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研報 > 正文

呂梁市以“小切口、有特色”地方立法推動民生改善和社會治理創新

2023-05-31 08:01:58來源:黃河新聞網呂梁頻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我市緊貼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對法治建設的呼聲期盼,積極推進“小切口、有特色”立法探索實踐,聚焦生態環境、公共安全、文化傳承、民生等重點領域制定出臺地方性法規20部,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等問題,有效推動民生改善和社會治理創新。2022年12月,相關典型經驗做法受到中央依法治國辦通報表揚。

注重建機制,切實提高立法質量。建立黨的領導立法機制,把牢政治方向。把黨的領導貫穿立法工作全過程,自覺把地方立法納入地方治理體系。堅持向市委請示報告制度,市委安排的立法課題優先進行,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報經市委批準;法規草案二審前,主動向市委報告,特別是涉及“社會關注度高、有關方面意見分歧大”的問題以及需要市委決策的事項,在市委常委會上作充分說明,確保法規體現黨委主張、符合人民意愿。建立人大主導立法機制,提供基礎保障。充分發揮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立法中的主導作用,制定立法計劃、立法聽證辦法、重要條款單獨表決辦法、立法評估辦法等多項工作制度,實施重點立法項目雙組長制,細化規定了法規的立項、論證、起草、審議、聽證、表決、評估等內容,形成較為合理、銜接順暢的立法工作機制,為立法提供“全流程”制度保障。建立各方參與立法機制,形成工作合力。設立科級事業編立法聯絡中心,確定20個基層立法聯系點,暢通民意反映渠道。深化拓展“領導干部+人大代表+聯絡站+社區治理”活動,發揮人大代表聯絡站聯系群眾的橋梁作用。建立立法咨詢專家庫,發揮專家智庫作用。幾年來,共舉辦各類立法調研、咨詢、座談、征求意見370余次,收集法規草案意見建議千余條,300余條最終被融入法規文本。

用活小切口,著力解決民生問題。切得準,聚焦矛盾焦點立法。準確把握新時代呂梁改革發展的立法需求,針對矛盾焦點最集中的問題先行立法。為充分發揮山西省重要生態屏障區、黃河中游重要生態涵養區功能作用,推進生態修復和保護工作,我市先后制定城市綠化條例、揚塵污染防治條例、禁牧休牧條例等10部地方性法規,量化地方標準,實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和生態補償機制,推動落實企業環保主體責任,用最嚴格的法規制度推動綠色發展、守護藍天碧水凈土。切得小,聚焦時代要求立法。針對城鎮化規模快速擴張,城市發展面臨的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將電梯使用、道路挖掘、電動自行車管理、停車管理納入立法規劃計劃,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對共享單車的運營管理、通行安全、停放充電等作具體規定,引導其規范有序發展;將搭載人的年齡上限設定為16周歲,解決了12周歲到16周歲之間的未成年人既不能自己騎也不能被搭載的。切得實,聚焦民生需求立法。在立法項目選擇上堅持民生優先,問需于民。柳林泉域水資源保護條例規定優先利用地表水、優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引導鼓勵使用中水、嚴格控制開采地下水等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中小學校幼兒園規劃建設條例對新建中小學校、幼兒園布局要求、規模標準進行明確規定,為推動“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行動提供法治保障。

突出有特色,助力呂梁社會發展。選題注重特色特點。“有特色”是地方立法的靈魂。我市共有非遺保護項目200余項、非遺傳承人330余人。針對保護投入不足、保護措施不力等實際困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明確要求將保護經費列入政府年度財政預算,根據非遺項目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保護措施。在古樹名木保護條例中實行“提級保護”,量化市縣政府對古樹名木的保護經費標準,將城市建成區樹齡在80年以上不滿100年的樹木和古樹群納入保護范圍。更具“呂梁味”的地方條例有力保護了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結構力求精煉精干。不盲目追求體系結構、面面俱到,讓特色條款、管用條款更加鮮明突出。呂梁市河道管理條例創設河道治理、保護、利用專章,著重維護河道生態環境、發揮河道綜合功能、嚴明河道生態保護修復責任。城市道路挖掘管理條例全文不設章節,一條闡明一個問題,從計劃、審批、交安、施工、修復、應急等7個方面進行規制,僅19條1900余字。內容確保管用實用。立法重在規范和調整呂梁本地事務,能具體的盡量具體、能明確的盡量明確。電梯使用安全條例細化電梯管理人、維護保養人的具體義務。禁牧休牧條例設置“特別條款”,規定在呂梁黑山羊保種基地、中陽縣柏籽羊肉基地和基于鄉村自然風光旅游點綴需要的景點,可由當地林草主管部門在禁牧區以外核定載畜量,適度放養羊只,以保護良種、營造鄉村田園牧歌景色。(王富貴 王瑤 王品)

呂梁日報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