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投資 > 正文

產業興、村民富,闊步走上“振興路”

2023-06-06 22:59:40來源:微東興  

產業興、村民富,闊步走上“振興路”

近日,東興區高梁鎮方家溝村,滿山遍野的車前草迎風茁壯生長。繁茂的葉片上,一根根長達60厘米左右的穗狀花序沖天而起,已然到了成熟收割期。而另一邊的紫蘇糧蔬基地,連片的雙面紫蘇枝繁葉茂,長勢良好。

作為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今年以來方家溝村緊緊抓住機遇,瞄準中藥材種植發展車前草和紫蘇,瞄準市場前景好的產業培育南美對蝦、龍蝦養殖、麥穗工藝品加工廠以及柑橘、蓮藕等水果蔬菜種植,有效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大大激活鄉村振興動力。

車前草成村民致富增收新“法寶”


(相關資料圖)

車前草,又名車前子、車輪草等,全草可藥用,具有利尿、清熱、明目、祛痰等功效。

去年5月,方家溝村瞄準市場緊俏的中藥材市場,通過網絡招商引資,引進企業業主—四川內江康奧中藥材公司,以“集體經濟+中藥材公司+農民”的訂單種植模式種植車前草800余畝。公司前期提供種苗、肥料等相關物資,并承擔一半的人工費用,收割后除去成本,與村集體五五分成,盤活了土地資源,解決了部分農村剩余勞動力。

4月中下旬,方家溝村的車前草迎來采收季。種植基地隨時能看到村民手持鐮刀或剪刀,在田地里仔細挑選已到成熟期的果穗。

“目前,車前草基地共有800余畝,采用的是‘糧經’輪作模式,上半年種車前草,下半年種大豆,等到了成熟期,就可分批進行收割,一直到6月份采收完畢。”方家溝村黨總支書記粟紹全介紹。這段時間來,方家溝村組織了二十多位農戶搶抓晴好天氣,小規模收割成熟車前草,儲存起來等待中藥材公司前來收購。

作為種植收獲的第一年,車前草的經濟效益已經初顯。粟紹全算了筆賬,當前,公司收購車前草的價格是70元每公斤,每畝地平均可產車前草150公斤左右,相當于每畝地收益能夠達到一萬一千元,預計今年可以為村集體經濟帶來30多萬元的收入。

而在村集體經濟的帶動下,方家溝村已經有上百位村民開始種植起了車前草。村民劉紹英個人種植了28畝,“我們這種得好的車前草,畝產量有200多公斤,收益能達到一萬五每畝。”

粟紹全介紹,方家溝村的車前草大規模收割、銷售完成后,土地將輪作大豆,以此提高產業的收益。今年村“兩委”向上爭取了380萬元的資金,準備完善種植基地的水利基礎設施和道路基礎設施。

訂單式農業為村集體經濟顯著創收

在整合本村自然資源與社會資本的基礎上,方家溝村靈活運用“投資商+村集體+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不僅發展車前草種植,還借助業主力量開墾荒地、修建產業便道、簡易蓄水池和管網,打造紫蘇糧蔬基地1200畝,在淺丘山腰形成了糧藥產業帶。

據方家溝村駐村第一書記劉榮亮介紹,基地夏季種植玉米+紫蘇,冬季栽種蔬菜,所有產品實行訂單式農業,藥材直接交付藥廠,玉米和蔬菜與大型經銷商簽訂銷售協議。每年可獲利800余萬元,為村集體經濟創收50至60萬元,并長期解決村民就近就業問題。同時帶動村民種植紫蘇,由投資商免費提供種苗和技術,保底收購紫蘇葉和紫蘇梗,每年每畝土地可為村民創收約6000元。

除了中藥材種植,方家溝村還努力推動形成多元化的立體農業經濟。充分發揮村民傳統優勢,種植柑橘、蓮藕和特色水產養殖,讓村民擁有自足感。

近日,在高梁鎮方家溝村龍蝦養殖社,負責人周利起了個大早,正從蝦塘中挨個撈出放置了一晚上的蝦籠,收獲小龍蝦。周利的養殖社總共有60多畝,平均每畝蝦塘可以產蝦200多斤。當前小龍蝦批發價為中蝦20元左右每斤,大蝦30元左右每斤,這些蝦塘今年預計能為他帶來十幾萬元的收入。

多元化發展立體農業經濟

“投資商+村集體經濟組織+中藥材種植+柑橘種植+特色水產+蓮藕種植+農旅觀光”,方家溝村采取“七位一體”的多元化發展思路發展立體農業經濟,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化產業路。

如今,方家溝村正在探索“政府資金+社會投資”模式,以網絡招商為抓手,采取“投資商+村集體+” 的利益聯結機制發展多元化立體經濟。利用政府資金配套產業基礎設施,網絡招商吸引社會投資發展產業。兩年內,到村考察洽談的投資商近200人次,已落實落地5戶,投資金額達1000萬元。現已建成南美白對蝦養殖車間1個、麥穗工藝品加工廠1個;落實落地車前子大豆輪作基地近800畝,紫蘇玉米蔬菜基地3000畝,特色柑橘500畝,蓮藕800畝。

目前方家溝村集體經濟從2021年經濟收入1300多元躍升到2022年經濟收益31789元,2023年集體經濟有望突破100萬元,并且每天有近200余村民在村上務工。

產業旺,鄉村興。當下,車前草、紫蘇、龍蝦、柑橘、蓮藕,已經在方家溝村扎下了“根”,村子里隨處可見一畝畝長勢良好的中藥材、糧經作物,多元化的產業發展,正在成為方家溝村增收致富、促進鄉村振興的新動力。

“今年,我們將繼續以網絡招商為抓手,多元化發展立體農業經濟,著力打造林下經濟、中藥材產業,讓村民增收致富、村集體經濟收入取得重大突破。”劉榮亮說。

圖 文:東興融媒 田 園

編輯:謝曉明 王希倩

責編:逄大海

編 審:吉方清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