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控 > 正文

【環球熱聞】一加李杰:要敢于打破傳統定位觀念,才能做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

2023-03-15 08:55:39來源:鈦媒體  

在手機行業普遍低迷的大背景下,一加在3月14日公布了2023年開年后的成績單:產品銷量同比增長 260%,京東、天貓官方旗艦店訪客數同比增長超 200%。產品端,隨著一加Ace2V于上周發布,再加上此前已經發布的一加11和一加Ace2,該品牌已經完成了從2000~5000元價位段的全部覆蓋。

那么,一加是不是在玩“機海”或者“價格戰”?未來一加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又會是什么?這些大家關心的問題,都能從鈦媒體App對一加中國區總裁李杰的采訪中找出答案。

先定產品再定價,一加做出的東西就是為了有人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自從一加在去年12月品牌發布會中提出“未來3年硬件綜合凈利潤率可以為0”的戰略后,圍繞一加在打“價格戰”的討論就一直存在。

面對“產品會不會為了搶市場而定低價”的問題,李杰也給出了他的答案:“一加的產品邏輯并非是先定出價格區間,再圍繞價格進行硬件、軟件、技術端的配置,相反的,我們更關心的是每一個價位段中,用戶需要的是什么,用配置滿足他們最關心的維度,同時再給出一個非常合適的價格。”

以一加Ace2V為例,其最低配置版本采用12GB+256GB的內存、存儲組合,售價為2299元,明眼人都能看出,通過削減內存、存儲的容量或者其他方式,一加Ace2V是有可能推出售價1999元的入門版本的。

而1999元,則能夠讓很多人聯想起上一輪國內手機廠商加速內卷的歷史,同時也是很多關注性價比的用戶一直期待的“黃金價位”。通過一加的定價策略也能看出,在追求性價比的同時,它們也確實有很多自己堅持的東西。

采訪中,李杰也提到了這一點:“性能是一加品牌的基因之一,之前在一加Ace2發布會上,我們已經提出了‘性能手機就該淘汰8GB內存’觀點,而它也在一加Ace2V上得到了延續。不僅如此,一加整體的戰略都會有很強的延續性,我們希望把更多的錢投到研發技術上,帶來體驗上的變化。”

行業破局就得“打破常規”

手機行業發展多年后,已經開始形成很多框架,比如產品價位對應的定位關系、通過硬件差異組成高低端產品線。而一加所走的性能路線,則是將更多過去在旗艦級產品上出現的硬件規格,下放到傳統定位上的中端產品中。

以最新發布的一加Ace2V為例,過去在2000~2500元的中端機型上,對應的處理器產品也是中端產品,比如高通驍龍的7系列、聯發科的天璣8000系列等等。而一加Ace2V采用了與旗艦機相同的天璣9000處理器以及LPDDR5X的內存規格。

“我覺得一加要堅持自己對產品的認知,把很多的慣例放到一邊,只有這樣把整個產品跟用戶的契合度做的很好,換句話說,把產品的價值感做出來。”李杰說到。

隨著一加不斷有新品推出,對于加速手機市場競爭的作用已經開始顯現,不少同價位的產品都在一加新品發布后進行了降價。李杰表示,短期內可以看到,一加已經給行業帶來了一些變化,包括產品降價、配置升級,而從技術端來說,一加也促成了8GB內存、塑料支架等配置的加速淘汰,對用戶而言,產品力越來強強絕對是好事。

李杰提到:“我認為現在的行業里整體手機品類已經進入到產業中后段的周期,在這個周期之下有一個特征:低頻購買、高頻使用。在這種情況下手機又覆蓋了很多場景的需求,于是就會導致在很多方面用戶對于體驗包括換機的挑剔程度、或者刺激他購買的東西會越來越高要求。”

長期來看,手機市場已經趨于飽和的市場背景下,“降價”對消費端的刺激將會有越來越強的局限性,消費者更希望買價格更好、更合理的產品,而不是買一個降價或者價格更便宜的手機,因此一加也會堅持目前的策略,即在同價位中提供更好的產品給用戶進行選擇,同時在技術研發上不斷進步。

“未來,一加的每一代產品都會有一些拿得出手的底層科技,同時通過整合軟件、硬件甚至云的能力,去打造體驗的差異化,最終收獲用戶的認可。”李杰表示。(本文首發鈦媒體App)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