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控 > 正文

破產傳聞后被“野性消費”,天府可樂董事長現身淘寶,超100萬人涌進直播間

2023-01-05 18:38:40來源:時代財經  


(資料圖)

蔣林在直播中透露,近幾年天府可樂市場表現已經有所改善,年增長率基本上接近翻番,2022年,天府可樂在天貓平臺的銷量增長達到300%。

時隔多年后,昔日“國宴飲料”因“破產”傳聞再度引發關注。

1月4日,“天府可樂破產”的消息沖上熱搜。消息顯示,近日,重慶第五中級人民法院發布了中國天府可樂集團公司(重慶)(下稱“天府可樂集團”)的破產清算公告。目前,天府可樂集團的多家分支機構也全部注銷、吊銷。

不少消費者開始感嘆又一國產可樂即將退出歷史舞臺,甚至以“野性消費”表達對天府可樂的支持。天貓數據顯示,1月4日,天府可樂天貓旗艦店日銷暴漲17倍。

但就在當天晚上,事件出現反轉,天府可樂公開否認破產傳聞,其在天貓旗艦店發布公告稱,破產系誤讀,民族品牌不會輕易垮,感謝廣大網友支持。1月5日,天府可樂董事長蔣林出現在淘寶直播間,再度重申公司破產系外界誤讀。

蔣林表示,破產清算的是中國天府可樂集團公司(重慶),這是天府可樂早期的經營企業。2018年,天府可樂(重慶)飲品有限公司(下稱“天府可樂飲品公司”)成立,原企業的品牌、配方、知識產權都已轉移到了新公司。“老公司一直處在無業和虧損的狀態,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需要將其進行破產清算。”

就天府可樂目前的經營狀態等問題,時代財經致電天府可樂飲品公司,但電話始終未能接通。

從輝煌到沉寂

30多年前,在川渝等地的超市里,曾經熱銷著一款風靡全國的“國宴飲料”——藥草味可樂“天府可樂”。彼時,許多中國消費者喝的第一瓶可樂不是可口可樂或百事可樂,而是天府可樂。

在此次淘寶直播中,蔣林表示,20世紀八九十年代天府可樂的銷售高峰期時,公司在全國有100多個罐裝廠,市場占有率達到75%。

另據財經雜志報道,1990年,天府可樂的營收就達到3億元。不過,此后銷售形勢急轉直下,從1994年到2009年的15年里,天府可樂逐漸消失在消費者的視野當中。

1994年,跨國巨頭百事可樂與天府可樂成立合資公司后,天府可樂的產品開始被雪藏。

短短幾年內,包括天府可樂在內,全國眾多老汽水品牌幾乎銷聲匿跡。它們消失的原因如出一轍——與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中的一家合資,然后被迫停止生產自有品牌,淪為對方的裝瓶廠。

蔣林解釋稱,當時外資飲料公司要在中國市場發展,必須與本土企業合資建廠,而那時本土飲料制造水平相對落后,企業也希望借助外資實力,提升生產水平,以市場換技術。但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本土企業與外資品牌成立合資公司后,生產技術、配方、商標和專利也被轉移至合資公司。

曾在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快消公司工作多年的任昊(化名)曾在去年8月告訴時代財經:“當時外資飲料公司和國產品牌的合作方式比較粗暴,雖然是成立合資公司,但現有產能大多全都用于洋品牌的裝瓶業務,新增的產能很少,所以國產品牌的產品被變相減產了。”

相關員工也逐漸被邊緣化。據財經雜志報道,與百事可樂組建合資公司時,天府可樂有職工1123人,其中430人進入合資公司,其余693人在天府可樂集團公司內部待崗,他們失去了原本的工作內容,每個月只能拿生活費,近幾年正陸續退休。

天府可樂的境遇是中國老汽水廠由盛轉衰的縮影。在外資巨頭們的強勢碾壓下,許多著名的國產老汽水或停產,或退出市場,可樂市場基本被“兩樂”統治。

卷土重來

2008年,天府可樂開始謀求重歸市場。

這一年,天府可樂開始向百事可樂追討品牌所有權,2010年底取得配方所有權;2013年,商標權回歸天府可樂名下;2016年,天府可樂在重慶舉行復興上市發布會,宣布回歸市場。

雖然高調復出,但天府可樂的市場表現未達預期。據重慶商報報道,2016年,天府可樂系列飲料生產總量995684箱,銷售額為3818萬元,虧損1387萬元;2017年產量705382箱,銷售額3196萬元,虧損1695萬元。

上述報道稱,在回歸市場的前兩年,天府可樂采取收取品牌管理費的合作模式過于簡單。在這種“松散式”的合作框架下,合作方沒有商標和配方等核心資產,擔心“為他人作嫁衣”,因此不敢在產品研發、產能擴充上加大投入,不敢放開手腳拓展市場,最后導致了市場反應不理想。

2018年,天府可樂轉變了經營策略,引入民營資本。天府可樂集團的控股股東重慶輕紡集團實行混合制改革。同時,天府可樂集團被列入重慶國資委混改試點企業,成立了混改公司——天府可樂飲品公司,完善了公司的組織架構,設計了全新的銷售渠道通路。

2021年,天府可樂決定從包裝設計、品牌定位、營銷策略上全面升級,同期重新復活青鳥汽水,啟動雙品牌戰略。同時,天府可樂還宣布了新的10年戰略目標規劃,計劃逐漸與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

回歸市場面臨挑戰

2022年,在貴陽召開的經銷商大會上,天府可樂表示,將向貴州市場全面進發,向著扎根重慶、做強西南、覆蓋全國的目標前進,力爭在10年內達到10億以上,年產量為30萬-50萬噸。

挑戰也接踵而至。首先是價格問題。和冰峰、北冰洋等一樣,國產汽水一直為消費者詬病的問題就是其產品售價過高,甚至貴過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在此次天府可樂的直播過程中,也有消費者不斷評論稱,天府可樂售價要貴過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希望未來會銷售單價在4元以下的產品。

目前,330ml瓶裝天府可樂的單價大多在5元左右,相比之下,330ml瓶裝的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的售價都在3元上下,500ml的價格則在3.5元左右。

蔣林在直播間解釋稱,近幾年,天府可樂面臨國際巨頭的壟斷式競爭,在夾縫中生存。為了保證產品的質量,同時體現出一定的差異化特色,天府可樂不得不以犧牲成本、提高產品價格為代價。

“天府可樂和國際巨頭相比,就是大象和螞蟻之間的差距,如今品牌號召力和資源,很難匹配目前的市場狀況。”蔣林表示,天府可樂目前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消費者存在斷層,可樂的主要消費群體為30歲以下人群,但他們大多數人對于天府可樂的品牌認知度不夠。

國際巨頭擠壓下,天府可樂在重回市場后依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2022年7月,重慶產權交易網發布的《天府可樂(重慶)飲品有限公司11.8784%股權轉讓公告》披露了天府可樂近期的經營情況。

公告顯示,2021年1至12月,天府可樂飲品公司營收1651.87萬元,凈利潤-1832.47萬元。2022年1至5月,該公司營收932.55萬元,凈利潤-407.22萬元。

好消息是,近兩年國貨抬頭的趨勢開始滲透到可樂等汽水行業,和天府可樂一樣一度在市場上銷聲匿跡的本土地方汽水品牌開始卷土重來。漢口二廠、冰峰、北冰洋或是不斷推出新品,或是提出登陸資本市場的計劃,新消費品牌元氣森林也推出可樂味汽水,與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正面交鋒。

而在傳出“被破產”的消息后,天府可樂也備受關注。此次天府可樂在淘寶開播后,直播間人數最高時超過100萬人。阿里巴巴數據顯示,1月5日,天府可樂開播后的1小時,銷量暴漲30倍,當天淘寶搜索同比增長超過100倍,并帶動國貨汽水銷量大漲。

蔣林也在直播中透露,近幾年天府可樂市場表現已經有所改善,年增長率基本上接近翻番,2022年,天府可樂在天貓平臺的銷量增長達到300%。此外,他還表示,天府可樂正在持續擴大生產,目前一期廠房已經建成,二期廠房也正在建設中,近期公司還將推出橙汁和酒味汽水新品,并計劃在海外建廠。

關鍵詞: 天府可樂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