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今日熱聞!“中國海洋第一展”開幕 千余家藍色企業深圳“趕海”

2022-11-25 07:35:52來源:上海證券報  

千余家企業攜海洋“重器”亮相2022海博會(記者 時娜 攝)


(資料圖)

11月24日,以“科創賦能,共享深藍”為主題的2022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簡稱“海博會”)暨深圳國際海洋周拉開帷幕。本屆博覽會總展覽面積6萬平方米,預計參展參會單位超過1000家,世界500強、國家單項冠軍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們帶來眾多國際一流、全國領先的創新技術和經略海洋的“重器”模型。

知名企業攜海洋“重器”亮相

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 半潛式鉆井平臺“ 藍鯨1號” ……一走進深圳會展中心,一批極具視覺沖擊力的海洋“重器”便映入眼簾。

2022海博會圍繞海洋產業發展、海洋科技創新突破、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全球海洋治理等,設置展會、論壇、配套三大板塊。

其中,展會圍繞七大應用場景:海洋港口與航運、海洋油氣與礦產資源開發、海洋電子信息、海洋工程與環保、海洋漁業、海洋生物與醫藥、海洋旅游與文化,采用線上+線下模式,搭建經貿合作平臺,吸引了千余家“藍色”企業前來“趕海”。

上海證券報記者在展會現場看到諸多國內重點企業的身影,如中國船舶、中集集團、鹽田港等,也看到許多外資企業如勞氏船級社、法國船級社、美國船級社、俄羅斯船級社、瓦錫蘭、康士伯、殼牌等。

“藍色”企業們帶來眾多國際一流、全國領先的創新技術和經略海洋“重器”。

其中,招商局集團攜旗下主要涉海企業招商港口、招商蛇口、招商輪船、招商工業、招商局太平灣等組團亮相,其中招商港口主要展示了在中國沿海主要樞紐港、全球多條主要航線上較為完善的港口網絡群的布局以及智慧港口建設成果。

中集集團旗下中集海工攜藍鯨1號等亮相海博會,帶來了油氣裝備、特種船舶、海洋新能源、海洋漁業、海洋文旅等五大類創新產品和海洋開發解決方案。

中國船舶展出多個船只模型,鹽田港集團則將展區打造為港灣樣式,向觀眾展示“未來海洋城市”的設計理念。

海洋經濟“風向標”釋放積極信號

海洋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發達的海洋經濟是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支撐。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在海博會開幕式上表示,我國海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海博會也逐步成為中國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風向標。

11月24日,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在2022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上發布了《2022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指數》。結果顯示,2021年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指數為114.1,比上年增長3.6%,我國海洋經濟呈現穩中向好態勢。

數據顯示, 2021年,海洋經濟發展規模與效益指數為114.2,比上年增長4.7%。海洋經濟規模再上新臺階,2021年海洋生產總值突破9萬億大關,比上年增長8.3%。

截至2021年末,全國實有海洋經濟活動單位數比2015年翻一番,海洋經濟微觀基礎進一步穩固。2016至2021年沿海地區人均海洋生產總值不斷攀升,年均增速達4.7%。

與此同時,2021年,我國海洋經濟結構優化與升級指數為115.1,比上年增長4.4%。2021年海洋新興產業增加值比2015年翻一番,海洋新興產業動能積蓄增強。

近6年來,海洋制造業增加值占海洋生產總值比重保持在三成左右,實體經濟根基進一步夯實。2021年,重點監測的海洋科研機構的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是2015年的2倍,海洋專利授權數、科技成果轉化收入分別比上年增長26.3%、43.4%,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海博會首日,深圳還舉行了2022深圳市海洋產業招商大會,現場共簽約7項合作框架協議,舉辦多個重點組織機構授牌(掛牌)儀式,并有多家企事業單位建立藍色戰略合作關系,推動一批優質項目落地深圳。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