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當前要聞:帝歐家居掉隊

2022-12-07 08:40:44來源:樂居財經  

文/樂居財經楊凱越

商業收購中,“蛇吞象”的事情時有發生。

而提起帝歐家居(002798.SZ),就一定繞不開那場轟動業內的收購。


【資料圖】

6年前,剛剛上市僅一年的帝歐家居,當時還名為帝王潔具,年營收業績還不足5億元,卻向彼時年營收已超過18億元的歐神諾發起收購。

當時,帝王潔具的資產僅為6.38億元,而歐神諾2016年半年報披露,公司資產已達到17.75億元,體量是帝王潔具近3倍,但最終這次收購還成功了。業內分析,歐神諾此舉是為了通過帝王潔具的收購,實現資本市場的“彎道超車”。

收購成功后,帝歐家居的業績如同坐上“火箭”。2018年,帝歐家居營收43.08億元,2017年同期為5.34億元,同比暴增707.31%;凈利潤3.81億元,2017年同期為0.55億元,同比暴增598.10%。

本以為這個故事會繼續強強聯合下去,沒想到,收購僅3年后,這個故事轉向了“鳩占鵲巢”。

彎道超車或許是實現了,但歐神諾的創始人鮑杰軍卻逐漸失去了控制權。2020年底,吳志雄接任歐神諾創始人鮑杰軍成為公司董事長兼法人,同時原歐神諾總裁、經理陳家旺也從歐神諾經理職務中退出。此后,鮑杰軍和陳家旺也開始了多次減持。

或許是巧合,也正是從此之后,帝歐家居股價和業績雙雙下行,股價自2020年7月的“峰值”至今,累計跌幅超過82%,市值蒸發約140億元。

而在業績表現方面,2020年,帝歐家居營收和凈利潤均原地踏步;2021年凈利潤出現暴跌;至今年一季度,帝歐家居由盈轉虧;最新的三季度報顯示,帝歐家居的虧損進一步加大。

減持與質押并行

8月12日,帝歐家居曾披露股東鮑杰軍擬在6個月內,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2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52%。

12月4日帝歐家居的公告披露了此次減持計劃的進展:鮑杰軍于11月25日減持帝歐家居30.05萬股,減持均價7.63元/股,占總股本比例0.08%;11月29日減持帝歐家居66.89萬股,減持均價8.03 元/股,占總股本比例0.17%;12月1日減持帝歐家居7.31萬股,減持均價7.9元/股,占總股本比例0.02%。

三日累計減持104.25萬股,占總股本0.27%,據原減持計劃,如今鮑杰軍已減持數量過半。

公開資料顯示,鮑杰軍是帝歐家居第四大股東,直接持股7.58%。此外據公開報道,帝歐家居的第六大股東陳家旺是鮑杰軍的一致行動人,兩人合計持有股份3628.3萬股,占總股本9.42%。

這不是2人在今年內的首次計劃減持,就在鮑杰軍公布減持計劃的前2個月,6月14日帝歐家居公告披露,陳家旺計劃在6個月內合計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82.96萬股,占總股本的0.47%。據悉,此次減持原因是由于陳家旺的個人資金需求。

同樣是6月份,帝歐家居還有2位股東相繼減持套現,但這輪減持的情況則又有不同之處。6月20日晚間,帝歐家居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實控人陳偉、吳志雄于20日分別與黃卿仕及銀河證券簽訂了《股份轉讓協議》,擬合計轉讓106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為2.76%,套現6949萬元。這次減持的用途,公告透露是為了償還他們在銀河證券的部分質押融資,降低股票質押風險。

數據顯示,當前,帝歐家居前三位股東的股份質押數量高的驚人。據帝歐家居10月14日披露的公告顯示,截至公告日,劉進質押股份數量合計5104萬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高達92.57%;陳偉質押股份數量合計3869萬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77.19%,吳志雄押股份數量合計4036.8萬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高達87.51%。三人合計質押股份占公司總股本比例高達33.79%。

如此高的質押比例,放在任何一個行業,都屬罕見。且歷史數據顯示,截至6月8日,劉進、陳偉和吳志雄分別質押了手中約89.9%、57.88%和82.03%的股權。可見,三位股東的質押股權合計數量在不斷提高。

目前,劉進、陳偉和吳志雄分別是帝歐家居的前三大股東,分別持股14.33%、13.03%和11.99%,劉進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法定代表人,并擔任董事長職務。

2年股價跌超80%

高質押比例的壓力橫在眼前,帝歐家居的股東們也不得不“割肉救火”。

數據顯示,在6月20日陳偉、吳志雄的減持行為中,轉讓的價格6.5元/股,該價格僅為轉讓協議簽署日前一交易日標的股份收盤價格的71.12%,即折價近30%。不過,這一價格相較于6月20日的收盤價10.05元/股,折扣更大,約為35%?;蚴艽擞绊?,6月21日,帝歐家居股價下跌約6.47%。

不過,帝歐家居的股價下跌并不只在這一時。2020年7月,帝歐家居的股價達到其“峰值”,最高時曾高達44.73元/股,截至2022年12月6日收盤,帝歐家居的股價已跌至7.97元/股,當日跌幅2.8%。累計跌幅超過82%,市值蒸發約140億元。

這樣的股價表現,對于剛剛減持104.25萬股的鮑杰軍而言,同樣也是“割肉”。但與前三大股東減持套現為緩解質押壓力不同,鮑杰軍及其一致行動人陳家旺的套現,則更多是為了個人資金需求。目的不同的背后,還有鮑杰軍在帝歐家居中特殊的身份。

鮑杰軍原是歐神諾的創始人,2016年12月,成功上市僅一年,當時還是“四川衛浴企業帝王潔具”的帝歐家居向歐神諾發起收購,以20億元收購歐神諾100%股權。

當時帝王潔具年營收額不足5億元,而歐神諾的年營收則超過18億元;合并前帝王潔具2017年上半年的凈利潤為2413萬元,歐神諾的凈利潤則達到8200萬元,歐神諾的總資產更高于帝王潔具。因此這次收購,被業界看作“蛇吞象”。

但當時,業內普遍認為,此次收購,是歐神諾放棄了直接通過IPO上市的道路,轉而通過帝王的收購,實現“彎道超車”。收購完成后,帝王潔具更名為帝歐家居,正式完成并購的第一年,帝歐家居的營收同比暴增707.31%,凈利潤同樣同比暴增近600%。

帝歐家居2021年年報顯示,帝歐家居的營收規模為31.29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72元。而這其中,歐神諾的營收27.43億元,凈利潤2.66億元,可見歐神諾是帝歐家居絕對的業績支柱。

但2020年,在收購完成僅3年后,吳志雄接任歐神諾創始人鮑杰軍成為公司董事長兼法人,同時原歐神諾總裁、經理陳家旺也從歐神諾經理職務中退出。之后,鮑杰軍也開始從公司逐步減持。2020年12月16日-30日期間,鮑杰軍通過大宗交易,集中競價交易累計減持公司股份約507.58萬股,占帝歐家居總股本的1.31%。

2021年2月前后,鮑杰軍再度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帝歐家居492.00萬股。此外,帝歐家居在當年1月,向鮑杰軍等52名交易對方,以17.44億元的價格,購買共計3356.34萬股。

凈利虧損加大

鮑杰軍曾被視為歐神諾的“靈魂人物”。

不知是巧合還是形勢使然,自鮑杰軍被取代后,帝歐家居的股價逐漸下行,其業績表現也逐漸顯現出“頹勢”。

2020年年報,帝歐家居營收56.37億元,同比增長1.20%,凈利潤5.67億元,同比增長0.1%,均屬于“原地踏步”。2019年,帝歐家居營收為55.70億元,同比增長29.29%;凈利潤為5.66億元,同比增長48.70%。兩兩相較,落差頗大。

雖然退步明顯,但2020年帝歐家居還是勉強維持了正增長。在鮑杰軍正式離開后的2021年,帝歐家居凈利潤出現暴跌。當年,其營業收入61.47億元,同比增長9.05%;凈利潤僅6911.60萬元,同比大幅下滑87.80%。

到2022年一季度,帝歐家居營收也開始出現同比下滑33.99%,降至7.65億元;凈利潤更是出現虧損9085.07萬元,同比下滑220.01%。

到三季度報,帝歐家居虧損進一步加大。前三個季度營收31.15億元,同比下降32.33%,凈利潤方面虧損達3.95億元,同比下降213.13%,尤其是第三季度中,虧損達到了1.47億元,同比下降290.97%。

對于虧損嚴重的情況,帝歐家居表示,除了受到房地產市場風險和能源及材料價格上升以外,還因為工程渠道銷售減少,導致其主要的瓷磚業務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過去幾年,帝歐家居做了不少大B端業務,客戶主要為大型房地產企業,其中不乏恒大、融創等已經“暴雷”的客戶。 

去年三季度,帝歐家居曾公開表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與恒大集團及其成員企業之間的應收賬款余額為7400萬元,應收票據余額為4000萬元左右。其中,已逾期應收票據余額為4100萬元左右,其中3950萬元已與恒大集團達成抵房解決方案。

而至今年帝歐家居的一季度報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末,帝歐家居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總額超33.76億元。相比之下,同期其凈資產僅44.49億元。到今年三季度報,帝歐家居財報披露,其應收賬款較上年度末減少65.80% 至1.33億元,應收票據較上年度末減少21.05% 至26.38億元。雖然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總額仍高達近28億元。

關鍵詞: 帝歐家居掉隊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