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控 > 正文

世界快看:國金宏觀:央行重心轉向防風險 貨幣政策進一步寬松空間有限

2022-11-17 08:51:26來源:券商研報精選  


(相關資料圖)

事件:11月16日,央行發布2022年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點評:

央行對海外經濟更悲觀、對國內經濟邊際轉樂觀,更加關注國內通脹風險

央行對海外經濟研判更悲觀、對國內經濟邊際轉樂觀。三季度報告指出“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加大”,比二季度的“全球經濟活動邊際放緩、部分經濟體硬著陸風險增加”更顯悲觀。而報告對國內經濟研判更為樂觀,不再提及“穩定經濟大盤”,指出經濟恢復發展的基礎“還不牢固”、比二季度的“尚需穩固”更為積極,對消費約束由收入不振等改為強調預防性儲蓄,不再強調投資“難點堵點”、只提“收益不足”等。

不只是結構性通脹,總體通脹風險已成為當下貨幣政策關注的焦點之一。在二季度報告強調“結構性通脹壓力”的基礎上,三季度報告進一步強調總體通脹反彈壓力,一方面是貨幣供給增長較快,“一段時間以來我國M2增速處于相對高位”,另一方面是“總需求進一步復蘇升溫可能帶來滯后效應”,特別是防疫更加精準后消費動能可能快速釋放,我們在《通脹的“序章”》報告也提示過類似的邏輯。

“穩字當頭”基調下,政策側重防風險、關注兩大風險,操作偏向結構工具

“穩字當頭”基調下,政策側重防風險、關注通脹和房地產兩大風。貨幣政策“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基調表述不變,但不再提及“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提振信心”等;政策重心明顯向防風險傾斜,除需求側變化帶來的通脹潛在風險,還有房地產領域風險,把“穩妥實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提到“用好用足工具箱”之前,首提“維護好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政策重心變化下,操作層面重點在引導發揮“準財政”作用和運用再貸款等結構性工具。三季度報告中關于貨幣政策下一階段安排的表述,基本與二季度報告類似,主要變化體現在三個點上,重點強調指導政策性、開發性銀行“用好用足”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和8000億元新增信貸額度,“推動保交樓專項借款加快落地使用并視需要適當加大力度”,“加快推動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落地生效”。

貨幣政策進一步寬松空間有限,“準財政”是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協同的關鍵

防風險下,貨幣政策進一步寬松空間有限,貨幣流動性環境最寬松的階段或已經過去。需求推動的通脹風險上升,會掣肘總量貨幣政策工具的運用,或意味降準的可能性下降;而房地產領域風險,最緊迫的是房企債務和項目爛尾,近期加強房企融資支持政策的推出,已經在著手化解這一問題。防風險背景下,貨幣流動性環境或維持合理適度、不具備持續收緊的基礎,但最寬松的階段或已經過去。

“準財政”是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協同的關鍵,政策性開發性貸款和金融工具或進一步擴張。專欄2專門介紹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作用,截至2022年10月末兩批金融工具合計已投放7400億元、各銀行為金融工具支持的項目累計授信額度已超3.5萬億元,對應撬動杠桿約4.7倍。結合當前政策表態和過往經驗,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和信貸或繼續支持穩增長,央行通過PSL等提供資金支持。

風險提示:

1、政策效果不及預期,CPI通脹超預期。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