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全球今日訊!微信、支付寶同時上線新功能,把網友給看懵了!

2022-08-27 22:30:04來源:IT之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為移動支付領域的雙巨頭,微信支付支付寶可謂是相愛相殺。

身處移動支付時代的大背景下,兩者的競爭無處不在,為了能獲得更多用戶的青睞,都在不斷豐富自身的功能。

在這個過程中,它們不僅互相鞭策,還攜手推動行業的進步,更為大家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

就在近期,勢如水火微信和支付寶,卻同時上線了一個新功能。

不僅登頂熱搜,更引發熱議 ——微信支付寶測試信用卡取現

看到這則熱搜時,雨仔頓時感到可能有大事發生。

能讓微信和支付寶同時上線的新功能,想必一定不簡單吧!

于是,雨仔火速打開了兩個 App,想要探尋一番;結果,并沒有找到功能的入口。

原來,該功能目前正在小范圍向用戶開放測試。也就是說,處于灰度測試階段

估計是微信和支付寶判斷雨仔這種窮鬼用不到,所以就不給嘗鮮吧。

好在,沒資格用歸沒資格用,但也不影響研究。

在看了媒體和網友的演示后,雨仔覺得這個功能真心有點意思

簡單來說,這個“測試信用卡取現”功能,是微信、支付寶與部分銀行合作上線的。

具體操作流程,在兩個 App 上略有不同。

先來看看支付寶的情況,點擊“我的”-“借唄”后,可以看到底部新增“更多額度”。

選項中明確寫道:信用卡取現?可取更多額度

點擊右側的“去取現”,即可進入信用卡取現的界面。

從該界面可以看出,分為單月還分月還兩種方式。

據一名已使用過此功能的用戶透露,“單月還”最高額度為 35000 元,年化利率為 18.25%。

而“分月還”享有更高額度,達到 94600 元,年化利率也稍低,為為 17.91%。

兩種方式當下都處于免手續費的狀態,可以略微減輕負擔。

不過,根據支付寶的信息顯示,目前只支持綁定寧波、光大、平安這三家銀行的信用卡。

后續,華夏、浦發、廣發、中信和中國民生會接入,具體時間不詳。

再看看微信那邊,該功能的入口存在于“我”-“服務”-“信用卡還款”中。

選擇需要取現的信用卡后,再點擊“取現”,即可進行申請。

根據具體取現金額,借款時長、銀行利息、還款計劃等信息,都一目了然。

和支付寶的情況相仿,該功能在微信端目前也僅限于平安等少數幾家銀行。

同樣的,取現手續費,也處于減免的情況。

但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微信還是支付寶,均有提到取現資金僅限于消費,不得用于投資理財、購房等。

換言之,只能短期救急,切勿惦記長遠利益。

在微信、支付寶、信用卡、取現,這四重 Buff 的共同加持下,輿論瞬間炸開了鍋。

無數網友表示不可置信:什么?微信和支付寶不是在搞事情嗎?這不就是套現嗎?

說實話,雨仔起初也有些懵逼,感覺這個取現看起來,和套現似乎沒什么區別。

但經過查詢相關的資料后,才意識到,網友們鬧了一場烏龍。

“取現”和“套現”雖然只有一字相差,但概念天差地別。

所謂信用卡取現,指的是持卡人可以使用信用卡向銀行提取現金,主要包括透支取現和溢繳款取現兩種方式。

前者的額度根據用卡情況設定,最高不超過信用額度的 50%,后者則是將存放在卡內的資金或還款時多繳的資金取出。

該功能一直以來,都是信用卡本身固有的功能之一,符合規定,可以通過銀行的柜臺、ATM 機或網上銀行 App 進行申請。

但因為取現會增加銀行承擔的風險,所以利率比較高,再加上金額有所限制,因此使用的人并不算多。

反觀套現,則是完完全全的違法行為

信用卡套現是通過非正常合法手續將卡中信用額度內的資金以現金的方式套取,同時又不支付銀行提現費用的行為。

不僅鉆了銀行的空子,還逃避了銀行的監管。

這既會干擾銀行的正常業務,也會阻礙信用卡行業的健康發展,更有可能為“洗錢”等嚴重的不法行為提供便利條件。

鑒于其帶來巨大的風險隱患,會增加我國金融秩序中的不穩定因素

為了打擊信用卡犯罪,我國早在 2009 年,就公布了《關于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該解釋中,規定了相關信用卡犯罪的量刑標準,明確了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法律適用中的一系列疑難問題。

輕則賬戶被凍結,中則個人征信受影響,重則要接受法律的審判。

所以說,任何形式的套現,都是絕對不可取的!

一個合法,一個違法,由此可見,取現和套現的后果,截然不同。

至于微信和支付寶測試信用卡取現功能的原因,大概率還是出于便捷的因素

此前進行信用卡取現,必須到柜臺、ATM 或網上銀行 App,如今只需要微信和支付寶就行,省時又省力。

并且,對于銀行來說,信用卡取現多了一個大入口,再加上免手續費,有利于提升用戶活躍度和業務量。

不過,便捷歸便捷,但雨仔覺得,該功能最好慎重對待。

一方面,要提防那些居心叵測的騙子。

萬一他們混淆概念,以“取現”之名、行“套現”之事,那就會導致嚴重的后果。

另一方面,使用前務必要考慮好自身的經濟狀況和償還能力。

畢竟取現終究是要還錢的,還有不低的利息,別為了滿足一時的經濟缺口,背負上更多的債務,那就得不償失了。

還是那句話,在所有關乎錢財的事情上,大家既要小心謹慎,更要量力而行

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最好不要觸碰任何借款、取現渠道,真到了那種地步,也一定要提前做好還款的規劃。

正所謂:拿錢一時爽,還錢淚兩行。

錢包空空不可怕,窟窿越補越大才是最可怕的吧......

部分圖文來源:新浪微博、財經網、電商報

特別提醒

有網友表示收不到IT之家公眾號的推送,這是因為現在微信規則改版了,請將“IT之家”公眾號星標,并記得給文章點贊在看,這樣文章推送時系統才會優先推送給你。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