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控 > 正文

世界快訊:中信證券:制造業景氣升至臨界點以上,產需兩端同步改善

2023-02-01 08:57:35來源:券商研報精選  


(資料圖片)

程強

1月,隨著“放開”后社會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正常,制造業景氣上升至50.1%,重新回到擴張區間。綜合來看,1月制造業企業產需兩端指標均有明顯回暖。制造業PMI生產指數為49.8%,較上月上升5.2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為50.9%,較上月上升7.0個百分點。非制造業方面,1月份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4%,較上月上升12.8個百分點,重返擴張區間。地方兩會在春節前集中召開,各地紛紛對發展新經濟進行部署,推進產業創新升級,并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我們預計隨著政策效力進一步釋放,后續制造業PMI和非制造業PMI會延續回暖。

2023年1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制造業PMI)為50.1%,比上月上升3.1個百分點;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非制造業PMI)為54.4%,比上月上升12.8個百分點。

▍制造業景氣升至臨界點以上,產需兩端同步改善。

隨著疫情防控轉入新階段,社會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制造業景氣度明顯回升。1月份制造業PMI為50.1%,回升至擴張區間。從結構上看,制造業企業的生產能力、市場需求、物流配送、人員到崗均有較大回升。生產指數為49.8%,較前值上升5.2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生產端較快回暖;新訂單指數為50.9%,較前值上升7.0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市場需求明顯回升;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47.6%,較前值上升7.5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原材料供應商交貨時間延長情況有所改善;從業人員指數為47.7%,較前值上升2.9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企業員工到崗率有所增加。

▍地方兩會在春節前集中召開,各地紛紛對發展新經濟進行部署,推進產業創新升級。

同2022年相比,在穩增長的背景下,各地更加強調擴大內需、擴大有效投資以及振興制造業,并延續2022年對于科技創新、產業結構等方面的重視程度。各省紛紛依托比較優勢進行萬億產業特色定位。初步統計,各省已打造或計劃打造為萬億級的產業30余個。電子信息、汽車產業、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醫藥健康等行業是主要經濟大省都在重點抓的行業,預期能夠實現較好效果。在積極的政策信號刺激下,企業生產經營信心明顯增強。1月份制造業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5.6%,較上月增加3.7個百分點,升至較高景氣區間。

▍大型、中型、小型企業景氣度均有所回升。

1月份,大型企業、中型企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52.3%、48.6%和47.2%。從環比來看,大型企業、中型企業、小型企業PMI分別上升4.0、2.2和2.5百分點,表明不同規模制造業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均有所改善。中型和小型制造業企業的景氣度仍位于收縮區間,表明其生產經營壓力仍然較大。

▍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回到臨界點以上,景氣水平明顯回升。

1月8日“乙類乙管”措施落地見效后,疫情防控工作保持平穩有序。目前全國整體疫情已進入低流行水平,各地疫情呈現穩步下降態勢。

1月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4%,較上月上升12.8個百分點,恢復節奏明顯加快。1月份,春節假日消費較去年大幅回暖,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較前值上升14.6個百分點至54.0%。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有15個位于擴張區間,其中鐵路運輸、航空運輸、郵政、貨幣金融服務、保險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氣區間;對線下消費場景依賴較大的零售、住宿、餐飲等接觸性聚集性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均較上月提升24.0個百分點以上,重新回到擴張區間。

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較前值上升2.0個百分點至56.4%,繼續保持增長。其中,建筑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68.2%,較上月增加6.7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位于高位景氣區間,表明建筑業企業對未來生產經營狀況的估計較為樂觀。

近期召開的地方兩會中,各省紛紛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多地提出支持養老、文旅等方面的消費,并根據地方特色產業,因地制宜地推出消費促進政策,如上海提出全力打造東、西兩片國際級消費集聚區、辦好“五五購物節”等。我們預計隨著政策效力的不斷釋放,后續非制造業景氣將持續恢復,服務業和建筑業的生產和經營將繼續回暖。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