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全球視點!我國三代核電技術“國和一號”現代產業鏈建設取得重要成效 2023年將實現整機設備100%國產化

2023-03-01 22:39:58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近年來,我國核電領域一些關鍵核心技術不斷突破,取得重大成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我國三代核電技術“國和一號”,捷報頻傳。2月28日,國家電投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盧洪早在上海表示,“國和一號”現代產業鏈建設取得重要成效。2022年完成11 項“國和”系列整機設備國產化攻關,2023年將實現整機設備100%國產化能力。

當日,由國家電投主辦的“國和一號”產業鏈聯盟第二屆會員大會暨黨建聯盟成立大會在上海召開。“國和一號”是我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是我國當前已實現自主可控的可規?;ㄔO的最先進三代非能動核電技術,其帶動形成的先進非能動核電產業鏈,具備了以新型號新技術持續策源促進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以非能動項目規?;ㄔO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的能力和基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1年,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借助承擔壓水堆重大專項形成的“國和一號”產業鏈優勢,啟動“國和一號”產業鏈聯盟建設相關工作。2022年2月28日,“國和一號”產業鏈聯盟成立大會暨首屆會員大會在上海召開,劍指100%國產化,致力于建成技術上最先進最安全、裝備上完全自主可控、經濟上有顯著競爭優勢的三代核電產業鏈。

全球核電產業發展歷經波折。近年來,我國明確提出,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在此背景下,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三代核電技術的主要應用場。“國和一號”產業鏈技術、產品、產業迭代升級發展大循環格局正在加速構建。

三代核電技術與二代技術相比,對安全的要求進一步提高。目前三代核電技術每堆年發生嚴重堆芯損壞頻率達到十的負七次方,大量放射性釋放頻率達到十的負八次方,安全性比二代技術大幅提高。電站設計壽命延長到60年。

2022年,我國核準10臺核電機組開工,均采用三代核電技術,是2008年以來核準核電開工機組最多的一年。這其中包括三門核電二期工程、海陽核電二期工程、廉江核電一期工程6臺CAP1000機組。截至目前,三門和海陽核電3號機組相繼完成CA20模塊就位、鋼制安全殼底封頭就位、鋼制安全殼筒體一環就位、CA01模塊就位等里程碑節點,提前進入土建施工高峰期。

(三門核電3號機組CA01模塊順利吊裝就位-金碧輝/攝)

(海陽核電3號機組CA01模塊吊裝就位-李琪/攝)

(配圖均由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提供)

截至目前,“國和一號”示范工程等在運在建的三代非能動核電機組已達12臺,形成批量化建設能力和格局,可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綠色清潔、穩定可靠、安全經濟的能源供應。

盧洪早表示,國家電投將進一步發揮“需求提出者、創新組織者、技術供給者、市場應用者”作用,共同將“國和一號”產業鏈聯盟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核電產業聯盟,協同攻關關鍵設備和技術、鍛造產業鏈長板優勢、推進非能動核電核能項目規模化建設、為產業鏈大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賦潛賦能,助力我國“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劉雪)

關鍵詞: 國和一號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