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股 > 正文

簡述公共行政的特點和作用 簡述公共行政的特點

2023-08-09 07:12:23來源:互聯網  

1、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的互動關系;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的關系是對立統一關系,即既有差;一、統一性;(一)、公共管理理論是在公共行政理論基礎上的發展;自威爾遜以來,公共行政一直是政府公共部門管理的主;從歷史發展的脈絡上可以看出,公共管理是在公共行政;(二)、兩者隸屬于同一理論框架;在廣義上,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二者是相等的,都可以;在狹義上,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被用來指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的互動關系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的關系是對立統一關系,即既有差別性又有統一性。


(相關資料圖)

2、一、統一性(一)、公共管理理論是在公共行政理論基礎上的發展和超越自威爾遜以來,公共行政一直是政府公共部門管理的主要理論。

3、在其一百多年歷史中,經歷了從傳統共行政學到新公共行政學的形式變革,公共管理學是70年代末期以后因為受到公共政策學科范式和工商管理學科范式的影響而在原新公共行政學的基礎上形成的。

4、從歷史發展的脈絡上可以看出,公共管理是在公共行政的發展中成長起來的。

5、公共管理是對公共行政的繼承和揚棄,是對公共行政的延續和發展。

6、(二)、兩者隸屬于同一理論框架在廣義上,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二者是相等的,都可以理解為公共部門對公共事務所進行的管理活動(主要是包括政府公共管理)。

7、也就是說,二者的外延是一致的。

8、在狹義上,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被用來指公共部門管理的兩種不同模式。

9、一方面,理論界傾向于把公共行政看成是政府為主體的管理活動,在國內也被稱為行政管理。

10、另一方面,“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機構,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滿足公眾的利益需求,對涉及公眾利益的各種社會事務所實施的有效管理。

11、它強調的是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而弱化了政府的政治統治職能。

12、二、差別性(一)學科設置:國家教育部頒布的高等教育專業目錄中,在管理科學門類中,把公共管理定為一級學科,行政管理被定為公共管理學科之下的二級學科,與行政管理相并列的是教育經濟與管理、土地資源管理、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勞動和社會保障管理。

13、這是從公共管理的領域劃分出的二級學科。

14、(二)內涵區分:公共行政的內涵與公共管理的內涵學界存有較多爭議和分歧,概括起來有以下幾種觀點:公共管理基本等同于公共行政一種觀點是認為二者內涵是同一的。

15、西方堅持傳統范式的學者認為公共管理完全等同于公共行政,代表人物就是羅森布盧姆。

16、從廣義上看公共管理和公共行政兩者是相等的,都可以理解為公共部門對公共事務所進行的管理活動。

17、在狹義上可被用來指公共部門管理的兩種模式。

18、其三是將公共管理視為與公共行政相競爭的新范式和新途徑。

19、主要是以波茲曼和斯特勞斯曼、雷尼、休斯為重要代表人物。

20、一種觀點認為二者區別不大,是同一學科的不同名稱。

21、2、公共管理與公共行政有著密切的聯系,但公共管理不同于公共行政。

22、(1)公共行政包含公共管理,公共行政的外延大于公共管理。

23、認為公共管理只是公共行政的一個組成部分,一個分支,甚至是一種技術。

24、把公共管理當作公共行政的一個分支,是專門研究行政管理方法、技術和技巧的這一部分。

25、主要是以奧特、海德和沙夫利茲為代表。

26、更有甚者,如格雷姆和海斯,他們將公共管理視為公共行政下的一個較低層次的技術性領域。

27、(2)公共管理包含公共行政。

28、有學者認為,可以把公共行政看作為公共管理的一種范式,公共管理是對公共行政的超越徑和新范式,公共管理被認為是代表了公共部門管理研究的發展方向。

29、還有學者認為,可以把公共行政視為公共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

30、(三)主客體區分主體區分:公共管理的主題成仙多元性,涵蓋政府、非政府組織及其他社會組織,公共行政的主題是政府及少數其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主要依靠政府為代表的法定權利機構(一般不包括立法機構和司法機構)2、客體區分:公共管理側重于社會性,注重公共服務的提供、公眾的參與城度,行政事務的透明化及社會責任和義務的履行,充分體現了課題的社會性內涵。

31、而公共行政側重于公共性,注重公共權力的執行和公共利益的維護,體現工具性,權威性,規范性等特性。

32、公共管理的客體拓展,包括:以公共利益,公共服務為導向的社會公共事務,公共資源(公共設施,產品)等,公共行政的學科前沿以社會發展的現實問題為導向,其客體多樣,更大程度上是基于鞏固整治統治的政策執行。

33、(四)內在區分特征區分。

34、公共管理的特性:專業性更強,重視專業化管理,注重績效評估體系的科學化,完善化建設,積極引入認識彈性機制和業務競爭機制,強調公平與效率的統籌兼顧,側重顧客導向,構建順暢的溝通反饋機制,意為人民服務為要旨,對結果予以關注和實現;強調走向市場,具有顯著的管理主義色彩。

35、公共行政的特性:公共性是核心要素,旨在保持公眾權利形式的合法性及公眾利益最大化。

36、政治性、權威性、層次性突出,管理的體制及模式固化、剛性規范引導特色,管理的程序經過規范性界定,管理的權限和內容受法律約束和保護,責任原則鮮明,作為公民權利運行的授權人的公共行政主體受到內外部的廣泛監督,政府的行為必須對社會大眾負責,2、管理目標區分公共行政是一種“內部取向”,“重視機構、過程和程序的管理”,公共管理是“外部取向”,公共管理重視項目、結果和績效的管理。

37、3、管理體制和運作模式區分公共行政重視計劃,組織,知道,協調、報告等基本技能的運用,強調執行規范和“政策科學化”;公共管理關注那些可以用來將思想和政策轉變為行動的管理工具,旨在將更多的企業管理思想納入到公共管理過程中來,側重強調“管理市場化”。

38、(五)公共行政學與公共管理學公共行政學主要研究國家行政系統內部的運行過程及其規律,其目的是為提高行政效率提供理論指導。

39、公共管理學則主要研究公共組織如何通過有序的活動去管理公共事務,其側重點在于對公共組織外部管理活動的研究。

40、從研究范圍上看,公共管理學主要研究公共管理環境、公共事務、公共權力、公共利益、公共組織、公共組織與社會、公共組織與市場、公共管理體制、公共政策與執行、公共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公共管理績效評估、公共管理責任、公共管理倫理、公共管理法制、公共管理變革等。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