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題 > 正文

一個醫生的生死觀

2023-08-31 16:54:46來源:云南信息報  


【資料圖】

小時候每到中元節前后,放學都三步并作兩步跑回家,因為同學說這天是“鬼節”,天黑還沒有到家的孩子就會被抓走。路上碰到有人在燒紙錢,更是要把眼睛遮住,第二天上學路上也不放松,要仔細不踩到地上的白圈。那時夢里連連驚懼的自己可能想不到,對中元節還能只感到害怕,是件怎樣讓人欣慰的事情。隨著年紀漸長,孩童夢里的鬼怪早已不在,換成已逝的親友,觸不可及,卻總入夢來。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有人曾問我醫生的生死觀是怎樣的,在這個追懷的日子里,我的答案仍舊沒變。醫生真的看不淡生死,只是看得多,想得多。能看淡生死的人,想來也不會去做醫生。

讀書時,初學到能量守恒定律,即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只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物理老師是個極浪漫的人,我記得他說,“你們看窗外的樹葉,天上的飛鳥,它們雖然有一天都會腐敗在泥土里,但他們的生命沒有終結,能量守恒,又要開始下一生。”那時懵懂,但老師的這句話卻給了我極大慰藉,后面我讀語文書里的“化作春泥更護花”,讀楞嚴經里的“不生不滅”,都會想起能量守恒的道理來。

后來開始學醫,親友漸去,在墓園里看一縷青煙從焚化爐逸出,我也會拿這個道理來安慰自己。直到真正從醫,隨前輩搶救患者而不得的時候;做住院總醫師看車禍傷者痛不欲生,卻無力回天的時候;面對親友患病卻深知當前的醫學水平其實已經宣判了結果的時候。這才知道,宇宙的規律、佛經的智慧,是慰藉不了你的,它們只是在你和死亡之間隔了一道簾子,作為醫生,你早晚是要拉開它的。然后明白,死亡就是死亡,能量的確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但眼前人也的確不是眼前人了。死去的人或許可以超脫,但還留下來的人只受煎熬。所以醫生哪能看淡死亡呢?從醫越久,甚至越畏懼死亡,所以每遇到危重的病人,更要奮力一搏。

之前曾寫過,每一位醫生的心里都有一片墓地,時常要回去打掃一二。古時中元節,民間要以成熟的作物為祭供,在追思先人的時候向他們訴說今年的秋成。而當醫生們重回到自己心里的墓園時,其實也有很多話想對他們講。我們想說,他們有的人所患病癥,在今天已經有解決的途徑了;有的人的兒子已經長得要和我們一樣高了;有的人常去的那家豬腳飯店前幾天又擴大了裝修;有的人喜歡的易建聯在今天還是退役了。年幼陪母親走在湄潭的河邊,中元節時會見到水燈飄過,那時我小,不知道長長的一條河,要把水燈帶去哪里。

如今成為醫生,望著生命這條同樣漫長的河流,我仍不知道答案。但作為醫生我也知道,“萬里煙波接素秋,銀缸耿耿泛中流。自從一點光明后,逐浪隨波未肯休。”

來源:云南省第三人民醫院肝膽胰外科 江行 文/圖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