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證券 > 正文

虛假增持套路深:實控人增持爽約屢見不鮮

2020-03-12 16:24:56來源:中國經濟網  

實控人增持爽約屢見不鮮 高管增持承諾成空話放股民鴿子

在A股市場中,除了老生常談的“牛”、“熊”之外,還有一種讓股民們惟恐避之不及動物,它就是——“黑天鵝”。而央視的 3·15晚會,作為馳名資本市場“大殺器”之一,在過往的數年已經有一大批“黑天鵝”從3·15晚會中飛出。事實上,近年來監管部門對資本市場亂象敢于亮劍,保持高壓震懾,對違法違規行為嚴懲不貸。

但股東增持的風險也是很明顯的。首當其沖的是,大股東增持往往是主力機構刻意打壓股價的契機,絕大多數股票在大股東宣布增持后都呈現先揚后抑的走勢,反而導致投資者清倉逃跑。其次是增持一旦因某種原因不能兌現,就會影響公司聲譽。上市公司大股東不能按期兌現增持承諾,除了無法規避的客觀制約條件外,如資本市場環境、經濟環境、融資環境等發生了較大變化,也不乏是一種人為欺詐,人心叵測,其中也有貓膩,把增持作為誘餌,引逗股民追捧,以提升股價。

實際上,近年來上市公司大股東增持違約的情況頻現,或延期或擱淺,增持變成“畫餅充饑”的資本游戲,變成戲弄投資者的欺詐手段,只是虛晃一槍。

來看看剛剛過去的2019年都有哪些上市公司違背了增持承諾,受到了監管層的懲罰。

金財互聯股東徐正軍未按承諾增持

2月20日,徐正軍作為金財互聯(002530)持股5%以上股東,多次變更增持承諾,且原增持承諾的實際完成率為0。為此,深交所對其下發監管函。

2018年6月22日,金財互聯披露了《關于部分持股5%以上股東擬增持公司股份的公告》,徐正軍作為金財互聯持股5%以上股東,承諾自2018年6月22日起12個月內增持金財互聯股份,即至2019年6月21日。2019年7月8日,金財互聯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于部分持股5%以上股東延期實施暨調整增持公司股份計劃的議案》,同意徐正軍延長此次增持計劃實施期限,延期期限為自公司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之日起12個月,即至2020年7月7日。2020年1月23日,金財互聯2020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于部分持股5%以上股東終止實施增持計劃的議案》,同意徐正軍終止此次增持計劃。

公告顯示,金財互聯部分持股5%以上股東朱文明、徐正軍及束昱輝擬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或相關法律法規允許的其他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擬增持金額合計在1.20億元至1.50億元之間,其中,朱文明增持金額為4000~5000萬元;徐正軍增持金額為4000~5000萬元,束昱輝增持金額為4000~5000萬元。

徐正軍作為金財互聯持股5%以上股東,多次變更增持承諾,且原增持承諾的實際完成率為0。徐正軍的上述行為違反了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2018年11月修訂)》第1.4條、第2.1條和第11.11.1條的規定。深交所要求徐正軍充分重視上述問題,吸取教訓,及時整改,杜絕上述問題的再次發生。

九安醫療實控人劉毅"忽悠"員工增持自己卻暗地減持

2020年2月17日晚間,天津九安醫療(002432)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董事長鼓勵員工近日增持公司股票,對于連續持有增持股票12個月以上并在職的員工,若虧損將自掏腰包補償50%。不僅如此,九安醫療公告還稱,對增持后不滿12個月內離職以及因個人過失或任何法律糾紛給公司帶來任何損失的員工,取消上述補償資格。公告顯示,截至2020年1月31日,九安醫療及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的全體員工總數為1153人。

需要注意的是,劉毅在“喊話”員工增持股票的同時,自己卻在持續減持九安醫療股份。梳理公司歷史公告發現,1月22日,九安醫療公告稱,其控股股東三和公司于1月20日、1月21日以大宗交易和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其持有的九安醫療無限售流通股共887.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05%。而通過天眼查顯示,石河子三和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第一大股東、公司實控人為劉毅,持股比例達89.34%。

2019年10月10日發布的減持計劃,三和公司計劃自2019年10月10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的方式減持不超過865.61萬股,不超過該公司總股本的2%,且在任意連續90個自然日內減持總數不超過九安醫療總股本的1%。

2019年3月2日,九安醫療公告,持有其1.6億股(占該公司總股本比例37.28%)的控股股東三和公司,計劃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該公司股份不超過865.6萬股,減持原因為自身資金需要。

2019年9月23日,九安醫療收到三和公司《關于股份減持計劃實施完畢的告知函》,后者3-7月間累計以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九安醫療股份2116.16萬股,占前者總股本的4.9%,所持九安醫療股份從37.28%降至33.43%。

這樣看來,劉毅控制下的三和公司,2019年開始就已經進行了大手筆減持套現。

2月19日晚間,九安醫療收到來自深交所的關注函。深交所要求九安醫療補充說明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2020年以來所持公司股份變動情況,并明確上述主體未來減持計劃。同時,要求其說明對倡議人補償能力、補償保障措施的具體核查情況,說明本次倡議所涉虧損補償的合理性、可行性,以及說明本次增持公司股票倡議的原因及目的、是否存在配合股東減持的情形。

捷成股份薛俊峰等三人虛假增持收監管函

2019年11月28日,捷成股份(300182)公布了關于收到深交所對鄭羌、薛俊峰、鄧浩的監管函。原因是三人虛假增持,承諾增持公司股票在披露期間內未實現承諾。

2018年7月9日,捷成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徐子泉、部分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團隊,計劃自2018年7月9日起12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合計不低于1億元,累計增持股數將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

直到2019年6月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捷成股份的增持計劃一直停留在口頭上,并未按期實施增持。相反,與未增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捷成股份的減持動作卻接連發生,而且均處于增持承諾期中。在承諾期內,控股股東和高管接二連三大手筆減持。

公司控股股東徐子泉在2019年3月21日,徐子泉通過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統減持其持有的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約5149.9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2%,徐子泉僅該筆減持就套現2.86億元。另外,捷成股份5月13日晚間公告,為歸還股票質押融資貸款、降低股票質押風險,同時為引入戰略合作伙伴,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徐子泉擬將公司股份1.64億股(占總股本的6.37%),協議轉讓給珠海節睿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轉讓價4.6元/股,總價款7.54億元。此次權益變動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及實控人發生變化。上述兩筆合計總計10.4億元。

還有根據捷成股份去年6月14日公告披露,收到公司副總經理荊錯的《股份減持計劃操作完畢的告知函》,截至2019年6月13日,荊錯已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股份數量213.58萬股,此次股份減持計劃已實施完畢,按當日股價計算,荊錯減持獲利966.2萬元。

新綸科技高管5000萬增持計劃落空

2019年11月20日,新綸科技(002341)發布了深交所《關于對深圳市新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當事人的監管函》的公告。

根據深圳市新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5月9日披露的公告,吳智華、王鳳德、王友倫、翁鐵建、文成煒、張橋擬自2019年5月9日起六個月內增持新綸科技股份,合計增持金額不低于5,000萬元,不超過10,000萬元。

但11月9日,新綸科技公告稱此前6名高管擬增持公司股份金額合計不低于5000萬元,不超過1億元,但六個月過去,上述高管未實現承諾,公司稱因增持股份所需資金未能籌措到位實施困難,所以終止了增持計劃。

深交所表示,吳智華等6人為新綸科技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時任董事會秘書,未能恪盡職守、履行誠信勤勉義務,違反了本所《股票上市規則(2018年11月修訂)》第1.4條、第11.11.1條及本所《中小板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指引(2015年修訂)》3.1.1條的規定。請你們充分重視上述問題,吸取教訓,杜絕上述問題的再次發生。

ST羅頓實控人增持爽約剛被上交所通報批評

2019年9月20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了紀律處分決定書,ST羅頓實控人李維及其一致行動人夏軍未能在承諾的增持期限內完成增持計劃,被上交所通報批評。該紀律處分將通報中國證監會,并記入上市公司誠信檔案。

事情究竟是怎樣的呢?經查明,2018年5月8日,ST羅頓實際控制人李維及其一致行動人夏軍披露增持計劃稱,自2018年5月10日起的6個月內通過上交所交易系統增持公司股票,增持金額為3500萬元至10000萬元。其中李維及夏軍增持金額不低于3500萬元,不高于1億元;而公司的部分高管承諾將增持100萬元至300萬元。

該增持公告發出后,高管們如約完成了增持計劃,然而實控人及一致行動的增持動作卻進展緩慢,至2018年11月10日該增持承諾到期時,李維和夏軍僅僅增持了99.4萬股,完成增持金額305.57萬元,還不及當初增持承諾下限的十分之一。于是2018年11月10日,公司披露公告稱,李維及其一致行動人夏軍未能在承諾的期限內完成增持公司股份的計劃,決定將本次增持計劃的增持期限延長6個月。

然而沒想到的是,在延期的這半年內,李維及夏軍竟然一股未買,他們稱,受公司進行的資產處置等重大事項,以及處于定期報告的密集披露窗口期影響,未能完成增持計劃。上交所認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面向全市場公開披露的增持計劃,涉及全體投資者對公司發展前景和投資價值的判斷,可能對公司股價和投資者決策造成重大影響,是市場高度關注的重大事項。相關增持主體應當根據自身資金實力、履行能力等,審慎確定增持規模。其一旦作出增持計劃并對外披露,理應嚴格遵守、及時履行。李維及其一致行動人夏軍違反增持承諾,其行為違反了《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相關規定。

凱恩股份(002012)控股股東持計劃“爽約”

2019年9月15日晚間,凱恩股份公告稱,凱恩集團決定終止實施增持計劃。

2018年1月,凱恩集團承諾增持:“自增持計劃披露之日起12個月內,凱恩集團擇機在二級市場增持凱恩股份的股份,累計增持比例不超過增持計劃披露之日的公司總股本的3%。本次增持所需的資金來源為凱恩集團的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

當時凱恩集團提出的增持目的為:“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認可,相信公司具有資本市場的長期投資價值,同時為堅定投資者信心,維持公司股價穩定,切實維護廣大投資者權益”。

如今一年多過去,凱恩集團違背承諾,也“打臉”了它當時對上市公司的美好預期。

凱恩集團為何終止增持承諾?它自稱是缺錢了。凱恩集團表示:“現階段已實在無法再籌措足夠的資金執行增持計劃。”實際上,這不是凱恩集團第一次表示因為缺錢而無法增持。就在去年1月,凱恩集團就曾表示因為資金不足,無力完成增持計劃。當時凱恩集團資金不足主要是因為償債壓力大以及股份被凍結。

延安必康(002411)高管承諾增持1.5億元爽約

2018年9月21日,延安必康發布增持計劃,公司10名董事、監事、高管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充滿信心,結合對公司股票價值的合理判斷,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合計不低于1.5億元。

公告顯示,相關主體當前均未持有公司股份,根據增持計劃,增持價格不高于每股30元,李京昆增持金額不少于6000萬元,香興福、雷平森、鄧青分別增持金額不少于2000萬元,其余6名高管各自增持金額不少于500萬元。

2019年8月13日,公司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部分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終止增持公司股份計劃的議案》,在增持期間內,上述擬增持人員均未增持公司股份。

對于增持“爽約”,給出的理由是“由于金融市場環境變化、融資渠道受限等客觀原因,增持股份所需資金未能籌措到位,導致增持計劃的實施遇到困難”。2019年9月12日,公司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通過該終止增持議案。

2019年2月,公司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新沂必康質押給興業證券(601377)的部分股票遭遇強制平倉導致被動減持,此次合計減持174.47萬股,占總股本比例為0.11%。此次減持,正式拉開了控股股東及實控人的被動減持大幕。

截至9月10日,延安必康實控人李宗松及其一致行動人新沂必康、陜西北度、恒升308號信托計劃、恒升309號信托計劃,合計累計減持公司股份1.08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7.02%。且李宗松先生及其一致行動人預計,未來六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系統出售股份合計可能達到或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5%。

東方日升李宗松增持未果反變減持

2019年8月2日公司發布了持股5%以上股東李宗松的減持計劃,稱由于股票質押業務存在違約風險,該股東所質押給質權人的部分股票可能存在遭遇強制平倉導致被動減持情況,以及個人資產配置需要,產生主動減持情況。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預計在2019年8月26日至2019年11月23日期間,連續90個自然日內減持比例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

幾天之后,8月6日,公司發布了增持計劃未實施的公告。李宗松去年8月起計劃未來12個月擬以自有資金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大宗交易等方式增持公司股份,由于目前資金狀況發生變化、股票被強制平倉,無法在期限內實施增持。

2019年8月27日,東方日升(300118)發布深交所下發監管函公告。

公告顯示,截至2018年8月22日,東方日升股東李宗松持有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10.22%的股份。2018年8月23日至2019年8月19日期間,李宗松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和大宗交易合計賣出公司股票46,623,489股,并將1,500,000股公司股票進行約定購回式證券交易,持股比例累計減少5.17%。2019年8月20日,李宗松通過公司披露了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8月21日,李宗松通過集中競價交易賣出公司股票38,425股。李宗松在持股比例變動達到5%時,未按照《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第十三條的規定停止交易并披露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亦未在披露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后的2日內停止買賣公司股票。

李宗松的上述行為違反了《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2018年11月修訂)》第1.4條、第11.8.1條的規定。

南京新百控股股東終止增持計劃

2019年6月22日,南京新百(600682)公告稱,其控股股東三胞集團、實際控制人袁亞非因未能籌集到相應的增持資金,尚未實施增持計劃,經慎重考慮決定終止實施本次增持計劃。

公告表示,三胞集團因流動性緊張,持有的主要資產大部分已被相關債權人進行凍結,為盡力爭取完成本次增持計劃,一直在積極與各債權人進行協商與溝通,爭取早日恢復公司的流動性,并將調配資金優先考慮增持計劃。但截至目前,三胞集團尚未籌集到相應的增持資金。

2018年6月25日,南京新百披露其控股股東及實控人擬增持公司股份的公告,彼時信息顯示,袁亞非計劃從 2018年6月25日起6個月內,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和信托計劃等方式增持公司無限售流通股,擬增持資金為不低于 4億元,增持價格不高于 35 元/股,累計增持比例不超過公司已發行總股份的 2%。

但此后南京新百又公告稱,因2018年以來國內市場環境、經濟環境、融資環境等客觀情況發生了較大變化,三胞集團流動性較為緊張,無法籌措資金在原計劃期間內實施增持,上述增持計劃被申請延期至2019年6月25日,然而在截止日到來之前,上述計劃卻再度因籌資問題終止。

總結以上“爽約”的理由,有缺錢,也有敏感期限制、流動性緊張、金融環境發生變化等。實際上,監管層也在重拳打擊相關主體“爽約”的“忽悠式”增持。

將實行的新版證券法將堵住法律漏洞,新增公開承諾的披露義務以及違反承諾的賠償責任,有利于充分保護投資者權益。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