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當前聚焦:《2022中國商業新物種洞察報告和發展指引》正式發布

2022-10-25 17:33:47來源:樂居財經  


(資料圖片)

日前,中購聯發展委員會與中國城商聯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聯合發布《2022中國商業新物種洞察報告和發展指引》。這是國內第一本以商業新物種和消費新場景為主題的專業研究資料。

《報告》指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中國現階段重要的經濟戰略,而消費大循環不僅是其中最關鍵的部分,更是最直接的助推力量。培育更多新消費場景、新服務形式,深挖并孵化新物種和新品牌,能夠有效滿足細分需求、助力消費升級、激活潛力消費,這是當下實現消費復蘇、經濟提振的重要課題。報告同時強調,當前購物中心已經從強調消費內容轉入注重空間功能的轉型賽道。

《報告》詳細分析了2020-2022年零售、餐飲、體驗和服務4個大類業種及24個細分小類業種在購物中心的具體表現。通過揭示新物種和新品牌的經營特點,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各個業種的潛在問題和創新方向。

《2022中國商業新物種洞察報告和發展指引》主編、中購聯發展委員會主任、中國城市商業網點建設管理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主任郭增利分析指出,進入新周期,繼續局限在購物中心自身價值鏈尋求新發展和新增長面臨天花板的壓制,存量出新、增量非標正在成為行業和企業新的有效競爭方式。在租金高企、渠道弱化、全域分流多重擠壓之下,發力建設購物中心產業生態鏈,將成為購物中心和商業地產實現可持續發展新的支撐力量;而以商產融合和異業聯盟創造購物中心第二增長曲線、適度進入并協同品牌商深化經營活動正在成為購物中心新的專業任務。進入新發展周期,以商業新物種服務消費升級和消費分級、帶動項目特色化育成加速也將成為提高購物中心生存力和發展力的關鍵所在。

報告數據顯示,在需求側品質化、細分化趨勢帶動下,服務類業種開始強勢崛起;餐飲類細分業種總體失衡、豐富度缺位待補,但飲品類品牌數量增長極為迅猛。與此同時,各類新業種普遍加大了配套餐飲的引進力度,餐飲作為其它業種店中店的發展模式得到明顯提速。作為備受關注的體驗類業種,開業品牌數量持續增長,體驗類業種集合體模式逐漸形成。從新物種首店的開業數量看,北京、上海位居前兩位,成都位居第三。

對于商業新物種未來趨勢,報告指出,購物中心和商業新物種已經從強調消費內容轉入煥新空間功能與消費場景的新賽道。伴隨高品質剛需的持續升溫,擴展與“吃”和“用”相關的業種和品牌成為商業發展新的增長點。“家定位、居概念、時尚+”受到廣泛重視;餐飲變小、變輕、變專成為常態化特征。報告還重點分析了相關業種的平效水平;數據顯示零售類和餐飲類業種平效普遍領先,而體驗類和服務類品牌則必須加強和改進面積精算和空間功能設計。

報告對商業新物種的市場前景進行了全面預測,并提出相關發展指引。報告指出,商業新物種將從生活質量型升級到生命質量型,將更加注重滿足讓生命更有價值的精神向往。商業新物種將向強化場景型社交+功能型社交方向進行突破,藝術策展和文化生活類品牌或將成為新物種創立的重要方向。商產融合與異業聯盟方式將驅動購物中心從價值鏈跨入購物中心產業生態鏈新階段。

《報告》還特別甄選了部分新物種和新品牌的詳細資訊,供購物中心開發商、運營商以及品牌商、零售商學習交流使用。這些新物種品牌也將亮相11月16-18日中購聯第20屆購物中心行業年會,同與會的購物中心企業進行合作洽談。《報告》的發布將對推動中國商業新物種勢能化發展,促進購物中心差異化改善發揮建設性引領作用。

報告編制發布單位中購聯發展委員會,成立于2002年,是中國成立最早并且極富全球影響的購物中心產業平臺,擁有專業服務和媒體服務兩大權威系統。中國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為中國城市商業網點建設管理聯合會所屬分支機構,于2019年按照民政部要求對中國城商聯商業地產研究院進行改組后成立,主要開展創新型商業與商業地產的行業研究與行業服務。

關鍵詞: 2022中國商業新物種洞察報告和發展指引正式發布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