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控 > 正文

元宇宙專委會執(zhí)行會長羅軍:別玩壞了元宇宙,我們缺乏科學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

2023-02-08 14:51:44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羅茂林)元宇宙產業(yè)大會2023春季會將于2月15日在昆山拉開帷幕。究竟如何看待當前的元宇宙熱,以及如何在元宇宙的競賽中從模仿走向引領?日前,上證報記者就此專訪了中國計算機行業(yè)協會元宇宙產業(yè)專委會執(zhí)行會長羅軍。

羅軍表示,元宇宙是有科技含量的,是一項系統(tǒng)性工程,我們千萬別玩壞了。他說,2023年我國先后有30多個城市陸續(xù)發(fā)布了“元宇宙行動計劃”,粗略統(tǒng)計,至2025年,這30多個城市元宇宙行動計劃中提出的相關產值將至少突破2萬億元,太急于求成了。要知道至今全世界還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元宇宙產品和元宇宙企業(yè),兩三年時間就要達到2萬億元規(guī)模,太不可思議了。機器人這個產業(yè),我們發(fā)展10多年了,也還不到2000億元。

羅軍認為,客觀來說,到2025年元宇宙才初具雛形,全國元宇宙硬件、軟件、應用和內容創(chuàng)造的產值不會超過千億元。對于一項非常前沿、非常具有科技含量的新商業(yè)模式和新經濟形態(tài),恐怕我們不是急著要產值。為什么每一輪新科技浪潮都來自美國?為什么在新科技面前我們都是跟隨和模仿?為什么這10年來,我們的3D打印、機器人、人工智能等諸多新科技領域既沒有原創(chuàng)技術,又沒有形成強大的產業(yè)集聚?

談及近期火爆的聊天人工智能ChatGPT,羅軍說,AI這項技術在我國的發(fā)展取得了不小的應用和突破,各級政府出臺了很多政策引導和扶持。可是ChatGPT的出現,改變了我們的認知,發(fā)現我們的差距遠比我們想象中嚴峻。ChatGPT的核心技術是AI,是算法、算力、儲存技術。當我們做一個100萬次計算的數學模型時,可能別人早就在做數十億層級。未來還有很多新技術、新商業(yè)、新基建誕生,我們真的做好準備了嗎?我們現在缺乏的是真正扎根于基礎科學領域的一大批科學家和企業(yè),我們缺乏的是一種科學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

羅軍認為,不是搞個虛擬場景就叫元宇宙,也不是搞個數字人就叫元宇宙。要做大元宇宙產業(yè),需要我們摸清底層核心技術,把基礎打牢。否則,傳統(tǒng)的模式走不遠。表面上看起來,我們和美國和歐洲都沒有把元宇宙產品做出來,元宇宙產業(yè)也都沒有發(fā)展起來,其實,我們的差距早就拉開了。英特爾、IBM、英偉達、微軟、三星等行業(yè)巨頭早就完成了布局,開始與應用場景深度融合。而我們很多企業(yè)既沒有核心技術的研發(fā),也沒有核心技術產品,就希望在應用中彎道超車,這樣的模式缺乏競爭力和可持續(xù)性。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