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從上海開始“打樣” 橙獅體育切入體育場館打造與運營

2023-03-24 20:43:45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孫小程 記者 邵好)今年以來,隨著復蘇的信號越來越明確,橙獅體育已經準備好在線下大展拳腳。

“在沉淀了整套運營能力后,橙獅體育可以從原來的場館代運營,進入到第二個階段,提供嵌入式體育場地、體育公園的投資建設,運營一體化服務。”近日,橙獅體育董事長兼CEO穆旸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疫情期間積壓的運動與體育消費需求有望進一步釋放,公司未來會加大線下場館業務投入。

橙獅體育原名阿里體育,于2015年9月在在上海成立,被視為阿里巴巴集團正式全面布局體育產業的開端。


(相關資料圖)

3月21日,橙獅體育旗下智慧場館連鎖品牌樂動力體育中心在上海落地了第二座新館,由老舊廠房改造而來的樂動力閔行體育中心正式投入運營。

公共體育場所具有“公益性”,但作為市場經濟中的一員,獲取經濟效益“養活”自己是當下大型體育場館經營的重要議題。對于橙獅體育而言,場館運營到底是公益還是生意?

穆旸對此表示,橙獅體育線下場館的經營原則是“社會效益優先,兼顧經濟效益。”體育場館具備兩種屬性,首先是公益性,需要正確理解當前經濟發展階段體育場館的公益性定義,“公益性不等于完全免費、不等于廉價的服務、不等于提供劣質服務、不等于提供純自助服務。”

至于經營性,場館具體的運營方為橙獅體育在各地開設的、提供體育服務的獨立經營實體,公司經營要符合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每一家“分號”在運營周期都須做到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穆旸直言,體育場館不是個高毛利的業務,公司內部也不會只盯著這塊業務的經營利潤,而是注重兩個指標——一是服務質量,二是服務人次。

不過多關注利潤,看似有悖于市場經濟的逐利天性,但從橙獅體育的業務模式上來看,這種“以退為進”,其實是商業閉環的重要一步。

背后原因在于,橙獅體育線下場館業務與線上平臺數據已經打通,能夠起到相互增進的作用。一方面,到館運動者可通過“樂動力”線上平臺完成場館預定、信用租賃器材、先享后付等一系列訂場操作;另一方面,不方便線下參與、卻有居家運動需求的用戶,也可以通過樂動力APP自有的“AI運動”參與。

運動達標后,可以通過運動積分體系“卡路里賬戶”(原運動銀行),兌換電商、場館優惠券和實物裝備等獎品,以此達到運動激勵的效果。

由此,橙獅體育具備了“更了解運動參與者”的優勢。這也讓阿里系平臺上的海量商家,可以更針對性地完成營銷。

換句話來說,B端廣告主為這家企業提供了有力的現金流保障。

穆旸認為,這一模式促使橙獅體育的線上業務聚焦效益的同時,也兼顧了線下場館的公益性,也是其區別于行業其他場館運營公司的差異化價值。

通過在上海的“打樣”,橙獅體育想用實際結果回答公益與生意的叩問——體育服務雖然不是一個立竿見影、高回報的行業,但卻是一個兼具正向社會價值、潛力無限的行業。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