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中國市場吸引力不斷提升 國際機構期待滬深港通進一步擴容 動態焦點

2023-06-03 08:44:19來源:上海證券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跨境市場互聯互通渠道進一步拓展,到境外上市備案管理相關制度規則正式實施,今年以來,我國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穩步推進,“引進來”與“走出去”雙向提速。

日前,在深交所主辦的2023全球投資者大會上,匯豐銀行中國渠道與策略發展股票產品總監劉澤華表示,國際投資者非常樂見中國資本市場的進一步開放。QFII制度的穩步升級和限制的逐步放松,股票通和債券通計劃的進一步擴容,ETF通和互換通的成功落地等重要進展,都讓外國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看法產生了積極變化。

數據顯示,年初至今,已有超過250億美元的新資金通過滬深港通流入內地市場,QFII也出現了強勁的凈流入。股票互聯互通的標的擴容受到海外投資者極大的歡迎,北向新增股票標的的凈流入金額已達到25億美元,占自3月股票互聯互通進一步擴容以來北向資金總流入量的50%以上。

“國際長線基金對A股的持倉一直在提升,現在A股在一些基金所持中國資產的權重,已經提升到了30%。”瑞銀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認為,做多基金和對沖基金對A股市場的青睞,反映了國際投資者對A股市場流動性、風險分散等方面的看好。目前,消費、高端制造業以及部分TMT等領域的投資標的,都受到國際投資者看好。

Optiver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呂常愷表示,ETF通的推出,海外投資者和投資機構的投資策略可以變得更加豐富。同時,交易日歷的優化讓他們在不同的交易時段獲得更多的投資機會,也能更好地跟流動性提供者以及做市商進行合作。

在此背景下,如何進一步提升中國市場對國際資金的吸引力?

匯豐前海證券CEO、總經理何善文表示,互聯互通計劃為海外投資者投資A股市場提供了最簡單的途徑,因此滬深港通和ETF通的進一步擴容對吸引更多的國際投資者非常重要。“我們希望兩地監管機構和交易所繼續考慮在雙向基礎上加快納入更廣泛的股票、債券和ETF。”

呂常愷亦認為,當前滬深港通的架構和機制已經非常完善,可以考慮將更多產品擺上“貨架”,進一步拓寬投資者的投資維度。他用經營餐館作比喻:“我們現在只是開放了比較小的部分,就像開了一家小餐館只賣部分菜,其他的菜還不能賣。這樣人們會猶豫,不知道要不要走進這家餐館。但我們進一步放開時,可能會吸引更多人,他們會點各種各樣的菜。”

呂常愷表示,進一步利用滬深港通或是通過QFII的渠道提供交易的便利性,對于國際投資者來說也非常重要。“如果對沖的工具和措施能幫助做多投資者,更方便地進行中國市場投資的倉位配置,他們的積極性將會不斷提升。”

在香港交易所銷售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俞泰碩看來,國際投資者對管理流動性重視程度較高。“管理投資組合的流動性,必須有非常容易操作的市場。因此站在我們的角度,滬深港通可以優化的地方包括增加更加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優化香港銀行支付體系以進一步增加交易日等。”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