴胺形成長期的快樂,甚至收獲心流狀態下的內啡肽。讓快樂變成幸福,讓外在壓力變成內在動力。

過去五六年互聯網非常火的時候,高速發展的企業一直在高薪挖人。現在這一階段過去了,下一階段,大家要思考,如何用內在的價值來打動和吸引更多的人才。

我們建議,用長期價值代替短期快感。長期價值怎么實現?怎么能讓短期的快樂變成真正的幸福?引用武志紅老師的一句話:一段深度關系是幸福感的重要源頭。企業需要思考怎么跟核心人才打造并建立一段深度關系。

最近有一個很火的話題,年輕人考公上岸。現在的年輕人考公務員的比例非常多,大家都希望有一個鐵飯碗。但這只是表面現象,這背后的一個原因在于:年輕人對現在企業的管理模式不夠相信,他們認為,對現有模式上的長期投入,不利于他們構建未來生活的安全保障。這是需要企業去思考和調整的重要問題——如何跟年輕人建立一段深度的關系。

元戎啟行,這家公司做得非常好。在企業發展初期,由于知名度沒有那么高,搶高精尖人才比較難。他們就從內部的組織進行管理和調整,形成年輕人更需要的組織模式和管理方式。做好以后,他們的聯合創始人也會經常跟候選人做交流,比如與脈脈互動,做一些知無不言的活動,跟候選人敞開溝通,讓年輕人了解公司內在的價值和追求,讓年輕人知道,進來之后如何發揮長處,如何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做了幾次這樣的活動后,簡歷的投遞量實現了3倍以上的增長。

價值這件事情不是表面包裝一下就可以實現,還是要挖掘真正的價值,我們建議從四個方向去進行調整:組織體系、價值觀認可、任務分配和激勵。

現在,能吸引并留住年輕人的工作什么樣?簡單一句話概括:一段能帶來幸福感的簡單關系。

脈脈利用自身的平臺優勢做了很多榜單排名,幫助侯選人更容易的找到想去的公司。剛才所提到的數據,都會在脈脈人才智庫公眾號里定期發布,希望大家關注脈脈人才智庫,了解我們的分析和動向。

非常感謝大家的聆聽,謝謝!

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系editor@cyzone.cn。

關鍵詞: 脈脈招聘華南區總經理黃福全:解決年輕人不快樂的方法—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