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環球微動態丨鄭寧:兼顧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打賞治理慎用限制性舉措

2022-08-10 20:29:14來源:中新經緯  


(資料圖)

中新經緯8月10日電 (王玉玲)近日,由中國政法大學文化娛樂法治研究中心主辦的直播打賞的性質與規范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在研討會上,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文化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法律系主任鄭寧表示,直播治理要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包容審慎的基礎上堅持依法治理,慎用限制性舉措。

鄭寧認為網絡直播治理有三個特點,第一,多部門監管,多部門聯合發文形成監管合力。第二,對于各方主體包括主播、MCN機構、平臺等進行全方位、全流程監管,涉及準入資質和備案問題、內容合法合規、市場競爭合法正當、納稅、消費者保護、個人信息保護、未成年人保護等全流程監管。第三,協同治理,政府部門指導行業協會優先探索制定網絡直播規范。

對于直播監管的基本原則,鄭寧分析稱,第一,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第二,政府監管是依法監管,現在在建設法治政府,怎么去貫徹法律優先、法律保留、比例原則、程序正當的原則,是政府監管要思考和論證的;第三,包容審慎監管的原則,大家普遍看好直播未來的發展,這種情況下怎么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在確保文化安全的情況下促進創新,優化營商環境,可以采取一些容錯機制,包括免罰清單,包括實驗機制、沙盒監管等。

最后,鄭寧表示,非理性打賞、激情打賞、未成年人打賞是政府規制的重點,從規制路徑來講,一方面政府在加強監管,通過了很多立法政策,比如說實名制,顯示IP地址,還有展示MCN機構,為后續找到責任人提供措施。還有分級分類管理,行業協會先探索積分制,有問題扣分,對于正向內容和活動加分。其次,平臺和行業協會協同治理是發展趨勢,包括信用監管黑名單機制。最后,加強對公眾的教育,很多線上問題都是線下問題的投射,提升公眾素養,加強網絡素養教育、審美教育、歷史教育等。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王玉玲:wangyuling@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關鍵詞: 鄭寧兼顧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打賞治理慎用限制性舉措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